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6-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受异域风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设计思路:
以跟随季羡林先生展开“异域风情之旅”的课堂展开形式,贴近作者视角,选择“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中的“美丽”为切入点,以“寻找美丽——感悟美丽——内化美丽”为贯穿课堂学习活动的线索,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在感情诵读、角色体验、情境想象、联系生活、随文练笔等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感受德国风情,体会异国文化,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德国的民情风俗;了解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为欣赏“美丽”铺路。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老爷爷去德国游览。愿意搭乘这趟旅游快车吗?先来搬开这些‘小石块’”。
1、复习生字新词。
2、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快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因为是前一天下午上的第一课时,部分学生肯定对课文内容有所遗忘,为唤醒学生的记忆,所以安排了复习生字新词,浏览课文,以达到快速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为下面的品读文本做好铺垫。】
     二、品读文本,感悟“美丽”。
1、引读第3自然段,感受“花的美丽”。
“既然在屋内看不到花,就让我们走出房屋,来到街道欣赏美丽的花朵吧!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大家边听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
(教师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朗读)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感受景色的“奇丽”。
  3、学生有感情地练习朗读第3自然段。
4、指名读,评价。(多种方法指导朗读。)
随机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5、随机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引导感受“人的美”
(1)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体会。
  (2)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6、结合画面感受德国的美丽。并且引导背诵。
   【设计意图:先引发学生想象,感受“奇丽的景色”,再将这种“美”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学生读熟读出美感之后,再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就会感觉容易理解了,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来谈体会,学生自然地就会想到这是人的一种美好的品质,从而由景色的美上升到人的美;也感受到了异域风情。最后安排欣赏视频,强化这“奇丽的景色”,感受“民族的奇特”。即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学生朗读感悟语言文字的水平。】12
    三、情感共鸣,内化“美丽”。
1、学到这里,你觉得德国或德国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指明说印象。 
2、季羡林再次来到德国,他又有什么感受呢?
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划出感受。
先抓“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谈理解。
再扣“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两句,激发情感共鸣。
最后解:“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这句中的梦。
(指名谈感受。)
3、让我们把这种美丽留下来吧:写写你的收获或感受。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感悟到的“美丽”,学生会产生与季爷爷相同的感受,理解这几句话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把学习的难度降到了最低,最大限度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也容易与文本、与作者对话,并且还会有新的情感体验。】
 三、课后巩固
1、摘抄课文中描写花美的句子
2、请你替季羡林先生做那个花的梦、思乡的梦,写下来。
3、完成读后感。
请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完成,看看谁完成得质量高。
    【设计意图:为不同程度的学生量身定制的作业,让学生有选择地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146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