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教学设计一等奖】忆江南(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9-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了解次的结构,认识词牌名《忆江南》。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4、体会词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2、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体会词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三、教学预设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今天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多媒体:《江南好》词]
2、简介江南[通过地图理解“江南”(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 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欣赏江南春景图[师深情简介江南]{碧水老屋、烟花三月、杨柳岸绦绦垂首弄姿,小桥流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烟雨满城风絮的江南,烟柳碧华的江南风景,给白居易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3、板书:忆江南 读题,“忆”是什么意思?
(二)整体感知,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要求:准、通顺;边读边看注解,想想这首《忆江南》大概讲了什么?
2、诗词对比,巧识词牌名。这首《忆江南》和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a四行——五行;b四句一样长——有长有短]
它是一首词,“忆江南”是它的词牌名。
3、读。生1指名读,正音[学习“谙”这个生字。读准,看清,在书上练写1遍。];生2读,齐读。
4、白居易忆江南忆的是江南的什么?江南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呢?[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忆江南之美景
[1]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a谁来读读这两句?
b谁来说说这两句词的意思?
c光理解还不够,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
d你都想到了哪些词来形容这美景?
e谁能用读表达出来。(朗读指导:)
a读好江水句——江水是怎样的?有风时,………;无风时………。
b“绿——如——蓝。”
c这两句词描绘的就是这样的画面(“日出江花红………蓝。”和画面)。如果你站在江边,你会这样吟诵:(男)“日出江花红胜火,(女)春来江水绿如蓝”。于是,红的更红,绿的更绿了。词人站在江边情不自禁得吟诵起来:(女)“日出江花红胜火,(男)春来江水绿如蓝”。
f这两句词对仗非常工整:日出——春来,江花——江水,红胜火——绿如蓝。这两句词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境优美,于是成了传诵千古的名句,让我们再来吟诵:(齐)。
[2]江南这些风景词人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啊![风景旧曾谙]
a词里哪个字是熟悉的意思?“曾”呢?
b理解“旧”意思[依旧],简单渗透背景[白曾在杭州和苏州担任刺史],理解“风景旧曾谙”。
c这江花、这江水,还有江南的杨柳依依和小桥流水,这许许多多的景物,词人用语言又怎能描绘的尽呢?所有的赞叹都浓缩为三个字:江南好。师引读全词。
d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从这个反问句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理解读。
2、忆江南之故人
[1]词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出示白居易资料,创设情境。)12
[2]词人忆的还有江南的什么?[3]千言万语道不尽词人对江南的留恋和怀念,只浓缩为最朴素的三个字——江南好!(指导个性朗读)
[4]一首《忆江南》,寥寥27个字,却一唱三叹,字字浸满了词人对江南景、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走进词人的内心深处,深情的诵读全词。(配乐)
[5]闭上眼睛,让我们沉浸在这美好的回忆里。(背诵)
3、忆江南之往事
[1]白居易在江南为官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但值得回忆的事情却太多太多,我们刚才学习的只是《忆江南》其一,还有其二,其三!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2]迁移学法:用刚才学习第一首词的方法来自学。
[3]指读。
[4]从这首词中你看出了词人还忆江南的什么?
[5]何日又去月中寻桂?何日重到钱塘看潮?——(引读)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生接读)
[6]那抹不掉、忘不了的江南情啊!诵读其一、其二。(配乐)
(四)欣赏歌曲,拓展延情。
1、词有曲调,可以用来吟唱。想听吗?
2、播放《忆江南》曲吟唱。
(五)作业
1、自学《忆江南》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读读背背这些描写江南的诗句。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宋】 作者:【王安石】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唐】 作者:【杜甫】
c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南湖春早》 【唐】 作者:【白居易】
d江南
【汉】 【乐府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e菩萨蛮
【唐】 作者:【韦庄】 体裁:【词】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
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928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