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有趣的汉字》教学反思|《有趣的汉字》活动指导课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这次准备活动指导课可真所谓“一波三折”。做为一节活动指导课,课上要进行什么内容,怎样进行,一切都没有头绪,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每次议课完毕,我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方式,通通都要推翻重来。短短一个月,教案、反思就写满了一大本,每次记教学流程和教学语言都要记到深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痛苦的磨课中,我收获了很多。
我觉得,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综合性学习活动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说实话,虽然三、四年级也进行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但对它的认识却一直非常模糊。这次,有幸承担了《有趣的汉字》活动指导课的重任,在一次次的磨练中我对这种课型逐渐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明白了“综合性学习要干什么”。
有人这样阐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实施小学语文课程过程中,通过学生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运用已形成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已掌握的各科知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尝试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历练能力、获得经验,逐步形成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说,综合性学习不像以往的学习,它是通过学生的活动进行的。学习知识不是最终的目的,是通过研究探索某方面的知识来训练学生的能力。如:听说读写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等等。但不管学习活动涉及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姓“语”。
其次,我清楚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师生观”。
同一个活动板块下会有好几个活动主题,是由教师指定活动主题还是由学生自主选择?是根据学生兴趣任意选几项还是由教师规定某一两项?这些问题背后其实折射的是教师的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念,即: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教师为主,还是以学生为主。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统一内容、统一指导、统一研究,确实能让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容易操作。但是,做为一种以活动为主的课型,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应该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自主”是保证综合性学习活动能顺利进行的前提。而教师呢,则是指导活动的主体。分清了各自的定位,才不会出现越俎代庖的现象。
做为一节活动指导课,“指导”才是教师的任务。所以,在这节课上,我不仅在活动前进行了统一的指导为学生指明了方向,同时在活动中也对小组进行了详细的指导,活动后还指导学生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归纳,使教师的指导贯穿了整个活动,真正起到了“导”的作用。
教师指导的内容从何而来呢?我认为,应该从学生中来。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什么困难了?为何会出现困难?怎样解决?这些都要靠教师留心倾听、留心观察、参与学生活动中才能发现,然后才能根据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挪开“绊脚石”,继续活动。
那么,教师该怎样指导呢?是全班指导还是小组点拨?是教师告诉学生解决困难的办法还是由学生商讨解决?我认为:共性问题还是应在全班进行指导,如“办手抄报的方法”,如果是某一小组的问题,还是小组单独辅导为佳。总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好也来源于学生,使学生能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技能,试着解决问题,虽然比较费时,但意义深远。12
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其探讨、启发、生成式的授课方式。
综合性学习不以告知的方式进行学习,而以体验和感悟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活动前,应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确定教师要指导什么。在指导时,应相信学生,在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中启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教师则负责点拨、归纳方法,提供参考意见,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变旁观者为参与者,变接受帮助为提供帮助,让学生在“我能行”的意识中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在活动中肯定自我、发展自我。
另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并不是为了要一个完美的活动成果,而是要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各种能力。所以,对综合性学习活动最应该关注的是学生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活动态度、分工合作方式、小组合作交流情况等。同时,还要进行适时的评价,通过表扬和评价向学生渗透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并引导学生的活动方向。
由于综合性学习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课上课下学生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1、小组长独断专行,不能听取组员的意见,自作主张,引起组员的不满,自己反而抱怨组员不合作。2、小组长或能力强的人大包大揽,其他人有依赖性,没有自己的独立自主个性,不会主动参与活动,小组内总是几个“骨干组员”在活动,其他人旁观。3、有些学生不会也不愿与别人合作,总是“落单”,没有参与任何一组。4、有些学生因学习不好、能力不强等原因被其他人鄙弃,不愿让其加入小组。5、小组内组员间出现不会表达、不会倾听、不肯退让、不愿采纳别人的意见等现象,即学生不会与人交际、相处,在小组磨合期“战事不断”。6、小组凝聚力不足,没有明确的团队目标,没有荣辱与共的意识,导致小组活动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做为一种新的课型,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956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