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课堂实录|《自相矛盾》教学实录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课前,根据老师的提示将黑板分为左右两个版面,一部分学生用简笔画在左面画了一些“矛”,另一部分学生在右面各画了一种“盾”)
师:同学们,黑板的左面是——
生:矛!
师:右面是——
生:盾!
师:(对着画“矛”和“盾”的学生)现在,你们就是卖“矛”的和卖“盾”的,能够夸夸你们“矛”和“盾”各有什么用处吗?注意:是“夸”,不是一般的介绍。
生:我的“矛”尖锐无比,能够戳穿任何东西,不买是要后悔的!
生:我的“矛”天下无双,谁见了我不乖乖让路!所以,要想打胜仗,赶快掏钱买!
生:别吹破了吧。你看,我的“盾”你就不怕你。所以,要想保性命,抓紧时间买吧!
生:我的可厉害了,就是子弹都穿不透,更不用说你们这些原始性的兵器“矛”了!
生:夸得好!不过,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的“盾”更坚固!哪一位要是请了我的“盾”做保镖,哈哈,他就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你们说是不是?
师:同学们,他们“夸”得怎样?
生:(情不自禁地鼓掌,有的高声喝彩)
师:“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矛”是用来——
生:(齐)进攻的!
师:“盾”呢?
生:(齐)防守的!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讲的是有一个人既夸“矛”,又夸“盾”。故事的题目就是——
生:(齐)自相矛盾!
二、抓住重点,引读导悟
生:(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正确、流利上下功夫)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是投入。现在组内读一读,听一听,互相纠错。如果伙伴有困难,就帮他练一练。
师:谁来读一读这个故事?
生:(展示将课文读正确、流利情况,同学评议,教师适当点拨)
师:这个楚国人是怎样来卖自己的“矛”和“盾”的呢?
生: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师: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好这段话呢?
生:我觉得,应该用夸口的语气读。我来试一试。
师:读得怎样?
生:不错!他重读了“坚固得很”“锐利得很”。
生:重读“坚固得很”,突出了“盾”的坚固;重读“锐利得很”,显示了“矛”的锐利。这样读,还显示了这个楚国人的得意忘形。
生:我觉得也可以重读“我的盾”“我的矛”,因为突出“我的”,充分地表现了这个楚国人的得意洋洋、狂妄自大!我来示范一下。
生:我觉得,还可以重读“随你用什么矛”和“随你什么盾”,说明他的“矛”和 “盾”都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他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可自己还不知道!
师:请同学们再将这两句话读一读,好好地体会一下这个楚国人的心理状态。123
生:(自由朗读体会;齐读)
师:他这样“夸口”说能卖得出去吗?为什么呢?
生:(大家异口同声)“卖不出去”!
生:如果用他的“矛”来戳他的“盾”,戳不进去或穿不透,这只能说明他的“盾”还说得过去,但“矛”就谈不上锐利了。
生:如果用他的“盾”来挡他的“矛”,“盾”被矛戳穿,就说明他的“盾”并不坚固。
生:如果用他的“矛”来戳他的“盾”,“矛”断了,“盾”也被戳穿了,只能说明他的“矛”和“盾”,没有一样是好兵器。
生:他在叫卖时,说的话前后不一致,这就叫“自相矛盾”,当然没有人会相信他,更加不会上他的当!
生:这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说话自相矛盾,还在自吹自擂,实在是太可笑了!
师:所以,当有个围观的人问他话时,他的反应是——
生:(齐)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抓住“夸口”,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生:(自由朗读体会→小组朗读交流→全班朗读展示,教师适时组织评议)
三、表演展示,评议深化
师:现在我们来演一演,有兴趣吗?(学生们兴趣盎然)先请组长分配好角色,在组内练习。(小组内根据角色要求进行练习)
师:我们请第二小组为大家表演,掌声欢迎!
  生:(表演者兴致勃勃,高度投入;观众们津津有味,全神贯注)
师:(当学生演到其他围观的人质问楚国人时)这位将军经常带兵打仗,听楚国人这样夸口说“矛”又说“盾”,会对他说什么呢?
生:这位生意人,你竟然夸下如此海口。我纵横沙场多年,可谓见多识广,但从来没见你所说的的矛和盾啊!你能告诉我,它们交锋后,会出怎样的情况吗?
生:(表演楚国人的学生,先是目瞪口呆,接着抓耳挠腮,急得浑身直抖)
师:看他那哑口无言的样子,真可怜!(对着一位“围观的人”)这位老爷爷,你来提醒提醒他。
生:(捊了捊“胡子”)年轻人,以后说话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做生意嘛,讲究的可是诚信啊!
师:你们也是做生意的,快来帮帮同行吧!
生:像你这样说话前后不一致,谁还敢来买你的东西呢?你这不是不打自招吗?以后还是实在点儿好啊!
生:以后说话做事可要动脑想想,千万不可以不切实际地说大话。知道了吗?
师:“楚国人”,你别再哑口无言,急得脑门儿上直冒汗了。也来说跟大家说两句吧。
生:(演楚国人的那位学生):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大家教训的是,以后我说话、做事,一定会实事求是、注意前后一致的!请大家看我的行动吧!
四、适度拓展,以写促读
师:这个有意思的故事,是古代思想家韩非子写的。愿意看看原文是怎样写的吗?
生:愿意!
师:(挂出小黑板)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23
生:(借助拼音读通原文→小组里交流读正确情况;老师指两名学生朗读,并纠正读音)
师:能够读懂原文的意思吗?
生:(边读边想,不是与课文对照;小组里交流)
师:古文讲了一个楚人在干什么?
生:卖矛又卖盾。
师:他先吹什么?
生: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师:又吹什么?
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师:有人问他什么?
生:以子这矛,陷子之盾,何如?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这段本来比较深奥的文言文,一会儿就读懂了。真的懂了吗?
生:(非常肯定地一齐高喊)懂了!
师:老师来考大家几个字,就可以知道有没有真正读懂。“鬻”字什么意思?
生:卖!
师:“誉之曰”中的“誉”呢?
生:夸口!
师:“陷”呢?
生:戳穿!
师:“其人弗能应也”,“弗”什么意思?
生:不!
师:同学们真是好样儿的!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原文吧。
生:(齐读)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故事,又懂得了一个道理。我相信那个楚国人也一定受益匪浅。如果他再次来到集市上卖矛和盾,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编一个故事,题目自定。
(学生练写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展示,教师适时组织评议)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25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