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积累与运用答案_语文教案-积累运用六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4-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积累运用六

教学要求:

1.  通过词语的读背,积累词汇。

2.  能读懂成语故事,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  进行口语训练,能讲熟练的普通话,具有一定的购物讲价的能力。

4.  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重点、难点:

1.  积累语言文字,能读懂成语故事,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  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揭示教学内容

本节课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二部分内容,达到词汇积累,从故事中受教育的效果。

二.完成“读读背背”部分

1.  复习旧知识积累:说说这学期学过的四个字的成语。

2.  出示小黑板,指名读词。

3.  指导个别字的音、形记忆。

4.  用各种方法理解词意。

5.  指导个别词造句。

6.  读读背背。

开火车读。

学生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把这些词背下来。

7.  巩固练习,检查背诵。

情同(  )(  )    不分(  )(  )    推心(  )(  )

(  )(  )之交      问(  )问(  )  亲(  )无(  )

(  )老(  )贫     心心(  )(  )   天(  )比邻

三.完成“阅读”部分。

1.  快速阅读短文,说说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  这是一个成语故事,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以下词语意思。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攒:积聚,储蓄。

妥当:适当,停当。

焦思苦虑:着急,忧虑。

3.  再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觉得张三和王二自作聪明。

张三和王二都害怕别人怀疑到自己所做的事,用留言来告诉别人这地方没有埋三百两银、王二没有偷,殊不知正是这些留言泄露了天机,给自己带来烦恼。所以说张三和王二自作聪明。

4.  联系实际,看看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他们做错的原因在哪里?

5.  谈谈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要做不应该做的事,否则迟早有被发现的一天。另外,不要时时刻刻怀疑自身的安全,否则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四、作业 

1.  抄写“读读背背”中的词语。

2.  将成语故事讲给亲人听。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旧知

1.  开火车背诵上节课学过的词语。

2.  默写其中的八个。

二、              学习新内容

(一)   揭示教学内容及能力训练目标。

    这节课我们一起完成口语交际部分的训练,这次口语交际内容是“购物讲价”,要求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用较流利的普通话进行购物讲价。

(二)   读题,弄清题目中的提示。

1.齐读题目中的要求。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1)“货比三家不吃亏”------比货、比价。

a.看质量,问价格,是否物有所值。

b.找另外几家比较价格、质量。

c.确定其中一家(也可以几家)讨价还价,比较满意的价格成交。

(2)活动过程 分两步:

a.按以上方法模拟购物(不购物也行,但过程要去训练。)

b.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曾经的购物活动。

满意:怎么完成这一过程的。

不满意:为什么没成交。

很差:上当受骗。

(三)   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开展模拟活动。

1.小组内组合,分好角色表演,再互换角色表演,组内评议:要怎样更好地完成这一过程。

2.选1—3组表演,师生评议。

(四)   谈活动感受,得到启发教育。

正:得到能力锻炼。

反:以前缺乏这方面能力,受过骗。

升华:在购物讲价过程中要文明礼貌,不乱还价,不漫骂卖主,不毁坏商品。

三.小结

今天,我们模拟表演了上街购物讲价的经过,懂得了应当怎样做才能买到较满意的商品,得到能力的锻炼,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四.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 设计。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855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