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一等奖]《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9-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4.体会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用60分钟,两课时连上)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导质疑
1.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
(科技发展迅速,科技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
2.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科技发展,反映生活变化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质疑,梳理提出的问题。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什么是呼风唤雨?(2)世纪是什么意思?这里的世纪指的是哪个世纪?(3)谁呼风唤雨的?靠什么呼风唤雨?(4)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5)20世纪是什么样的?(6)20世纪以前的上百万年的时间里,人类社会又是什么样的?
【应对策略】
对于学生提出的易解决的问题(如1.2.3.),结合学生预习,当时解决。
学生提出的后三个问题,在黑板上标出,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在学文的过程中加以引导。
最后一个问题学生可能关注不到,教师可以用学习伙伴的身份(口吻)提出,大家共同解决。
(二)熟读课文,扫清障碍
过渡:问题提出来了,该怎么办?→靠我们自己读书解决。
1.朗读全文。
读书是理解的基础。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注意字字入目,读正确,读流利,遇到难度的地方和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学生读文,教师巡视。
2.认读生字词。
(屏幕出示,生字套红)
改 观   程 度   依 赖  幻 想   联 系   潜 入  原子核
哲学家  因特网  程控电话  农耕社会 腾云驾雾  归根到底 
(1)指名认读,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2)引导学生关注“潜入”的“潜”的读音,(qián)。
(3)引导学生书写“幻”字。
【应对策略】
用评价学生读词的方法正音。
用当小老师的方法指导书写“幻”。(注意观察,本课的生字中有一个字非常简单,却最容易写错,这是——?谁来给大家提个醒。)
指导书写,强调书写姿势和字体的美观。学生交换评价书写情况。
3.检查读书。逐段指名朗读,用学生评价读书的方法,使学生达到正确、流利读书。
(三)解决疑问,顺学而导
1.带上问题,默读全文。
过渡:同学们通过读书,基本上扫清了阅读障碍。请同学们聚焦黑板上的问题,带上问题默读全文,自己去文中寻找答案。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仔细品味,写上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解决:“20世纪是什么样的?20世纪以前的上百万年的时间里,人类社会又是什么样的”这两个问题。)123
2.学生自学。
3.依据问题,讨论交流。
问题一:20世纪前的上百万年人类社会是什么样的?
(1)学生交流自己所画句子及理解。
【应对策略】
师紧扣“农耕社会”引导学生,“提到农耕社会,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说具体,感受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水平的落后。(如:如何耕地?如何出行?如何传信?庄稼旱了怎么办?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有话可说)
(2)引读“那时没有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引导学生读出情来。并引导学生发现“改用省略号”的道理。——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
(3)填空练习。
过渡:同学们请你展开想象,除了书中说的这“四个没有”外,当时还可能没有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试着说一说。
屏幕出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4)小结:虽然人类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的艰苦生活,但是人们的幻想以及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他们幻想“千里眼”是希望   ,
他们幻想“顺风耳”是希望   ,他们幻想“腾云驾雾的神仙”是希望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古人还会幻想些什么,来寄托他们的美好愿望呢?
(5)学生交流。
问题二:20世纪的这一百年又是什么样的?
过渡:是呀,在过去的上百万年中,这一切的一切只能是幻想,然而,在二十世纪,仅仅一百年,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好,下面我们来交流第二个问题:20世纪的这一百年又是什么样的?
(1)学生读句子,交流理解,师依据学生回答评价,指导。
(2)出示第四节第一句话,引导学生发现分号前的部分是人类的“发现”,分号后的部分是人类的“发明”。
(3)区分“发现”和“发明”。
(4)交流:还知道哪些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
过渡:通过文中的例子和同学们举的例子,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的巨大科技成就。文中有一句话也来形容20世纪的巨大成就。
(5)出示诗句,学生谈理解。
【应对策略】
①师引导学生读诗,除了感受到“发明发现”多之外,还感受到了什么?(屏幕出示雪景图,帮助学生理解诗意,进而理解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广,出现的迅猛)
②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感情。
③点明诗的出处,了解引用的好处。(作者通过引用古人诗句来说明二十世纪的巨大科技成就,以后大家也可以在写作中加以运用。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上网找到这首诗,读读背背。)123
过渡:正是因为这些发明和发现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其改变程度甚至超过了人类过去上百万年的总和。
(6)引读“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7)联系生活实际交流,人类的哪些发明或发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应对策略】
若学生交流不出,引导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交通等方面进行交流。
(8)引读“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4.回归整体,解决疑问。
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总结写法,拓展延伸。
1.体会作比较的妙处。
【应对策略】
老师引导:学到此老师有个疑问,既然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直接写二十世纪的巨大科技成就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还要写过去上百万年人们的生活状况呢?——作比较,衬托20世纪巨大的科技成就。二十世纪不愧为“呼风唤雨的世纪”,回读课题。
2.评价过去的这一百年。
引导:如果让你评价一下过去的这一百年,你会如何评价呢?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屏幕出示:
这是                                 的一百年!
3.难怪罗素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引读)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
4.总结:的确,是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是科技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在科技创造一个又一辉煌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忘记有些“发明”(如导弹、原子弹)也在破坏着人类的和平、安宁和幸福。尤其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更是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所以,希望同学们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努力掌握科技知识和本领,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东西,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幸福。
5.拓展阅读。
介绍路甬祥(照片),推荐《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屏幕出示:
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主编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介绍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百万年:没有……
科技                作比较
百  年:发明  发现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909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