【《少年王冕》主要内容】《少年王冕》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刻苦勤奋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
1、教师导语: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少年王冕》,让我们一起饱深情地齐读课题。教师评价:读得真是投入。
2、过渡:王冕是元末明初人,家乡在浙江诸暨。王冕的家境贫寒,父亲很早就去世了,靠母亲做些针线活供他读书。王冕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著名的诗人、画家。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王冕呢?
教师板书:孝敬体贴    勤奋好学
3、教师谈话:认识一个人,往往是通过他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等有关细节来加深体会的。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沿着王冕成长的足迹,进一步去体会课文向我们传递的情感。
二、自主感悟,学习2-4自然段
1、教师过渡:同学们,王冕的孝敬、勤奋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请你们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描写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语句划出来,反复读这些句子,抓住关键词,在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旁做批注。
      学生开始圈画。
过渡:我想通过刚才的默读,圈化,你对孝顺、勤奋的王冕又进一步加深了印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把你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版块一
出示: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1.指名学生朗读这读话。教师随机评价:你找的真准,谈的体会真是到位。你的想法和老师是英雄所见略同。有谁也和我们找的一样的吗?
2.这段话是母子之间的一段对话,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一段话。有个词语说的好: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是心灵的诠释。我们先来看看母亲说的话,你觉得母亲说话的时候是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能用词语形容一下吗?
指名学生回答:无奈     难过     流着……
3.引导学生说一说,母亲这么伤心无奈,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呢?(引导学生抓住“不是”“实在”“只好”)
评价语:作为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读书成才,如果她的母亲有一点办法的话,一定会尽百分的努力的。
4.那王冕的母亲为什么不让王冕继续上学了呢?引导抓住“年成不好”“这点钱”体会。
“年成不好”。意味着什么?这几年的年成不好又意味着什么?
一个没有丈夫的女人,她的日子有多么苦,没有人能想象得出。更何况连老天爷都不帮助她!这句话只有七个字,却包含了多少的辛酸和无奈啊!再让学生读读这句话?(指名读)体会到母亲的艰辛、无奈,通过多种形式地读,以评促读。
 “这点钱”能不能换出“这些钱”呢?为什么呢?王冕的父亲早逝,全靠母亲一个人拉扯,收入肯定是微薄的,生活肯定是艰苦的。
5.教师引导读:无奈的母亲,伤心的话语,处处打动人的心。
指名读——齐读
教师过渡:面对这样的母亲,王冕又是怎么说的呢?
6.指名学生读一读王冕的话。读了这段话,你觉得王冕喜欢到学校里去读书吗?(喜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他是非常喜欢读书的?1234
指名学生交流。
8.既然王冕这么的喜欢读书,那王冕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你能体会一下他的心情吗?
(在平时,母亲的勤劳王冕看在眼里,母亲的操劳王冕疼在心里……所以,他才这样说的。)
9.引读:王冕的内心其实非常喜欢读书,但是面对无奈的母亲,为了不让她伤心,他只能说不喜欢读书,但说的时候,还是应该怎样呢?
(王冕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是一个体贴的孩子)
      板书:弃学放牛
指名学生朗读:我听到了一个懂事的王冕;一个坚强的王冕;一个善解人意的王冕;一个孝敬母亲的王冕,这是去指板书)
10.教师引导读:这段对话真是写的生动感人,把人物的心理写的入木三分。指名分角色朗读。男女声对读。感受到他们面对艰难的生活处境,母子两个相依为命,互相依靠,苦苦撑起了这个家。生活虽苦却母子情深。
版块二
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1.指名学生朗读句子。同学们,读了这段文字,你们一定有万千的感慨,想想哪个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让你看到了一个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王冕。
2.学生交流。
a、“舍不得吃”。同学们,腌鱼腊肉对于我们现在的孩子来说是家常便饭了,可对于王冕来说呢?(难得的美味、美味佳肴……)但他要把这难得的美味留给母亲吃。
同学们,当时王冕几岁?十岁,你们现在多大?如果你放学回家看到桌子上有好吃的会怎样?而小小年纪的王冕有了好吃的想到的是谁?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吗?
