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8-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通过分析重点段落和词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介绍长城的纪录片,激发兴趣,整体感知

  1、播放课件学生欣赏:

    欣赏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2、老师激情导入课文题目: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这节课我们继续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以及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二、图文对照、远看长城、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1、出示图片明确作者的观察点:

    想一想作者是从哪观察的?

  2、请同学们一边看图,一边默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又理解了哪个词语。

  3、全班交流。

    板书:

  气势雄伟 

  4、下面谁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气势读出来。

  5、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三、图文对照、近看长城、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

  1、过渡:

    长城之长在世界建筑上也是罕见的。长城的气势雄伟令人赞叹。那么长城还有什么特点令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呢?从哪里能体会到长城的特点?同学们一边看图,一边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把相关的词句画出来。

  2、全班交流。

    相机板书:

  高大坚固 

  3、结合图片让学生认识射口、垛子、城台及作用。

  4、明确观察点,总结观察方法:

    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进行观察的。

  5、下面我们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扮演小导游同桌互相介绍近处的长城。


四、抓重点句体会情感

  1、过渡:

    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都会为它的存在而惊叹。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都会为它的不朽而沉思。作者也被长城的雄伟气势所震撼。当作者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产生联想。下面自由读第 3自然段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的读一读。可以把自己的体会标出来。

  2、全班交流体会,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3、出示重点句子

  站在长城上,踏着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中国有这样的长城、有这样的劳动人民而感到自豪。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并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4、出示重点句子: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引导学生从“多少”“才”“智慧”“血汗”能体会到什么?

    整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让我们饱含对劳动人民的敬意齐读这句话。12

  5、师生合作读。


五、整体把握全文、升华认识

  1、过渡:

    这样气魄雄伟、高大坚固的建筑却是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成的。我们怎能不为之自豪和骄傲呢?齐读最后一段。

  2、质疑。

  3、小组讨论:

    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联系整篇文章和收集的有关资料来谈。

  4、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六、学习写作方法

  你觉得这篇文章写的怎么样?作者运用了什么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根据看到的产生联想。)


七、齐读名人的话,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远看  气势雄伟  条石

    长城  近看  高大坚固  方砖  伟大的奇迹

        联想  血汗智慧  城台 


教学反思

  1、根据不同的段落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第1、3自然段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能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使课堂充满活力。第2自然段设计了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向游客介绍近处的长城。学生既积累了语言,又学到了表达事物的方法由整体到部分。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

  2、本课对长城的描写比较具体,其中包含了很深的感情:

    教学时,能够充分地运用语言****、文本****、学生的朗读****、相关资料****等多种策略。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融入到文本的感悟和有感情的朗读之中。

  3、本文是看图学文:

    教学中把看图和学文结合起来。通过图文结合使学生对长城的长和雄伟壮观、高大坚固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借助看图学生很轻松了解长城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在教学中渗透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教学中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科之间的渗透。
 

【评析】

  教学目标体现了认知、智能和情感的多元统一,挖掘了《长城》课文的科学和人文内涵。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的七个环节严谨细密,条理清晰,易于操作,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理念。教学过程渗透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特别是图文对照,直观形象的地感受到了长城的,雄伟气势及高大壮观,落实了由远到近,由面到点的观察能力训练,对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是个典型的示范。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868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