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梦想的力量板书设计】17*梦想的力量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6-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认识6个生字,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包含的三层意思。感受瑞恩美好的心灵,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教学重点:体会题目包含的三层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梦想。
二、默读全文,了解梦想
1、默读全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板书:自己干活       70元       
筹集捐款       2000元
               25000元
2、当听到挖井需要的这些钱时,瑞恩分别是怎么想,怎么说的?
找出课文有关句子,课件出示,自由朗读三句话,有什么发现?
(瑞恩面临的困难一次比一次大,但他没有放弃,信心更强,目标更远大了)
三、研读文本,体会力量
1、瑞恩不但这样说,这样想,他更为自己的梦想在努力,指名朗读瑞恩自己干活攒钱的段落。
有什么感受?
瑞恩这么辛苦,在干活时会想些什么?选择一、二项工作中的一项,写下想法。
介绍原文中作者对瑞恩采访时瑞恩的话。
这么辛苦,也要坚持,这就是——?(梦想的力量)板书: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2、瑞恩通过自己干活攒够了70元,但要靠这样的方法攒够2000元,甚至25000元,实在——(太困难了)
谁给予了他帮助?(并联系上文)他们为什么要帮助瑞恩?
读有关资料
板书:感动他人,加入梦想
3、让我们看一看当瑞恩的第一口井打成后,来到乌干达的情景。
师生对读。
瑞恩和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 板书:带去健康,增进友谊
四、拓展阅读,延续力量
1、梦想在延续。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介绍,两年以后,基金会有七十多万加元,已经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出示瑞恩接受实话实说访谈时自己的目标与理想。体会梦想的力量使瑞恩有了人生的奋斗目标。
五、对比理想,获得启发
八瑞恩和自己的理想对比,有什么感想和启发。

                                           依托文本  化繁就简
                             ——从《梦想的力量》看略读课文的教学
《梦想的力量》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只有一个课时,长长的一篇课文,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并不简单,该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地达成目标呢?
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我围绕着“梦想”与“力量”两个主题展开。尤其把“力量”所包含的几层意义的理解作为教学重点。在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时,我看到了作者的原稿,比课文要详尽的多,也感人的多。因此,把原文的一些内容作为补充材料用在了教学中。在试教时,只用了瑞恩干完家务活后的感受,以及他树立的为挖井工程奋斗到老的精神这两个补充材料,因为只有短短一两句话,所花时间不多而且效果不错。但试教后,总觉得梦想的力量第二层意义,即感动他人,人们究竟被什么而感动,学生理解得比较肤浅。因此,教研课上,我用了原文中的一大段文字,内容是各个国家愿意帮助瑞恩的人所写的信。学生花了较多的时间进行阅读,看看时间,要上完后面的教学内容比较紧张,没有展开充分的讨论,换言之,这一部分教学目标还是没有有效地达成。12
回过头来再看教学设计,觉得自己对文本的挖掘还不够,人们被什么而感动,实际上就是对瑞恩的美好品质的体会。所以,这一环节完全可以化繁就简,而把重点落实在课文的第一部分:瑞恩的年龄,瑞恩梦想的伟大(与谈话引入时自己的理想对比),最初有梦想时的执著,瑞恩为了实现梦想的努力和坚持。这部分理解充分了,梦想的其他意义就迎刃而解。
此外,教学第二个环节两个步骤有所重复,只保留第一个就可以了。
略读课文的教学略的不应是教学目标,应当依托文本,简化教学程序,让学生思考的点少而精,保证充分的时间阅读文本,展开思索与讨论。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留给我的启发。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88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