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9-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二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整体感知了课文,现在,我们再次走进这个真实的故事。请大家回忆一下,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1:台湾青年为杭州的小钱捐骨髓。
生2:杭州的小钱得了白血病,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捐献骨髓。
师:说得很完整,看来你上节课听讲很认真。
师板书:杭州  台湾
二、通读全文,自读自悟
师:孩子们,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那个令人难忘的日子——1999年9月22日。这一天,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可他,杭州青年小钱,却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台湾青年的骨髓是挽救小钱生命的唯一途径。那抽取骨髓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快速读一下课文,看看文章的哪几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抽取骨髓的过程?
学生读书。
师:谁来说一说,文章的哪几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抽取骨髓的过程?
生:3——5自然段。
师:你找得真准!孩子们,对于感人至深的文字,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尤其是那些令我们心中一动的文字,我们最好画下来。现在就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读这三个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用心体会,等会我们一起交流。
(生读课文3——5自然段)(教师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
师:好,同学们读得差不多了。刚才大家读书时专注的神情,让老师很感动。谁愿意第一个来交流?
生1: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你能说说让你感动的理由吗?
生1:因为青年在不知道家人安危的情况下,心里却只想着小钱在等待着他的骨髓救命!
师:是啊!多么让人感动啊!谁继续读?
生2: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能说说这句话哪儿触动了你的心吗?
生2:此时,余震还在发生,但他们为了挽救小钱的生命却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我很感动。
师:说得多好哇!
点评:开讲,犹如文章的“凤头”,小巧玲珑,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再者,设置的两次自由读文,有目标,有梯度,让学生和文本的接触显得充实而有效。                          
二、精读语段,悟情悟法
师:刚才同学们谈得都不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这三个自然段,做老师发给你的练习题,能做得更好吗?
生:能!
(学生做练习)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练习题:
请认真阅读文章的第三——五自然段,完成练习题。
1、 联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思考:
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仍”的意思是          , 此刻,李博士在                          ;此刻,那位台湾青年正                         。从他们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                    。1234
2、 联系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思考:
⑴、此时此刻,发生了什么意外?(把有关的句子用——画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此时此刻,怎样做才是安全的?(把有关的句子用……画出来。)                                
⑵、此时此刻,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沉着”可以换成        ,从“沉着”、“静静地”我们可以体会出                    。
⑶、“一次又一次”、“终于”说明了                    。
想一想,从台湾青年的身躯里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               
还有什么呢?                      
点评:练习设计出彩。抓住文章的中心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重点。教师紧紧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此刻”和“此时此刻”,使学生从文本出发,深刻体会句子的含义,以及作品所表达的含义。语文教学就应该这样扎扎实实,从关键词语出发,使教学落到实处。新教材的教学,如何把课堂交给学生呢?关键是授予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分析教材,学会把握重点。
三、全班交流,深化提高
师:同学们都做完了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播放地震录像),看,这就是发生在台湾的里氏7.3级的大地震。(画面定格地震惨状图片)看到录像,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1:地震太可怕了!
生2:好恐怖呀!
点评:恰到好处地通过录像资料“台湾地震”,帮助学生了解台湾青年是忍受着如何大的痛楚和冒着随时的生命危险,入情入境地帮助学生体会到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出示练习第一题)
师:是啊,多么可怕的大地震。大地震过后,余震不断。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仍”是什么意思?
生:仍是还、继续的意思。
师:回答非常准确!但此刻,李博士在干什么呢?
生: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
师:那台湾青年此刻在干什么呢?
生:那位台湾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待李博士来抽取骨髓。
师:从他们的表现中你可以体会出什么呢?
生1:他们在冒着生命危险抽骨髓。
生2:他们不怕危险。
师:是啊,为了挽救小钱的生命,他们不怕危险。
课件出示第二题1234
师:那此时此刻,发生了什么意外呢?
生: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师:突如其来是什么意思呢?
生:事情发生得很突然。
生:余震突然就来了!