板书:省吃敬母
b、“舍不得花”同学们,这些零花钱是用来干什么的?(是呀,小小年级的王冕肚子饿了,用东家给的零花钱买点心填填肚子,这应该吗?这过分吗?)
     可是他却怎么做?为什么要“偷空”出来买书?他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板书:省吃买书
还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十分勤奋呢?引导学生体会最后一句话。
    4.师总结提升:舍不得吃好的,都留给母亲;舍不得花一点儿钱,要学习。这两个舍不得,份量是何等重啊!来,让我们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赞美王冕的孝顺、勤学。
     指名读——齐读
四、立志学画,学有所成
雨中景色
教师过渡:不知不觉,三四年时间过去了,王冕也读了不少书,长了不少见识。一天,正植黄梅时节,天气闷热,王冕放牛累了,便在绿草地上坐着,雨后的景色深深地引起了王冕的注意,于是,他立志开始学画,请自由朗读五、六小节,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王冕成才决心的一句话。
出示“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师:这句话中,你们知道王冕励志学画,学好了吗?
让学生找到相关语句,感受到王冕学得好
引导学生抓住“没有一处不像真的”“争先恐后”体会。
“没有一处不像真的”,我想,如果王冕的画展示在我们的面前,那肯定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画的真是太像了。
 “争先恐后”,后来,王冕的画越来越好,买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不早点约定,恐怕要买不到了。人们抢着去购买。
出示场景:1234
早上,王冕________;晚上,王冕________;晴天,王冕________;下雨天,王冕________;当他怎么也画不好荷花的颜色时,他________;当他________;他________……进一步突出王冕的刻苦好学
师:激发他这样奋发努力学好画的动力是什么?(荷花的美)
师:书上是怎么描写荷花的?出示让学生感受抓住关键词语写颜色青、紫  “晶莹透亮”“树木葱茏”“青翠欲滴”等。体会到此时的美景,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等。
4.教师小结:雨后的景色实在美丽!夏季,植物正值旺盛的生长期,色彩斑斓,生机无限,加上阳光的映照和雨水的冲洗,越发多彩多姿!尤其是那湖中的荷花,姿态娇美,加上露珠的点染,更显动人。
再指黑板:“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那现在来看这个黑板上的“弃学放牛”,我们是否感觉到这个“弃”字是否不太恰当?他放弃读书了吗?所以应该在上面加一个什么标点符号?对了,应该加个省略号。
这里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和自己的实际谈学习收获。
指名学生朗读、齐读、指导背诵
五、欣赏图画,体会个性
1.王冕是一个画家,他不仅荷花画的非常的入神,其实,他一生最喜欢的就是梅花,也尤其擅长画梅,以“墨画”最为擅长。
出示,导言:你们看,他的墨梅图,可说是“神韵秀逸”,构图以密取胜,但密而不乱,繁而有韵。把梅花那种孤芳自赏、不同流合污的秉性画了出来,难怪人家称他为“墨王”。
2.王冕还是一个写诗歌的高手,我们再来看看他写的诗歌,作品展示,读诗歌。注意诗歌的最后一句,从中你还能感受到王冕怎样的性格吗?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王冕“淡薄名利”的性格。
3.教师小结:
王冕是一个孝子,他关心自己的母亲,他也是一个勤奋的人,靠自学成为了一名画家,从这首诗歌里,我们似乎能读出他的一种与梅花一样的清高、不同流合污的节气。的确令人佩服呀!
        六、布置作业,发展能力
    1.少年的王冕以他独有的人格魅力使我们倾心,那么成年后的王冕呢?老师推荐你们课后阅读《儒林外史》,相信你们一定会大有收获。
                                “弃”学放牛
                     孝敬体贴   省吃敬母
板书:  少年王冕                            
                     勤奋好学   省吃买书1234
                                立志学画
评:本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能体会到人物的性格,但学生概括性较差,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57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