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一等奖|《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1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9-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4、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稍微”、“时而”造句。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6、学习“孔隙”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情感,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2、了解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孔隙”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引入

  1、齐读课题,从课题中知道些什麽?你还想知道些什麽?

  2、老师引入:

    既然同学们想知道那麽多有关浙江金华双龙洞的情况,今天咱们也和叶老先生一起去游览双龙洞,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你们想去吗?


二、指名分读课文,找出表示游览顺序变化的语句,讨论分段

  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

  第一段:(1自然段)

  第二段:(2~3自然段)

  第三段:(4自然段)

  第四段:(5自然段)

  第五段:(6~7自然段)

  第六段:(8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扫清生字新词障碍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新词


二、指名说说本课叙述顺序


三、学习第三段

  1、当叶老来到双龙洞口,他都看到了什麽?有什麽感觉?指名读课文。

  2、集体讨论:

    山:相当高、突兀森郁,感觉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很宽。

    外洞:高、大、像大会堂,可容800~1000人,不觉拥挤。

  3、自由读文,作者采用什麽句式来写的?(比喻)

  4、归纳段意。


四、学习第四、五段

  1、合作小组自学,提纲:

    读课文,标出孔隙、内洞的特点。

    想:是怎样写具体的?用了什麽方法?

  2、集体讨论:

    孔隙:窄,只能容两人并排仰卧的小船。

    矮:小船进出*人工拉,人仰卧在船内。

    险: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头稍微抬起一点儿,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昏暗、八九米长。

    内洞:黑:一团漆黑,什麽都看不见;提着汽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

    大:不知道有多麽宽广;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麽大。

    深奇:洞顶有蜿蜒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有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麽,也很值得观赏。

    采用比喻、对比、夸张的手法,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景物特点。

  3、练习朗读课文,读出孔隙和内洞的不同特点。

  4、想:

    作者此刻的心情怎样?

  5、有语气朗读课文:

    小组成员互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6、小结:

    金华的双龙洞无论是洞口、外洞、还是孔隙、内洞,景色各异,特点突出,真可谓是奇观异景,值得前去欣赏。

  7、归纳这两段的段意。


五、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

    全文既然写游览双龙洞,可为什麽还写路上的所见所闻?作者在途中看到、听到、感受到什麽?12

  2、讨论:

    看到、感到、 听到。

    公路:盘曲 溪声时时变换调子。

    映山红:开满、 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

    油桐:正开花、一从、一簇、很不少 一片明艳。

    沙土:呈粉红色 在别处似乎没见过。

    溪流:随山势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从洞里流出来。
  
  3、小结:

    沿途景色犹如悬挂在天地间的一幅巨大的彩色山水风景画。它是那麽吸引人,双龙洞在此山中,不正是画中画,景中景吗?洞内外浑然一体,真是美不可言,令人神往!

  4、齐读课文,归纳段意。


六、总结全文

  1、指名读句子,结合板书体会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说出主要内容。

  3、标画出文中写溪流的句子,想:它在文中起了什麽作用?
  
  4、从本文中,你感受到了什麽?


【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高、大) (黑、大、奇)
  
  入山──>金华城 ──>罗甸──>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像桥洞 宽) (窄小、低矮、昏暗)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945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