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又一次余震来了。大地开始颤抖,房屋开始摇晃,窗户上的玻璃“啪”地掉下来了。那此时此刻,怎样做才比较安全呢?
生:跑到空旷的地方。
师:但此时此刻,李博士和台湾青年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沉着在这儿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呢?谁来说?
生:可以换成镇定!
师:孩子们,从“沉着地”、“静静地”我们可以体会出什么呢?
生1:他们不怕危险。
生2:为了就小钱,他们不惜付出生命。
……
师:是啊,此时此刻,李博士和台湾青年心里想得更多的是挽救小钱的生命。救助小钱生命的力量已经使他们顾不上考虑自己生命的安危。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大的决心!孩子们,这就是海峡两岸心连心,不是亲人胜亲人啊!
出示: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读句子)(教师提示重读“沉着地”、“静静地”)
师:从“一次又一次”、“终于”可以读出什么?
生:抽取骨髓很不容易!
师:说得真好!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努力,针头一次又一次地脱落,他们也就一次又一次地面临危险。他们是豁出性命去挽救小钱。孩子,们,此时此刻,从台湾青年的身躯里流出的还仅仅是骨髓吗?
生:不是!
师:那还有什么呢?
生1:还有爱心!
生2:亲情!
生3:希望!
生4:祝福!
师:是啊,多么崇高的品质!在病魔面前,爱心战胜了一切;时间面前,责任心战胜了一切。于是——
课件出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学生接读)
师:骨髓抽出来容易吗?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不容易读出来!
(生读这句话。)
师:骨髓抽出来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带进你的高兴再读这句话。
(生再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这就是深深的爱,这就是浓浓的情,这就是无私的奉献!请孩子们再轻声读一读课文的3——5自然段。
师:抽完了骨髓,李博士又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开始了奔波。他从花莲到台北,从台北赴香港,再从香港转机到杭州,连续工作了近二十个小时。但纵然有重重困难,也无法阻隔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此刻,老师从你的脸上看到了“感动”二字。那么,就让我们把我们的全部感动融入到第六自然段的字里行间吧!
学生齐读第六段。
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这让我们提着的那颗心平静了下来。我们为文章美好的结局而感动。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用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倾吐我们的心声吧!
(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师:文章学到这,让我们再一次回头细细品味文章的题目——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你的心中,这还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从你的眼神中,我看出你有更深的体会。1234
课件出示:这是一座用          架设的生命桥。
生1:这是一座用爱心架设的生命桥。
生2:这是一座用亲情架设的生命桥。
师板书:爱心、血脉亲情
师:这是一座爱心桥,是一座亲情桥,更是一座神圣的桥。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一遍课题。(学生读课题。)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读课题!(学生读课题。)让我们再用无私的爱读课题。(学生读课题。)
(配乐《感恩的心》),课件出示:一年以后的一天早晨,阳光依旧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已经开花,晨风中飘来甜丝丝的香气。小钱和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会说些什么?(教师深情诵读)
生1:谢谢你救了我的生命,让我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生2:谢谢你把我从生死线上救了回来。
生3:我实在是太感谢你了,你是我的再生父母,以前我是一朵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现在,你让我绽放了。
师:孩子们,感谢的话是说不尽的,最好的感谢就是好好活下去!
五、抄写生字,拓展延伸
1、知道写袭、暂,学生抄写两遍。
2、师:这岂止是一个故事,这简直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一首爱的诗篇。把我们的感受融进去读。(出示诗的形式,并播放音乐)
小钱得救了,
这朵生命之花又重新绽放了。
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
但是在人们看来,这并不重要,
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那血脉亲情
如同生命的火种,
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传下去……
点评:老师饱含激情,倾情的投入,充分发挥了教师语言讲解的作用。慷慨的陈词,入情的倾诉,昂扬的抒发,孕育了一个激情燃烧的课堂,学生渐入其境,深入其境,师生情感共鸣,心灵共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881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