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学案例]半截蜡烛教学案例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6-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紧扣文本 以读促悟——《半截蜡烛》教学案例及反思
在上海访学期间,我听了上海市竹园小学一位四年级语文教师的课,执教的《半截蜡烛》,老师从容引导,学生充满激情。台下的我,专注认真,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呢。不用说了,听了一节好课,现在还回味无穷呢。
师:面对险情,母子仨人各自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与敌人周旋。看起来方法不一样,但“不一样”中是否也有着某些“一样”呢?默读课文,仔细想想。
生:他们的目标一样,就是保住蜡烛。
  生:他们一家人的心情是一样的。
  师追问:怎么一样?
  生:他们当时心里都很着急。
  生:课文中说两个孩子“脸色苍白”,“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这些都可以看出他们当时心里很紧张。
  师:他们的紧张心情表现在神情举止上了吗?默读课文,口头填空。
  出示: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伯诺德夫人 把蜡烛吹熄。
  在斗争的最后时刻,杰克___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___地坐待着。
  小女儿杰奎琳___地对德国人说完,得到同意后,____地端起烛台上楼去了。
   学生口头填空。
  师:看看他们仨人的表现,有一样的地方吗?
  生:他们都表现得很镇定,不慌不忙。
  师:请选择一个人物说说。
  生:儿子杰克的表现给我的印象最深。读第5自然段描写杰克的句子,杰克在自己的计谋没有实现的情况下,能够随机应变。尽管厄运即将来临,可他仍是那样“从容”,“默默地坐待着”,一点都没有反常的表现。
  师:杰克默默地坐待着什么“厄运”?请“瞻前顾后”思考。
  生:杰克默默坐待的厄运是蜡烛熄灭,秘密暴露,情报站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很从容,“默默地坐待着”。教师指导朗读
  生:我特别欣赏小女儿杰奎琳。在当时那样紧张的情况下,她小小的年纪竟然表现得如此机智。
  师:请大家“瞻前顾后”,联系第7自然段想想,得到的体会会更深。大家一齐读第7自然段。生读读到这儿,你在想什么?
  生:我想说,好险啊!
  生:我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师:就请你们带着自己的这些想法再读。
  生齐读第7自然段。
  师:我们来看看伯诺德夫人的表现。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
  生:“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师: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
  学生各自试读
生: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生: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
  生: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
  生: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是有礼貌的样子。
  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得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12
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住那半截蜡烛。
  生: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
  师: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
师:我们体会到了一家三口的紧张心理,又感受了他们临危不惧的从容神情。从他们与敌人的反复周旋中,我们是不是还有别的感受?
…………                  
听课  反思
课文《半截蜡烛》描绘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但它无时无刻不给我们以紧张激烈的感觉,让我们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不难看出,老师的这节课主要通过揣摩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词语和句子,领悟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一、扶放结合,自主学习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重点研读在危急关头伯诺德夫人以及两个孩子以及是如何和德军进行周旋的,让学生学会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一步步走进人物的内心,进而让学生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杰克与杰奎琳是如何和德军进行周旋的。
二、以读促悟,以悟导读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采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在教学中反复出现,引导学生想象杰克和杰奎琳在与德军周旋时内心在想些什么,体会人物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感悟课文文字中蕴涵的丰富的人物内心心理活动,营造出一种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为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安危而担心,感受危机的一波三折,领略伯诺德夫人一家在面对危机时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品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心灵对话,学生充分阅读感悟,又一次全面认识、了解了人物的特点。
三、紧扣文本、关注对话
课堂上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阅读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全心的对话,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对话中深入感受文本,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了解人物的特点,从中受到教育,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确实,我们的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备好教案,然后“按图索骥”的过程,而是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多向对话过程。为此,教师要认真备好教案,抓好文章切入点,以学定教,把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新的生成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的结尾 ,教师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在保护半截蜡烛与德军周旋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了过人的沉着、勇敢和机智,值得我们去学习。同学们,如果你给他们颁奖,你会颁给其中的哪位人物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刚一提出,一双双手便迫不及待的举了起来。学生们在交流着他们独到的见解,谈着他们对人物的认识,老师适时点拨,学生在这个充满相互信任、畅所欲言、和谐融洽的研讨氛围中,认识了人物,受到了教育,一堂课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74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