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泊船瓜洲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4-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简介作者
  二、范读诗歌
  三、学习古诗
  (一)、学习前两行诗。
   1、学生朗读古诗,找出哪一个字写诗人想回家?(还)
   2、诗人为什么想回家,看到什么景物使他想回家?我们先来看题目。
   3、“泊”是什么意思?汽车停站,能否说“泊”站?
   4、诗人把船停在瓜洲看到什么景色?朗读一、二行诗。
   5、这两行诗中有两个地名,谁知道京口是在什么地方?瓜洲是在什么地方?
     教师画图表示京口的位置,指名学生在图上指出瓜洲的位置
   6、“京口瓜洲一水间”是什么意思?
     把“一水”放在前面可以怎么说?还有什么说法?(京口瓜洲被一条长江隔开了)还有几种说法?
     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多种说法,说明了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解释古诗。
   7、齐读第二行诗,钟山在什么地方?(在图上画出)
     “数重山”是什么意思?这一行诗连起来怎么说?
   8、从“一、只、数”可以看出什么?(离家乡不远)
     京口是在对岸,可以看得见,那么钟山与诗人有什么关系?
   9、我们刚才抓住了“一、只、数”来理解,那么这两行诗该怎么朗读呢?学生练读。
   10、诗人离家很近了,应该怎样?(*家近应该还)
   11、用“*家近应该还”的语气再读这两行诗。
  (二)、学习后两行诗
   1、读三、四行诗,这里有一个字较难理解:“绿”是什么意思?整行诗的意思怎么说?可以用什么表达方式把这句话说得美一些?(春姑娘又一次给江南的原野披上了绿装)
     “又”是什么意思?说明诗人离开家的时间……
     这句话写出诗人怎样?用三个字概括。(离家久)
     *家近,应该还;离家久,怎么样?用三个字来概括,怎么说?(更该还)
   2、朗读第四句诗,这句诗中有哪些字不理解?(学生说出不理解的地方逐一解决)
     这句诗的意思该怎么说?加上感叹词把这句话说得更好些,该怎么说?
     把“明月”换成“月亮”行不行?
     (明月是圆圆的,代表团圆,“明”字更能突出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让我们怀着想念家乡的感情朗读这两行诗。
   3、一、二行诗我们说“*家近应该还”,第三行诗说“离家近更应还”,最后一句该怎么说?(思家切)从“何时”看出诗人能不能回去?(不能),后面三个字该怎么说?(何时还)
   4、这时你会产生什么问题?(为什么不能还)教师介绍原因。
   5、齐读这首诗,指名朗读。
   6、师:这首诗最受后人推崇的是这首诗中有个字写得最好,(“绿”字)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教师介绍故事)
     把“到、过、入、满”代入诗句进行评价。
     从诗中的“绿”字,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勃勃生机)这个“绿”字还让我们想到许多诗句(师朗读写春天的诗句)
   7、练习:
     选词填空
    (1)旺、浓、闹
       红杏枝头春意(  )
    (2)动、拂、翻、皱、起
       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

