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白杨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6-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目标:
1、咀嚼语言文字,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2、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并希望儿女立志边疆的心愿。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重难点: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感悟父亲与白杨的内在关系。
流程:
               第二课时
一、有这样一种写法——借物喻人
课前谈话:
交流写景状物的古诗文、名句。大家发现了没有,这些句子表面写景物,实际上另有所指,知道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借物喻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我们读书要读出这些来,这才叫会读书而且读得有水平。
二、有这样一种树——白杨树
1、立足感性,初识白杨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白杨》(齐)白杨,名字好听,再读得好听一些。
(2)白杨,在我国北方人家房前屋后,田头路边随处可见。它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树。然而在这一家人的眼中,白杨又是怎样的一种树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全家人谈论白杨的句子,划下来。
(3)交流:
爸爸评论白杨的话(这是爸爸在评价白杨树,听起来很深奥。)
孩子议论白杨的话(这是孩子们谈论白杨树,听起来有趣多了。)
课件呈现: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辨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1)谁能把这段话读得有趣些。
2)通过你的朗读,我好象看到了一对天真可爱的小兄妹,也好象看到了他们谈论的白杨树。明明是树,妹妹非说它是伞,大家说好笑不好笑?有不同意见吗?(体会白杨外形高、大、直的特点,相机指导朗读。)
(4)齐读  同学们了不起,读着读着我们把文字读活了,我们把孩子眼中的白杨中的白杨树,读到我们的眼前来了,我们再试着读到心里去。
2、回归理性,感悟白杨
(1)天真的孩子们为此争论不休,谁该出场了,你会说——生:“这不是伞,是白杨树”师:“那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引出爸爸的话)
(2)课件呈现: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到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爸爸的这番话比较长,整整80个字,想要读好它,需要花点力气。请同学们自由读一便。
2)指读。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3)范读。还要注意读出节奏的变化,语速的快慢,声音的顿挫。听老师来读。请你来评价
4)齐读。能说说你读出的是一个怎样的白杨树吗?
(初步交流,相机指导朗读,读点上的小句子。可以解决“从来”一词)
(3)爸爸的这段话很深奥,我们读出了不少感悟。但是同学们,这还不够啊。想想:旅途辛苦,长路漫漫,一家人可以酣然入睡,也可以以书报为侣,怎么会想到谈论白杨树呢?看课文开头的几个小节。谁来谈谈。123
  1)抓住描写大戈壁荒凉的句子和描写白杨的句子交流。
  2)呈现大戈壁图片,创设情景,感悟戈壁的荒凉:那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啊,请同学们想一想,视野的尽头,远处的黄沙与灰蒙蒙的天际连接在一起。这里没有——(指生)“山”,这里没有——(指生)“水”,这里也没有——(指生)“人烟”,这就叫——“浑黄一体”。你希望这浑黄一体的戈壁上有些什么?可能不可能?
3)呈现白杨图片,对比参读,感悟白杨 “高大挺秀”。
(4)回读爸爸的话。同学们,我想书读到这里你对白杨会有新的认识。看看这几个句子,哪个句子,甚至是哪个词语对你有了新的触动,有所感悟。交流并相机指导点上的朗读: 
1)预计学生会谈到白杨生命力强(抓住“哪儿……哪儿……”我想你们在读到哪儿这个词的时候,不仅仅是两个字了,它会变成一幅幅画面,想想白杨树都会长在哪儿?会遇到什么困难?  无情的干旱  洪水的冲刷  可怕的孤独 烈日的烘烤 凛冽的寒风  是啊,这就是哪儿需要它就在哪儿扎根!)
2)预计学生会谈到白杨的不怕不屈不挠(今年夏天我们这里刮了台风还记得吗?当台风暴雨袭来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可是,当白杨树能逃吗?能躲吗?哪怕是枝折叶落,哪怕是遍体鳞伤,哪怕是粉身碎骨它也毫不动摇—— 让我们把白杨树读到我们的心坎里去。
三、有这样一种人——像白杨树一样的人
1、老师看到,你们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庄严、肃穆,这与爸爸不谋而合。爸爸轻轻松松说这番话不行吗?
2、引领学生质疑:爸爸是个怎样的人?爸爸和白杨到底有什么相似之处?请同学们静下心来读读后四节,在感触深的地方写下批注。
(1)交流:预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孩子是小树那爸爸就是那个大树。白杨长在荒凉的沙漠上,爸爸工作在贫苦的新疆。哪里需要白杨就在哪里扎根,哪里需要建设,爸爸就到哪里工作。(教师始终扣住爸爸与白杨哪里相似,并相机指导朗读句子。)
(2)感悟爸爸的品质,提升爸爸的形象:能不能从白杨和爸爸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来说,二者的相似之处。白杨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是大自然的力量,而爸爸选择了茫茫的 ——大戈壁是自愿的。他本来可以享受——内地的优厚条件,但他选择了茫茫的——大戈壁,他本来可以过着灯红酒绿、花前月下的生活,但他选择了茫茫的——大戈壁,而且无怨无悔。
(3)回读爸爸的话。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到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爸爸?请学生结合句子谈。
2)相机课件呈现:
    从农奴制度刚刚解放的新疆,人民缺衣少食,加上环境恶劣,人民生活非常穷苦。成千上万的有志青年放弃了内地的优厚条件,奔赴到这片土地上挥洒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他们下机关,进厂矿,修桥铺路,开垦荒地,治理沙漠……冬天,气温零下40多度,他们穿着破旧的棉衣,与风雪顽强地抗争,脚冻肿了,手冻裂了……夏天,太阳好象要把大地烤熟了。建设者们顶着烈日,中暑了,虚脱了,他们坚持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一干就是一辈子,一干就是几辈子……123
你想对爸爸说点什么?像爸爸这样的建设者何只一人,你想对千千万万象爸爸一样的建设者说点什么?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千言万语都化作了这段话,回读爸爸的话。
四、有这样一种生活——像白杨一样的生活。
   1、正是由于建设者一辈子,几辈子的努力,如今的新疆风景如画,高楼鳞次栉比,厂矿多如满天繁星,牛羊成群,瓜果飘香……是塞北好江南,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颗明珠。我们的国家很大,我们从小生活在鱼米之乡的江南,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富庶,然而我们看到还有这样的地方。(图片呈现边远山区的贫穷落后。)
2、今天西部开发的浪潮又一次席卷全国。徐本禹、廷八特尔用自己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感动着中国,他们就是那茫茫大漠中的一棵棵白杨树啊!我想在不远的将来,在千千万万白杨树中会有你们的影子。到那时你们也会自豪地说——回读爸爸的话。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29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