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板书设计_《独坐敬亭山》教案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9-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1.教学目标:  
1、会写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能够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  
3、学习通过看注解的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味诗句,积累语言。  
3.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课题导入。  
师:听老师的描述,猜猜他是谁。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好饮酒,酒后绝妙的诗句成涌,人们盛赞他“斗酒诗百篇”,称他为“诗仙”。(生答:李白)  
师:回顾李白的诗,谁来背几首?(点名背,诸如《静夜思》、《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师:《静夜思》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情景?(生答:对家乡的思恋),是啊,那是一份浓浓的乡愁【相机板书:乡愁满怀】  
师:《望庐山瀑布》中李白对祖国的山水怀有一份怎样的感情?(生答:喜爱),我们看到了一个寄情山水,潇洒俊逸的李白。【相机板书:寄情山水】  
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借滔滔江水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生: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对啊,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情深意长的李白。【相机板书:情深意长】  
师:从这些古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性格丰满的李白。今天,我们要来感受诗人性格的另一面,一个不为我们所熟知的诗仙太白。  
二、朗读诗文,初步感受“独坐”的意味。  
a读诗题,初步体会孤独【出示板书:《独坐敬亭山》全诗】  
师:谁来读读诗题?(指名一人读)  
师(引导):你了解敬亭山吗?【相关资料: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山高数百丈,千沟万壑,风景幽静迷人,南齐诗人谢眺游访此山时,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游敬亭山》,使敬亭山名声大震。后来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访此山后,写下了传世之作《独坐敬亭山》,使此山从此名扬天下。此后数千年,文人墨客竞相游访敬亭山,留下了无数的墨宝和诗作,敬亭山由此被誉为“江南第一诗山”】  
师:你能读出敬亭山的幽静吗?(指明读)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齐读)  
师:看诗题,“独”字怎么理解呢?(生:一个人)  
师:独自一个坐在深山里,你能感受到什么?(生:安静),你能读出这份宁静吗?(生读)  
师:还能从“独”字中感受到别的滋味吗?(生:孤独),你很会品诗啊,从独字中体会到了诗人的孤独,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诗题。(生读,很有感情)  
师:他的情绪感染了我,你们体会到了吗?来,我们一起读出心中的感受。(齐读)  
b读诗文,纠字音,读通读顺。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文,读两遍。  
师:谁愿意来读读?  
(指名独。3-4人)师相机指导字音和节奏。  
师:来,全班一起到敬亭山里坐坐吧!(齐读)  
三、讲解第一,二句诗。  
师:走进敬亭山,诗人看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二行。全班齐读。(生: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师:这两句诗就是两幅画。谁能告诉我“众鸟高飞尽”这短短的五个字,在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生: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  
师:你的感受很明锐,语言也很优美。你能读出鸟儿们一飞冲天的感觉吗?试试(生读)  
师:把自己想象成众鸟中的一只,你认为这句诗中哪个字要重读?(高),没错,读出直冲云霄的气势。你来!(指名读)男生一起来!(男生读)  123
师:那“孤云独去闲”呢?谁来做云的代言人?(生描绘图景,并朗读)读出一片孤云的神采。  
师:“闲”是什么意思?(生:悠闲,自在的样子),你能把这朵云的闲情用声音表现出来吗?(生读),一片孤云悠然地飘去了,离开了敬亭山。  
师:柔情似水的女生们,来做一片云吧,一片远去的孤云。(女生齐读)  
师:全班一起来!(齐读)  
师:看看图片,感受一下。好,让我们拥入敬亭山的怀抱。全班一起来读!(齐读)  
四.深入体会“孤独”。  
师:老师有一个疑问;以风景如画而扬名的“江南第一诗山”敬亭山。南齐诗人谢眺《游敬亭山》诗有“兹山亘百里,合杳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的描绘,极力赞扬山的幽静,可是李白的眼中却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惨谈景象,为何同是写敬亭山,却有如此大的不同呢?(引入李白作诗的背景)【李白此诗作于天宝十二年间,此时距离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长期的漂泊使李白饱尝了人生的心酸,看透了世态炎凉,他已经不再有“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迈,心中充满了孤独和悲凉。在这样的心境下,诗人来到了敬亭山,写下了这首诗。】  
师:现在,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明白了为什么李白眼中的敬亭山是如此孤独了吗?(生答)  
师:对啊,人的心情不同,看到的景象也不相同。,孤独的诗人抬头看风景,看到了鸟的无情,云的无义,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山陪伴着他。此时,他或许会动情地想:世上大概只有你敬亭山还愿与我相伴吧!  
师:来,我们一起把诗完整地朗读一遍,感受下诗人的孤独~~(齐读)  
五、讲解第三、四句  
师:“厌”是什么意思?(生答:满足)  
师:“相看两不厌”就是——(指名说),人与山久久地相望。怎么也看不厌。  
师:谁能把这心心相印地感受读出来。(指名3-4读)  
师:难怪诗人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他找到一个同样孤独的知音,尽管这个知音,不会说话,可是我们分明从人与山的相望中感受到了他们的交流,他们的对话。  
(引导学生对话)  
李白,你深情得看着敬亭山,你想对敬亭山说些什么呢?(指名3-4说。引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你默默地看着李白,你有什么想对李白说的吗?(指明2-3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李太白”)  
师:老师请了一位名师,听他的朗读,让我们感受一下山与人的交流。(朗读课件)  
师:来,我们也来读读吧!(分组读)  
师:因为怀才不遇而孤独,诗人看到了鸟儿无情地抛弃他,云慢慢地离开他,李白的孤独是何等的深 !读出来!(齐读)  
师:能背吗?我们一起背一遍《独坐敬亭山》。(齐背)  
六、拓展阅读  
师:孤独的心情何止是这一首诗所能表达的呢?老师这里有李白写的一首《秋浦歌》。一起来看看。  
师:请一位同学读读。(指名读)  
师:(范读)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  
师:告诉我,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生:愁,痛苦。孤独),能读出来吗?(生读)  
师:与《独坐敬亭山》的孤独相比,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更深沉了。朝政一日不如一日,自己已经全然无能为力,于国家的命运,于个人的抱负,都已是束手无策,无可奈何矣。他是愁的自己不能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他是愁的自己已经再也无法实现自己当年功成身退的宿愿。(齐读)  123
师:今天我们看到了豪情诗人孤独落寞的一面,[相机板书:孤独落寞]对诗人李白有个一个崭新的认识。其实,人生有得意和失意,愁苦、孤独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人生注定要经历许多事情,也必定有喜怒哀乐。孤独的诗读来让人觉得凄美~~(再次齐读《独坐》一诗)  
师:课堂作业:收集李白在情感方面的诗作,写在摘抄本上。  
 附板书:  
   独坐敬亭山  乡愁满怀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寄情山水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有情有意  
 孤独落寞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939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