设计理念:
  基于人文教学思想,本课设计坚持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追求古诗学习的人文性、个性化。打破传统的串讲古诗的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读感悟。123456789
  设计特色:
  激发主体情趣,自读感悟,入境悟情。
  设计目标:
  1、通过正确流利朗读诗文,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乡之情。
  2、引导学生品词析句,通过想象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
  3、感情朗读背诵,体会诗歌表达的真挚情感。
  设计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背诵比赛,激趣导入。
  1、我们从课文中,从《诗文赏读》中已学会了很多古诗,现在我们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来次古诗背诵擂台赛。看谁一下子背得多,背得熟,他就是今天擂台赛冠军。
  2、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谁预习了,已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积累,通过创设情境让平时喜爱诗文的同学有一个展示亮相的机会,唤起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乐于自觉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二、自由朗读,初解诗意。
  1、揭题讨论:
  ⑴你知道“泊船”的意思吗?“瓜洲”在这里指什么?
  ⑵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谁来介绍一下。
  ⑶师相机介绍王安石。
  2、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3、结合插图、注释,自解诗意
  看看插图,可以用简笔画表示诗意,也可根据注释说说诗意。同桌可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自读诗句,观察画面,感悟诗意。既可以以画表示诗意,也可说说诗意,使古诗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串讲教学模式,而为愉悦的自学自悟活动。以学生自己对诗歌内容的领悟代替教师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
  三、品词析句,体会感情。
  1、你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话?为什么喜欢这句?
  重点品析“春风又绿江南岸”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诗歌讲了些什么?再引导学生描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情境。作者的故乡这么美,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你认为还可以用哪些词表示?把这些词放入诗句读读、想想,想象一下画面体会哪个词用得更好?为什么?
  (设计意图:品味词句,一改传统的古诗教学之法,体会作者用词之妙,揣摩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乡之情。这一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想意悟境,入境悟情。
  1、你在傍晚来到了异乡江边,望到了对岸,而你的家乡就在离对岸不远的地方,此时此刻,此情此境,你想到了什么?又会讲些什么呢?把你所想的,所要讲的说给同桌听。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想意悟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加深对诗情画意的理解,入境悟情,体会诗人的真挚情感。)
  五、感情朗读,背诵诗歌。
  采用以下步骤:
  1、读:读出语气、节奏、重音。
  说: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的理由。
  议:评议读法,注意把握节奏、语速、重音。
  背诵: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通过读、说、议、背诵,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感受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在这里,朗读不再是机械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渲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123456789
   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方法体会《乡愁》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王安石简介;南京春景的文章片段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1.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幻灯片2)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出示幻灯片3)
  3.剖题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
  (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幻灯4)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a. 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b. 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c. 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a. “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隔开了什么?看图。(点击,链接幻灯5)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c. 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d. “还”什么意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
  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
  再读。
  e. 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f. 谁能把整个作品读一读?
  g. 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
  谁还能送首诗给诗人?
  (3)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123456789
  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
  教师交流自己的感受:(链接江南春图片)是啊!一个“绿”字不仅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5)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春也。)
  3.指导品读
  (1)你们现在悟出了诗人的情感了吗?谁来读一读?
  (2)要想读好诗,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还要读出关键字。再读。
  4.小结: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光标引领说)
  5.齐读
  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
  1.总结全诗,归纳学法
  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
  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
  板书:入诗境,悟诗情
  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欣赏诗歌
  2.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
  过渡:王安石与我们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老师还要介绍一位漂泊海外南京关系密切的现代诗人——余光中。
  (1)教师简介余光中: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就读于南京五中,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金陵大学。他的很多优秀作品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就是因为《乡愁》一诗引起轰动,又被称之为“乡愁诗人”。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这篇作品
  (2)教师范读,帮助学生领悟
  听老师读一读,看看自己有没有体会。
  (3)学生自读
  通过自己读,听老师读,有什么感悟?
  五作业
  给下列诗句选择合适的字,并说说理由
  1.满过绿入到
  春风又()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动拂翻皱起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板书设计:
       欣赏诗歌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
  幻灯1:泊船瓜洲课件                  幻灯2:江南春
  1.图片欣赏                          江南春景图6幅
  2.王安石简介
  3.诗题
  4.诗歌
  5.瓜洲、京口、钟山位置示意图
  6.《乡愁》诗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的确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已的话说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小黑板、挂图、录音机、伴奏
  教学过程

