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原文_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3.学习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继续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继续训练学生按作者的叙述顺序给文章分段的能力,以及抓课文重点内容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及民族忧患意识。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难点
了解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以及这两个方面互相作用的关系。
(二)解决办法
抓重点词句深入理解。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二)按提纲自学课文,勾画并理解重点词句,在书旁批注。
(三)对自学提纲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四)联系实际举例,体会破坏环境的危害。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新课
谁知道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什么河?(黄河。)你所知道的黄河是什么样的?(学生谈平时从课外了解的有关黄河的情况,如河水混浊,水势急,经常决口造成水灾等。)
出示投影片1(根据教材插图绘制)。画面所展示的浊浪翻滚、凶猛暴烈的河水就是黄河水。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以“地上悬河”闻名于世,也是输沙量最大的河流,素有“一碗水”“半碗泥”的说法。
出示投影片2(根据课文描述绘制的数千年前的黄河)。这条河水质清澈,两岸森林茂密,土地肥沃,风景宜人。你能猜出这是什么河吗?
这也是黄河,是数千年前的黄河。看了这两幅迥然不同的画面,你会产生什么疑问?(黄河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个问题将在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中找到答案。
板书课题: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齐读。
(二)交待学习任务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这节课我们将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明确目标)
(三)听课文录音
要求:注意生字、多音字的读音。思考:课文重点介绍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整体感知)
全班交流。
1.课文重点介绍了什么?(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即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
指名勾画出讲黄河变化原因的句子,学生齐读。
2.你根据什么确定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找出以下根据:(1)课文题目;(2)“预习”中提出的问题;(3)课文内容的详略;(4)课后思考题。)
(四)自学课文,讨论交流
1.投影出示自学提纲,指名读。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加以理解,除课文“预习”中提示的方法外,还可采用其它方法理解词语。
(2)通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先讲什么?接着讲什么?然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再想想段与段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2.学生自学。教师巡堂查看,了解学习自学情况,并适当给以指导。
3.分组讨论。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倾听学生谈话,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4.全班交流。
(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课文(每人一个自然段)。重点要求读准字音。读后简单评议。着重强调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苦难n4n 不禁j9n 松散s3n 助长zh3ng 叫苦不迭di6
②先指名读读“预习”中提出的六个词语。然后提出其它不理解的词语,最后让学习谈谈词语的理解情况。1234
摇篮、悬河、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这六个词语可按“预习”要求,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叫苦不迭、随心所欲(这两个词语可先理解词素,再理解词语的意思。)数管齐下(这个词语可由“双管齐下”引申理解。)
(2)交流分段及概括段意的情况。
①课文先讲什么?接着讲什么?然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指数名同学回答。)
②按作者叙述的顺序全文可分几段?段意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段意的?
学生交流。
(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讲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讲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第三段(第四、五、六自然段)讲黄河变化的原因。第四段(第七自然段)讲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用综合归纳法概括段意的。)
(3)交流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四段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知道:课文第一段先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却又介绍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这不禁使读者产生疑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紧承这个疑问,课文讲了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意思急转,介绍了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顺理成章,讲科学家设计的治黄方案)。(目的在于继续巩固把段意连起来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总结归纳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1.上节课我们对《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进行了初读,了解了主要内容,理清了层次。想想,课文依次写了什么内容?重点讲了什么?(整体感知)
2.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指名读黄河变化原因的句子。)
(二)交待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将深入讨论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了解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体会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把握文章中心。(明确目标)
(三)自学课文,讨论交流
1.投影出示自学提纲,指名读。
(1)细读课文第三段,根据课文内容,用简要的话归纳一下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在书旁注一注)。再说说这两方面原因之间的关系(勾画出有关词句深入理解)。试试怎样读合适?
