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6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9-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句意。


【教学准备】

  把古诗写在小黑板上,生收集与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导入

  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


二、学习课文

  1、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⑴ 独:独自一人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

   ⑵ 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

   ⑴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 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 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 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⑵ 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 指名读。

    ② 汇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鸟儿们。

      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孤云:孤独的白云(孤帆远影碧空尽)。

      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  

    ③ 师小结:

      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

    ④ 介绍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对看。

      厌: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

    ⑤ 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

      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⑥ 师小结:

      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为什么呢?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5、多诵读,悟诗情:

   ⑴ 过渡:

     学了这首诗歌,让我们进行下一个步骤:

     多诵读,悟诗情。

   ⑵ 复习朗读方式:

     表演读、轮读、叠诵、唱诵、小组读、配乐读……

   ⑶ 自己带着感情读。

   ⑷ 四人小组读古诗。123

   ⑸ 汇报:

     指名读、小组自选方式读。

   ⑹ 全班再齐读古诗。
 

第二课时 

望洞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


二 学习古诗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古诗,师正音,然后全班齐。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⑴ 解诗题,知作者:

    ① 望洞庭:望着洞庭山水。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⑵ 抓字眼,明诗意:

    ①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a、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b、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c、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② 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a、指名读。

     b、汇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湖面。

     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运用比喻,我们还学过什么古诗中也有比喻手法?)

     师强调“潭”字笔画。

    ③ 指名小结: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

      翠:苍翠。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④ 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

    ⑤ 指名复述: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⑥ 师小结: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你们说,作者此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轻松、自然)

    ⑦ 朗读想象诗歌画面:

      全班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

      你们想用自己手中的彩笔把它画出来吗?

    ⑧ 把优秀图画展示在黑板上⑼

   ⑶ 多诵读,悟诗情:

    ① 师:现在黑板上有好几张洞庭湖月夜图,让我们看着这些图,自己美美地读一读《望洞庭》好不好?(全班自读古诗)

    ② 师:说想当一会大诗人,上来吟诵这首古诗?(指名读)

    ③ 师:有很多同学还想上来读,但是时间不够了,你们在四人小组里读给其他组员听。

第三课时 

忆江南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大家欣赏。说说古诗的特点:有五言诗、七言诗。诗的字数很整齐。123


二、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

  1、自读“预习”。读后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


三、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忆江南》理解词意

  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江南好旧曾谙红胜火忆江南

    好:美好。

    旧曾:以前、过去。

    谙:熟悉。

    胜:胜过、强过。

    忆:想念、想起。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太阳光下,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


五、总结升华

  1、读《忆江南》:

    (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江南美景大自然)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929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