  一、定向示标
  1、出示挂图:看到这幅画后,你相说些什?((1)看到一个人,好像是位诗人;(2)整个画面很低(3)对岸是几山,而诗人脚下是港口~)
  2、这幅画描述的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课前,教师留给大家了预习作了解作者作品背景。下面谁来和大家共享这收获的喜悦?123456789
  3、这节课有哪些学习任务?来看学习目标(出示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课文。
  大家迅速看一下,谁愿意读一下?大家齐读,强记忆好吗?
  二、探究新知
  1、首先我们来看自学提示(幻灯出示)
  自学提示:(1)诗人在岸看到什么景?他又想到了什么?
  (2)用“——”画出不理解的诗句,用“——”画出寓意深情的词语
  (3)找出自已喜欢的诗句,谈谈理由。
  (4)用自已的话说说诗意。
  (5)时间是8分钟。
  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完一下自学提示
  2、大家用自已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本诗《泊船瓜洲》,学生自学,师巡视辅导
  3、交流汇报,导学释疑
  (1)景物有人、船、江水、重山、白鹭。此时诗人可能想到对岸的家乡,家乡里的亲戚好友,国家的兴旺~
  (2)关于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已理由即可,不统一。
  (3)诗意:京口和瓜洲只有一江水隔,钟山也只隔座山。春风又绿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到家乡。
  (4)有疑问及时提出及时解决
  a “间”字有两个字音:jian jian 在本诗中是jian ,表示间隔。
  b 家乡与诗人所在港口只有几座山和一江水相隔,却不能回家看看,种感觉~~
  c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字体现了作者多年末回家,但望明月照辉下的家乡、独自伤悲。
  d 明月是不能陪同侍人回乡的,这是寄托情感,借明月表达。
  4、据说王安石对“绿”字之前,曾用过珙他字,大家讨论一下他可能用过哪些官字?(到,过,至,红,来,唤,染,回,返,吹,落,伴。谅叫想,思,赶,夸,话,喜,聚,遍,迎~`)可是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绿”字?再次讨论。(突出诗人在用词方面的用心)
  5、有感情朗诵全文熟能成诵。
  6、当堂测评:背诵与默写
  三、互测自结
   1、测试:
     王安石,( )代人,曾推行(    ),功绩不裴。其诗多以(  )、(  )竹为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泊船瓜洲》表达了真挚的(      )之情。
   2、解释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____________  还:_______________
     全句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测互测
   4、总结收获
  四、作业
   1、自行设计板书整理到财富本上。
   2、搜集有关《游于吟》的背景材。自留适量作业。
  五、板书
              泊船瓜洲
               挂图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123456789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泊船瓜洲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瓜洲”,教师随机画画简图。
    (2)“泊”,教师提示注意字音与字意的联系。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王安石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王安石的诗,
     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王安石与江苏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王安石的父亲在江苏南京当过官,他的童年是在南京度过的,因此他把南京当作第二故乡。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就是王安石接到圣旨,赴京任宰相途中写下的。)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初读,读准字音。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
   2、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1)解决前三个读音——理解第一句。
       借助简笔画理解。
    (2)解决第四个读音——理解第二句。
      引导学生联系创作背景进行理解。(明月下,遥望家乡,自然想回家:“huán”)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3、品读,深化理解。
    (1)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产生?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a、、瓜洲隔着宽阔的长江,中山距离京口相当遥远,但在诗人笔下那家乡似乎离得很近,这是为什么?
     b、为什么寄希望于明月将自己照着返回家乡?
    (2)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之思乡心切。
  三、想意境,悟诗情。
   1、师描述情境:皓月当空,微风拂面,远眺家乡,诗人的心儿早已飞回故乡。故乡的美景仿佛宛在眼前。他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描写江南春景的诗句进行描述。
   2、引导学生将想象与现实作对比,体会诗人思乡且无奈的内心。
   3、有感情朗读。配乐朗读。熟读成诵。
  四、品用词,练语感。
  (一)品评“绿”字
   1、王安石写诗每个字都要经过仔细推敲,你知道诗中哪个字是王安石反复推敲才决定用它的吗?
   2、猜猜他曾用过哪些字?(到、过、入、满……)
     把这些字填进去读读,与“绿”字比一比,“绿”字好在什么地方?
     小结:是啊!一个“绿”字,引发了我们学生多少联想
     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
     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话。
  (二)尝试推敲。
    现在,老师让你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该用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
    1、红杏枝头春意()。(旺、闹、浓)
    2、风乍起,吹()一池春水。(动、皱、翻、起)
  五、自主小结,自主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总结)
   2、你认为这堂课应做什么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巩固或延伸,如配乐诗朗诵,画画情境图,改写散文或现代小诗等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泊船、数重、游子、寸草心、三春晖。123456789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挂图、投影片或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朗读课文的录音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学前谈话
   1、板书课题:泊船瓜洲
    王安石
    同学们,一提起家乡,我们都会感到特别亲切,诗人王安石也是如此,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齐读课题。
   2、哪个同学愿意起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3、你背过哪些王安石写的诗,并说说你的体会。
   4、下面我们来看这首《泊船瓜洲》。
  二、理解题目。(出示全诗)
   (1)“泊船”是什么意思?(停船*岸。)“瓜洲”是在什么地方,(出示挂图,指名找出瓜洲所在地。)