(2)读第四段。思考:为了治理黄河,科学家设计了哪些方案?归纳出要点。
(3)认真阅读全文。思考:黄河的变化过程并不能亲眼看见,但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过程揭示得如此清楚、具体?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4)思考: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学生按提纲自学。教师巡堂检查学生批注、勾画情况。
3.分组讨论。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倾听学生发言,了解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程度,酌情给以指导。
4.全班交流学习情况。每组选出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发言。教师相机点拨,指导学生理解到位。
(1)交流“自学提纲”第(1)题。(重、难点的处理:抓重点词句深入理解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①投影出示书中写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的句子。齐读。读后指名用自己的话归纳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引导学生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归纳。)(板书:气候变化黄上松散开垦放牧水土流失泥沙入河)1234
②这两方面原因之间有什么关系?读出书中有关内容。
③投影出示第六自然段最后三句话。
你是怎样理解这三句话的?用自己的话说说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因之间的关系。
学生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农作物减产;农作物减产了,人们就得多开垦荒地;多开垦荒地植被遭破坏,又造成水土流失。这样循环往复,黄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至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就频繁。(板书:堵塞河道决口改道)
④这段话中哪个词最能从逻辑角度揭示这种相互作用关系?(12个“越”字。)
投影出示两组句子。要求学生读一读,比较哪组句子写得好,说说理由。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恳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减产,人们就要多开恳荒地;多垦荒,水土流失就严重。
指名读这两个句子。学生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第一组句子写得好。四个“越”字不但揭示了两个原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突出了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破坏的严重性,而且使分句之间的衔接更紧密。)
齐读第一组句子。
⑤指导感情朗读第六自然段的后三句话。(12个“越”字重读)。从语调上体现忧患意识。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再指名读。
(2)交流“自学提纲”第(2)题。
指名读第四段。
指名归纳出科学家设计的治黄方案的要点。(①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②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③合理规划利用土地;④大量修建水利设施。)(板书:治理保护森林规划用地兴修水利)
(3)交流“自学提纲”第(3)题。(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①黄河的变化并不能亲眼看见,但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过程揭示得如此清楚、具体?(采用了大量详实材料。)
②作者在文章中采用了哪些文字材料和数字材料?这些材料的采用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归纳。
文字材料:对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河流域良好的自然条件的描述,使我们确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对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因分析得精辟透彻,发人深省;科学家设计的治黄方案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数字材料:全文共引用了10个数据:“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每年输沙总量为“十六亿吨”……多么怵目惊心的数字,我们怎能不为”母亲河”忧虑!
③这些材料是如何获得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这些材料的获得靠的是作者平时的观察、阅读和记载。引导学生向作者学习,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注意积累材料,作文就能“言之有物”。)
(4)交流“自学提纲”第(4)题。
①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文章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②你能联系实际举出人类破坏大自然受到惩罚的例子吗?
学生联系实际举例。
③小结:是啊,由于人类破坏自然而遭到惩罚的例子举不胜举: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已成为当今全球性三大环境问题;我国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洪旱灾害日益频繁……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警醒我们:保护环境迫在眉睫。让我们从小做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1234
5.指名感情朗读全文。
(四)回归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在思想上、知识上有什么收获?(了解了黄河变化的原因,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学到了“观察、阅读、记载”等积累材料的方法)(总结)
2.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受益非浅。大家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中,(扩展)
七、布置作业
1.把黄河演变的过程及原因讲给家人听。
2.预习读写例话“注意积累材料”,画出作者归纳的积累材料的方法。
八、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9641.html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在实践中养...
-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 3、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4、会补充提纲,并按提纲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
-
《番茄太阳》读后感|《番茄太阳》说课稿详细阅读
本说课稿着力研究如何在说课稿中体现教材解读的深刻与独到、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教学方法的巧妙。我以番茄太阳这课为例,说明如何做到上面几点)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本文以“我”...
-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文成公主进藏教案详细阅读
课前,幻灯自动播放西藏风光;师生交流。(略)一、造情,质疑,揭题。师:西藏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那里的人们信奉佛教,所以在西藏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里都供奉着许多神的塑像。可是,在这里还供奉着这样两尊人的塑像:一位是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还有一位是唐朝的文成公主。板书“人”。...
-
部编版《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_《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2、通过分析语句,体会内在含义。 3、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
[《快乐的足球赛》诗歌短文]《快乐的足球赛》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快乐的足球赛》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四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九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裁判、暂停、捧腹大笑、摔跤、前锋”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举例说明这是一场“快乐”的足球赛,感受诗歌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联...
-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阅读答案|12、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昏昏、时时、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麻沸散这一中药麻醉剂,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有如此悠久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自豪的思想感情。4、想像华...
-
比金钱更重要的是知识|《比金钱更重要》教学设计之五详细阅读
教学要求 1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主人公诚实待人的美德。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理解:“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含义,体会主人公诚实、信任的美德。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
-
听课札记是什么意思|听课札记 《徐悲鸿励志学画》详细阅读
font size=6>听课札记 《徐悲鸿励志学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6 by 小蒋老师 发表 教例:《徐悲鸿励志学画》 师:徐悲鸿了励志学画,那他立下了什么志向呢? 生: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
【《九色鹿》缩写】听《九色鹿》详细阅读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3 听《九色鹿》 □听涛看雪 发表 《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写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