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数学第六单元教案]五下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第二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2022-01-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到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重难点: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特点,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推测。
教学过程:
一、依据提纲  自主预习
1、将126页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把数据表示出来。
2、试着把两个折线统计图合成一个。
3、比较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点。
二、汇报交流  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2: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如下表:
师:看出两个国家各届金牌数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把数据表示出来。(师生共同完成两个国家的金牌折线统计图)
小组讨论:这两个折线统计图,现在怎样做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两国获得金牌数量的变化情况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个。)
(先独立思考,然后共同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观察、比较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点。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有局限性,体会到引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可以比较方便地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总结:从两条折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中国获得金牌的数量呈上升趋势,韩国则趋于平稳。
问题:根据画好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中国和韩国分别在哪一届亚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量最多?
(2)哪一届亚运会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少?
(3)根据统计图,简单分析两国在历届亚运会上的表现。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体会引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  检测反馈
出示“做一做”内容:李欣和刘云为了参加校运动会1分钟跳绳比赛,提前10天进行训练,每天测试成绩如下(单位: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复式折线统计图。
(1)李欣和刘云第一天的成绩相差多少?第十天呢?
(2)李欣和刘云跳绳的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谁的进步幅度大?
(3)你能预测两个人的比赛成绩吗?
(4)你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根据要求画出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统计图,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同时学习分析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
总结:李欣和刘云跳绳的成绩都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的情况不同。李欣是稳步提高,刘云忽高忽低;李欣最后四天的成绩呈上升趋势并且比刘云好,而刘云最后四天的成绩不如自己前几天的最好成绩。由此可以预测李欣的比赛成绩可能会超过刘云。
四、总结评价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检测练习
宏宇电器2008年1-9月两种品牌彩电月销售量统计如下表:(表略)
1)、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①、反馈学生画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同桌进行互评。
②、投影出示学生的作品
2)、根据统计图中得到的直观信息回答问题
①、哪个月两种品牌彩电销量相差最小?
②、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③、如果你是商场经理,这个统计图对你有什么帮助?为什么呢?
六、板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数量增减变化   便于比较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感受到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认识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生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shuxuejiaoan/10486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