   (2)“泊船瓜洲”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三、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可多请几位学生个别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注意以下多音字的读音:“
     数重:读chóng,不读zhòng(重量)。
     还:读huán,不读hái(还好)。
  四、理解诗句意思。
   1、小组合作学习
    (1)先自己对照注释默读,思考,再小组互相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2)小组合作画一幅简图,图上要标有京口、瓜洲、钟山。
   2、讨论、交流。
     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出示标有京口、瓜洲、钟山地名的简图,并说全诗意思。“京口瓜洲一水间,两岸只隔数重山”的意思。
   3、评议
     你觉得哪一小组完成的质量最高。
   4、教师演示
     同学们,我在备课的时候也在电脑里画了一幅简图,我给大家展示一下。
  五、体会古诗思想感情
    (出示挂图)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诗人驾船来到了江边,望着对岸,想到了家乡就在离对岸不远的地方,现在你就是画中哪位诗人,此时此景,你在想些什么呢?
  六、指导朗读。
   (1)、同学们说得多好啊,就让我们带着感情来读好它读之前先欣赏两遍配乐朗诵。第一遍,要求大家注意听;第二遍,我们边听边跟着录音轻声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下面我请几个同学起来朗读,我为你加上音乐(多请几个人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读出感情,读后评价。)
   (4)试着背诵《泊船瓜洲》。
  七、启发学生推敲词句。
    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修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我们一起来想一下,作者可能用过什么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
  八、拓展练习。
    课前我曾布置我们同学搜集些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谁愿意起来背给大家听的。
  九、布置作业
   1.背诵《泊船瓜洲》,再看看诗中的每个字怎么写,准备默写这首诗。
   2.预习《游子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使学生能品味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123456789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泊船瓜洲》。
  二、初步参与
   1、同学们课外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2、介绍地真具体。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给你们准备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指名读,教师充分肯定。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己。
   4、古诗琅琅上口,不少同学预习这首诗时就会背诵了。这样,再给你们准备一下,看谁能背诵,比谁背得熟练。
   5、指名数名学生背诵。教师夸奖:你们走在了学习的前面,真了不起。
  三、充分参与
    书读得很准确。不过,如果要带上感情,还须理解诗。今天,
    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
    (学生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全班交流。指名说,其他人补充。
  四、深入推敲
   1、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结合插图,看看是否可以读出问题来。如果可以,那你们就更善于读书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法。“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明月图上没有。
   2、教师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引入对绿的推敲。
     细细地品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个绿字中感受到什么?个人思考。
   3、小组简单交流。
     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或者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4、他的问题老师也相信你们有独特的见解。学生简单交流后,全班发言。(略)
   5、学生朗读,说说自己侧重表现的感情:有的侧重表现其思乡,有的侧重表达其对前途的信心。有的侧重表达他对江南美景的爱恋。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6、那我们课外又了解哪些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呢?
  五、知识拓展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感悟真情、推敲诗句,学得生动精彩,给老师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下面我布置一下课堂作业。
    选做题1:根据《泊船瓜洲》,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选做题2: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题,按一定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江南的景色。
    选做题3:著名诗人贾岛写《题李凝幽居》时,为一个字犯了愁,你能帮帮他吗?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你觉得哪个字更能表现月夜的寂静,为什么?

《泊船瓜洲》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这首诗写于熙宁八年(1075)春二月。当时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在奉诏进京的途中舟至瓜洲,夜间停泊。此时,诗人虽身在瓜洲,但心仍然依恋着江宁故居,因此,诗人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抒情小诗。123456789

  诗文中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曾经过了多次修改。(南宋洪迈《客斋续笔》卷八对该诗草稿的修改过程有记载。)最初用“到”,后改作“过”。又改作“入”,再改作“满”,这样一改再改,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

  八百年来,无数诗人、教师、评论家不断称誉这个"绿"字改得好。然而诗人何以要这样一改再改呢?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全诗的主题,“绿”字用在这里可谓是点睛之笔,其色鲜明,由原来的形容词变为动词,唤起了江南一片春色,唤起了联想,引起了思归的念头,这与下文“明月何时照我还”密切照应。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学参考书》上这样说:“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坡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了出来。”

  《王安石改诗》这个故事给我们以极大的启迪:一首诗,一篇文章都需要作者倾注大量心血,需要对字、词、句进行精心地锤炼方可成就。

123456789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881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