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教案_望洞庭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9-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达到熟读成诵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在吟诵中进一步升华主题,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感情诗境  让学生在吟诵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到哪些地方旅游过:老师去过的地方比你们加起来的还要多,信吗?
    我去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鹳雀楼”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天门山”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敕勒川”
    我游历过这么多地方大家很羡慕吧,这都是在哪游历呀!
    你知识这叫什么吗?板书:“神游”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洞庭湖“神游”一番。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资料,谁来介绍一下洞庭
    先请同学们来看一段短片:(师介绍洞庭湖)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湖南和湖北的分界线。面积274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还有许多座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君山。八百里洞庭,湖中有山,湖外有湖,秋天的洞庭更是碧波万顷,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望洞庭》齐读课题
   1. 解诗题
这里的望是“看”,怎么看(远远地看),看哪里?(看洞庭)再读课题
   1. 知诗人
理解了诗题,我们再来看本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
说说你对诗人的了解:
刘禹锡  字梦得  洛阳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被白居易称为“诗豪”
学会积累有价值的知识,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它积累在书上。
   1. 明诗意  悟诗情
⑴自由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⑵同桌读,一人读,一人认真倾听,校正字音,把诗读正确,遇到困难互相帮助
有了同学的帮助,现在能把这首诗读得一字不错吗?
⑶指生读诗  师生评议
在这首诗中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出示:磨  螺  潭  并理解潭和螺的意思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诗
⑷我们初步接触这首诗,就有这么多的收获,再来读诗,就会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请同学们默读诗:想想诗人远远地看到了什么?在文中找出来、画出来。(湖光  秋月   湖面)
诗人怎样描写这湖光秋月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在学习这首诗之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的?
先读诗句,然后借助书上的注释或是工具书,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再到小组里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读懂。遇到大家都不懂的用小“?”标记下来。12
就请同学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古诗
出示自学提示:
读一读:读诗句
看一看,看注释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借书中画面
问一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用?标记下来
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
(看屏幕)同学们请看,清澈的洞庭湖水和秋月就这样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平静的湖面就像一面没打磨过的镜子,多宁静。
你们忍心去打破湖上的宁静与和谐之美吗?请同学们自己练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非常不愿打破洞庭湖上的宁静。
师:这样的湖水和秋月互相辉映着,真和谐
太阳落山了,湖水也不反光,这时候的洞庭让人分不清哪是月,哪是水。这样的情景只有洞庭才有,我们再读一读!
由无风的湖面想像成“镜未磨”这种修辞手法是,(比喻)对,多贴切。
师:诗人写诗需要想像,我们学诗也要学会想像,如果在你脑海中产生相映的画面,就更能感受洞庭之美了。
师:轻轻闭上眼睛,洞庭湖水、秋夜湖水与明月交融在一起,就如同一面未经打磨过的镜子。
师:请同学们也大胆的想象一下,你眼中的洞庭还像什么?
师:想像可真丰富了,不久的将来,你来一定会成为一名诗人。
师:诗人在这无风的秋夜看到了秋月和湖面还看到。
诗人写道:“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盘青螺”这两句诗怎么理解?请同学按着学习一、二句古诗的方法来学习诗的三、四句。
说说你对三、四句诗的理解
①秋夜下的洞庭湖比作“白银”的盘子。
②苍翠的君山比作绿色的“青螺”。
师:用你们的朗读告诉在场的老师这里的山美。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水也美
读: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没到洞庭,就从朗读声中就已赞赏到洞庭的美景,我要和同学们一起吟诵——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没有老师的帮助,同学们已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
师:诗学到这里,我还是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去赏一洞庭的美景,谁当小导游,带我们再到洞庭。
师:哪位小导游愿带我们一起去游历洞庭
配上音乐再读读,就更能感受洞庭的美了
(生配乐读、全班齐读)
感受了洞庭柔和之美,我们就把它深深印记在自己的脑海里。试着背背。
第一次去洞庭就让我们流连忘返,诗人为什么能把诗写得这么美呢?(原于作者细致地观察和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
   1. 拓积累
像这样描写山水的诗还有很多,你能试着背诵其中的几首或是几句吗?
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
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总结:诗人在秋天无风的夜晚远望到是平静的洞庭,联想到了未磨的镜子、白银的盘子;看到了苍翠的君山,想到了青绿的田螺。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大胆的想象让我们感受着君山之美,洞庭之美。让我们再次随同诗人一起去《望洞庭》齐读古诗。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928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