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图形的变换》|《图形的变换》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2022-01-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图形的变换》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图形的变换设计者姓名 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 研究学科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美丽的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图形变换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或轴对称,能开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并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这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课件)。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延伸,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简单图形变成复杂图案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图案也不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3、课题介绍
本课题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具体内容是“变换图形”、“欣赏图案”、“设计图案“等。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先从图形的变换入手,再到图案的欣赏和设计,最后落到学生自己绘制图形上来。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总体目标:1、能够有条理地描述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2、分析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平移和旋转等知识设计图案。4、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方法:1、创设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分析图形变换的过程,并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同时鼓励学生将观察,操作与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鼓励学生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选择一部分有趣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的美是很有帮助的.安排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轮廓画下来,那么就会形成一个美丽图案"的活动,引导学生绘制美丽的图案,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六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经具备,能够多个同学之间相互合作进行一些合作学习、开展一些操作活动,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三年级时,学生已经结合实例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四年级时,结合实例观察,学生了解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原因,学生对图形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也学得比较扎实.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在鉴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123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弄清图案形成的过程。用信息技术演示动画,或者找一些生活中学生较熟悉的图案,让学生明白复杂图形形成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用语言描述。
2让学生自己搜索一些图案,小组相互交流,用语言描述图案行程的过程。
3、给学生观看一些美丽的图案,感受美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4、用圆规直尺设计简单的图案,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搜集美图让学生欣赏,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怎样组成的(如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让学生感受基本图形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提高分析图形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美丽的图案,组织班级巡展。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1.手抄报
2.美图巡展
3.小论文
4.学习资源(制作的实物、网络课件等)
5.综合评价
六、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    圆规、直尺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接触、讨论问题
2.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的
3.学习了解本次研究性学习的步骤、方法、要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就问题提问题、说困难
3.利用演示文稿介绍本次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与方法
1课时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1.讨论“图形变换”单元学习目标是什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前期准备。
2.师生共同讨论,确定研究主题。比如:图案鉴赏组,图案搜素组,图案设计组,
1.组织学生讨论
2.与学生一起筛选课题,确定研究的课题。
1课时
成立课题组
1.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确定自己的选题,并根据选题形成小组。
2.各小组成立后,选定组长,学习讨论小组学习评价量规。
3.根据自己的选题,进行小组分工
成立研究小组1.在学生自愿成组的前提下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安排到工作。
2.制定合作学习规则提供给学生
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预定成果等1.设计研究方案模板,为学生制定研究方案提供指引。
2.设计成果展示模板,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通过观察、操作,弄清图案形成的过程。用信息技术演示动画,或者找一些生活中学生较熟悉的图案,让学生明白复杂图形形成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用语言描述。
2让学生自己搜索一些图案,小组相互交流,用语言描述图案行程的过程。
3、给学生观看一些美丽的图案,感受美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123
4、用圆规直尺设计简单的图案,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搜集美图让学生欣赏,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怎样组成的(如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让学生感受基本图形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提高分析图形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美丽的图案,组织班级巡展。
1.组织学生明确各自任务
2.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
3.给学生一些重点提示
4.给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已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5.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6.教师要给与学生必要的讲解与指导。
3-4课时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shuxuejiaoan/10486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