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4人,男生32人,女生32人,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优秀的孩子很突出,思维活跃,掌握知识比较全面,比如说蒋渊源、叶濮华等。学困生占了相当的比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个别学生有多动症的表现,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无法作到专心听讲;有个别家长不够重视,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导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新课程识字量很大,对个别接受慢、粗心的孩子造成识字、写字、阅读困难,从而削弱了学习的兴趣;个别孩子有轻微的心理障碍和智力障碍,虽然比较“认真”,但是仍然无法取得好成绩;学生的阅读量比较窄,阅读的兴趣不够,导致阅读积累很贫乏,从而使写话能力不够强,错别字很多。再加上目前街头招牌,广告,电视以及学生们的作业本中文字错别字相当多。我们要以此为例,引导学生调查社会用字,以便警示同学们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教材分析
 “我爱你,汉字”的阅读材料,分汉字的演变,错别在的危害,汉字书法欣赏三个部分。
  《汉字的演变》是一个表格,以“日,月,车,马”四个字为例,显示几千年来汉字的演变过程。
  《一点值万金》是一件真实的事,讲由于一“点”之差,使价值18万的塑料袋成为一堆废品,警示我们要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赞汉字》和《书法作品赏析》分别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汉字之美,可以互为参照印证。
教学目标
  1、开展“我爱你,汉字”综合性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热爱,并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实事。
  2、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3、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的方法。
 4、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教学难点分析
  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错别字的习惯。
  难点: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的方法,并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分析:指导写简单的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文体,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 调查报告要符合以下要求;(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建议。(2)对调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商店,发现了招牌广告上有错别字的有多少家;这些错别字大致有哪些类型;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3)提出整改建议。提出防止和减少错别字的建议。这对五年级学生来说,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去有效的引导。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一)走进汉字
导语: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文明。她每一个字都有一段故事。她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她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不是僵硬的无生命符号。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让我们继续走进汉字,研究汉字,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吧!1234
(二)制定计划
 1.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哪些问题。(了解汉字的历史、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社会用字调查、搜集书法作品,学会欣赏作品。)
 2.设疑。
 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
 3.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具体目标。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
  了解汉字历史: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绘成表格,搜集趣事:搜集笑话或趣事。
 调查社会用字:去大街、家庭、校园、同学的作业本等寻找、拍摄,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搜集书法作品:报刊杂志、字帖寻找名家或优秀书法作品,寻找伙伴优秀的书法作品
 ……
 4.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定。
          ________________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学阅读资料。(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赞汉字、书法作品欣赏、我爱你,汉字)
 6.小组开展研究:
     (学习方式:观察了解、请教师长、上网搜索、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社会调查等等。
(三)、作业超市
  各小组根据活动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以及资料的查找,搜集,整理工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汉字走过了一条有趣的发展道路。
二、出示阅读材料
1、汉字的演变:
2、认真阅读和研究表格,思考:
 ⑴ 从古到今汉字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⑵ 从汉字的演变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形象走想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便捷。)
 三、阅读《甲骨文的发现》
 1、自渎课文,思考甲骨文被发现的经过。
 2、指名说说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
 3、谈谈读完这个故事后的感受:(在生活中要细心观察和善于思考,也学有新的发现。)
 四、展示相关资料(被要求展示资料的小组,要作相关资料介绍,还可说说搜集资料中的见闻。)
 五、小结
   这节课通过也课内资料,交流展示同学们课外搜集的资料,我们对汉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加深了对汉字的感情。课后一定要注意汉字的正确使用。
六、作业超市
从街头找出一些错别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一组有错别字的词语
 茶叶旦、仃车、象章、照像、圆宵、汤元、八鸽、家俱、另售、像棋。
1、同学们在街头小巷,商店门口是否看过以上招牌?看到这些有何想法?1234
2、动笔改正以上错别字。
二、“一字之差”的教训
1、师导: 同学们正确使用汉字,规范汉字到底有何重要?请阅读《一点值万金》,读完后与同学交流一下读后感受。
2、生默读材料。
3、同桌互相交流并谈谈感受。
4、从身边事例体会错别字的危害:
⑴ 师导:同学们“一字值万金”是多么深刻的教训啊!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像这样的教训还有很多很多。能把你在时间活动中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跟同学们吗?⑵ 生畅谈故事。⑶ 交流听后感受。
三、展示社会调查成果
1、小组长会标活动开展情况。
2、各小组展示成果并作介绍:
 师引导学生按类型展示:
⑴ 实物类: 书记报刊,小型招牌广告,商标……
⑵ 照片类:大型商品的商标,各类事物菜谱,各种商品广告……
⑶ 记录类:电视字幕,公文,信函,传真……
四、学写调查报告
1、出示译本调查报告范本,学生自行研究如何写调查报告。
2、生汇报,师相继引导点拨:
 ⑴ 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会上的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⑵ 对调查到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
 ⑶ 提出改进建议。
3、以小组为单位写调查报告,师巡视指导。
4、交流调查报告,评议。
5、根据评议修正调查报告。
五、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充分认识到了错别字的危害,也知道了错别字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防止和纠正错别字应从我们做起,不写错别字,正确纠正错别字。
六、作业超市
  1、纠正错别字,找找自己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并纠正。
  2、提出两三条纠正错别字的好方法。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欣赏汉字书法,总结综合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种特殊艺术的载体,从古至今,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书法作品。
二、欣赏阅读材料
1、出尔王羲之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2、欣赏这两幅作品并做出评价。
3、读读《赞汉字》。
4、用《赞汉字》一诗中的词语来赞美王羲之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三、小小书法展
1、在综合性学习中,汉字书法欣赏小组为我们搜集了优秀的书法作品,举办了一次小型书法展。让我们尽情参观欣赏吧!
2、小结书法展活动情况。
3、交流感受:(1)导入:同学们,我们在这一次综合性学习中,认真拟订计划,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一定有许多感受和收获吧。
(2)、学生小组内互说感受。
4、教师总结:同学们,在这一轮综合性学习中,大家团结合作,勇于探究,敢于创新,不仅增长了见识,培养了能力,还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希望同学们参考材料中的提示,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探究汉字的有关问题。
四、作业超市
  巩固本单元学到的汉字知识,准备参加汉字知识竞赛。

教学资源:
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学生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汉字起源、造字形式、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等资料。
2.搜集的优秀书法作品,寻找身边的小书法家。也可聘请有书法特长的老师、家长作指导。
自我问答:1234
自问:我拿什么奉献给学生?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比如:我们搜集到的甲古文、青铜器上的籀文,我们却没人认识这些符号的什么特点,代表着什么。也无人请教。虽然这又是一个新的课题,但使我感到深深的不安,自己的知识贫乏,拿什么奉献给学生?
回答:反思自己,原来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了,教师必须要博学,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再就是我的学生由于平时训练较少,他们在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拘束、语言的贫乏,使调查调查工作收效不大。但可喜的是我们的学生已经从课堂走向了社会,我相信付出必有收获。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962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