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9-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们知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几岁的时候立下的誓言吗?(12岁)12岁,小小的年纪,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这样的誓言呢?(学生交流)如果用课本上的一个词来说,因为他体会到了——中华不振!(板书:中华不振)
二、研读“中华不振”
1、师:请你们再一次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能从哪些地方读出“中华不振”的,用笔划一划,并写下你的感受。
2、指名汇报“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看出中华不振?”。
⑴ 从伯父的话语中看出“中华不振”:
(出示:“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为什么?中华不振啊!)
① 指名读句子。
② 从哪些词语能看出中华不振?(抓住糟了、没处说理。)
③ 假如我们中国人不小心得罪了外国人,有可能会被外国人怎么欺负?
④ 你觉得伯父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担心、无奈、愤怒、沉重)
⑤ 带着这种体会我们再来读。(分角色)
⑵ 从周恩来一连串问题中看出“中华不振”:
(出示:“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① 指名朗读。
② 你们了解“租界地”是什么样的吗?我们一起去租界地去看看。出示图片介绍
③ 看到这些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样子耀武扬威,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④   带着你的感受我们来读读这几句话。 
⑶ 从洋人趾高气扬、得意扬扬的神情中,从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里却看不见一个中国老百姓的影子中看出“中华不振”:
(出示句子: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① 指名读读句子,从哪些词能看出中华不振?这是谁的土地?中国人民当时的生活怎么样?(请看大屏幕。)
②出示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生活地对比图。
③看了这些图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④ 那我们再来朗读一下这段话。
⑷ 从妇女的哭诉声里看出“中华不振”:
出示句子:
“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①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通过哭诉着、得意扬扬的对比描写体会中华不振。体会得意洋洋。这位洋人在什么情况下得意洋洋?
句式练习:这位轧死了中国人的洋人不但不(  )反而(  )。
洋人为什么敢得意洋洋?(中国当时落后)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从当时妇女的穿着“衣衫褴褛”体会中国当时的落后、人民生活的困难,体会中华不振。
周恩来看到后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朗读体会。
板书:哭诉 得意洋洋
②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通过“不但不…反而…”这组词语体会中国巡警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对中国人的生命漠不关心,感受中华不振。
你认为巡警局本该怎样做?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换词体会:“训斥”能改成“批评”吗?123
想像:巡警局是怎样训斥的?注意语气和神态。那这些巡警又是怎样对待这位洋人的呢?
听了这几位巡警的训斥,你现在最想说什么?能把这种心情融入到朗读之中吗?朗读体会。
小结:本该为民服务的中国巡警却成了洋人的走狗,真是中华不振啊!
③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从“只能”、“谁又敢怎么样呢?”看出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都没有能力去反抗,也不敢反抗,体会国人的无奈和懦弱,以便感受中华不振。
这些围观的中国人本应该怎样做?为什么不这样做?
你感受到,他们紧握着的仅仅是拳头吗?不,还紧握着无奈,(读一读)紧握着痛苦,(读一读)紧握着屈辱(读一读)……再读一读。
如果这里把句子变换一下,(出示:没有人敢怎么样),可以吗?
④导读:
这位妇女被轧死的亲人可能是他活泼可爱的孩子,她心如刀绞,可这位洋人竟然还──生读。(得意洋洋。)
可能是他相依为命的丈夫,她悲痛欲绝,可这些中国巡警不但不安慰,还要她对她进行──生读。(训斥。)、
可能是他白发苍苍的母亲,她心都碎了,可这些围观的中国人却只能──生读。(敢怒不敢言。)
带着你此时的感受,把这段话再来读一读。(出示: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5) 师:看到这一切,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读到这里,你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了吗?
“中华不振”就是:繁华的地方却不属于自己;围观的中国人敢怒却不敢言的愤慨……
“中华不振”就是:中国贫穷落后,政府软弱无能,官僚卖国求荣,
“中华不振”就是:科技落后,任人宰割;百姓命如草芥,
“中华不振”就是:中国巡警的狐假虎威,麻木不仁,奴颜媚骨,中国的巡警却不为自己人撑腰而当洋人走狗的可悲;
“中华不振”就是:外国人可以在我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租界里轧死中国人却得意洋洋的外国人的可恶嘴脸
“中华不振”就是:衣衫褴褛的妇女在自己的土地上有冤无处诉的凄惨;
……
三、研读“立志读书”
师:当时,正是因为我们中华不振,帝国主义列强才敢在我国16个市区强行占有“租界”,(出示幻灯片)这些地方是: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天津、镇江、汉口、九江、烟台、芜湖、重庆、杭州、苏州、沙市、长沙、鼓浪屿。在租界里洋人胡作非为,而我们中国人遭受百般欺凌、压迫,因为中华不振而引起的一幕一幕每天都在租界上演着。
(出示幻灯片:在上海外滩公园的门口竟然挂出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准入内!”
租界里的洋巡捕拿中国人当活靶子,练习射击)
师:看着这一幕一幕,作为中国人,你的心能平静吗?而亲身经历这样一幕的周恩来更是心潮澎湃。从租界回来后周恩来一个人常常在沉思,他到底在沉思什么呢?请你联系修身课上的回答写一写。
2、反馈:
从租界回来后,周恩来想了很多很多,他想……他想……他想……(学生回答)(预设)周恩来在沉思:
① 怎么样才能把帝国主义侵略者赶出去,把被帝国主义侵略者占领去的领土要回来?我要好好读书,一定会找到好办法的;123
② 中国有这么大的领土,有这么多的人,如果大家都团结起来,觉醒过来,中国人要帮中国人,那么,洋人就不会这样得意妄为了;
③ 洋人之所以要欺负我们,就是因为我们国家落后,要想办法使我们的科技发达起来,让中国富强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国人瞧得起我们;
④ 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3、周恩来是这样想的,因而在一次修身课上,他这样清晰而坚定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这样铿锵有力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从此,周恩来更加发愤读书。并时刻不忘读书救国。1917年,周恩来中学毕业,在同学和师友的帮助下,筹到一笔经费去日本留学。他临行前写下了这样的留言与诗篇。(出示: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大江歌吧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筹蹈海亦英雄。)你读的懂吗?(意思讲解: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东渡日本求学,将深入研究各种科学来挽救国家的危亡。我刻苦钻研为的是学成之后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周恩来救国救民的壮志雄心!)
5、周恩来,在少年时代,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青年时代,他为中华之崛起而工作;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请看:(课件出示周恩来各个阶段的图片及简介)
正因如此,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他离去时十里长街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他逝世时,联合国为之降半旗。
四、拓展学习,学会立志
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九个字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啊!这一句誓言不仅激励着周恩来,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而读书”的话题。我把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我相信,它对大家思考自己为什么而读书一定有所帮助。(课件出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现在,你能说说自己为什么而读书了吗?
那就让我们以伟大的周总理为榜样,沿着伟人的足迹走下去,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吧!
  【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沉思
中华不振 振兴中华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910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