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还是二首】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授课教师:王惠琴时间: 2008 年 11 月 13 日 星期 四 课题: 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 第 二 课时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两个生字,会写两个生字(舍和君)。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4.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了解时局。三、教学难点:想像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五、教学准备:生搜集资料 师制作课件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二.解诗题,知诗人 三.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 四.自主学习,理解诗意 五.体会意境,朗读背诵 六.拓展赏析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名背诵。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朋友相送的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课题。3.在学习诗文之前让我们一起观看画面(示动画课)。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生自由发言。 1.1)齐读诗题。谁能说说这诗题的意思呢?教师相机补充。 2)再读,感情读。送——元二——使——安西2.关于王维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王维。播放介绍王维的视频。师:知道了诗题与作者,接着让我们一起感悟这首的内容。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同桌互读。2.播放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范读动画,让学生注意自己的发音和字形。3.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识字动画,指导学生学习生字。4.再读古诗,生评议(抓住学生的优点对字音,节奏,感情等方面作评价),再指名读。 1.请同学们借助课后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老师也和你们一起学习。2.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再集体交流。3.指名说说自己的收获,比比谁知道的最多。教师相机板书。(1)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 浥:湿润(注意字型)
轻尘: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
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 师:这一句你认为怎样读?指几名读。 渭城\朝雨\浥\轻尘, (2)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旅店。 舍:she四声,宿舍、校舍。多单字,还读三声 ,舍不得、舍己救人。 新:焕然一新。
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
读读这句。 师小节: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 客舍\青青\柳色\新。 和前一句连起来读读。 (3)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请。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君”读音,写时注意什么?
更尽:再饮完。 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
读出来,好吗? 劝君\更尽\一杯\酒, (4)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向西行走。 故人:老朋友。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喝下这杯酒了吗?可我分明感觉到这酒里还有点别的滋味。你品出来了吗?
这一杯酒够不够?那就——
师生:再来一杯。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喝完这一杯,元二该启程了,让我们举起酒杯,再送他一程吧。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好吗?西出\阳关\无\故人。 4.我们理解了这首诗,前两句告诉我们送别时的环境,后两句写诗人送别时的情景。作者先写景,再写情,是借景抒情。板书:景 情 1.想像自己与亲人朋友分别时的场面,加上你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随着音乐反复吟诵。播放〈阳关三叠〉的音乐。2.指名读,师生评议,再齐读。3.你从古诗中体会到?看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指名背诵。齐背。 1.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关于朋友相送的古诗,选自己喜欢的背一背。2.学生试着即兴创作诗。 复习旧知识 情景激趣 了解诗题的意思 了解诗人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合作 情景激趣 指导朗读 自主学习勾画 标记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在交流中体会意境 引导学生想像品味 在情景中再次体会意境 指导背诵七、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朝雨 浥轻尘 写景{ 客舍 柳色新 借景抒情{ }依依惜别之情 劝酒 更尽 叙事{ 话别 无故人 课后反思:本节课课前准备充分,课件设计合理,便于操作;教学中能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在集体交流中理解诗意,。提供情景让学生悟诗情,指导有感情朗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但在指导朗读上还不够扎实。总之在今后我会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8551.html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在实践中养...
-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 3、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4、会补充提纲,并按提纲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
-
《番茄太阳》读后感|《番茄太阳》说课稿详细阅读
本说课稿着力研究如何在说课稿中体现教材解读的深刻与独到、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教学方法的巧妙。我以番茄太阳这课为例,说明如何做到上面几点)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本文以“我”...
-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文成公主进藏教案详细阅读
课前,幻灯自动播放西藏风光;师生交流。(略)一、造情,质疑,揭题。师:西藏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那里的人们信奉佛教,所以在西藏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里都供奉着许多神的塑像。可是,在这里还供奉着这样两尊人的塑像:一位是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还有一位是唐朝的文成公主。板书“人”。...
-
部编版《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_《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2、通过分析语句,体会内在含义。 3、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
[《快乐的足球赛》诗歌短文]《快乐的足球赛》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快乐的足球赛》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四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九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裁判、暂停、捧腹大笑、摔跤、前锋”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举例说明这是一场“快乐”的足球赛,感受诗歌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联...
-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阅读答案|12、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昏昏、时时、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麻沸散这一中药麻醉剂,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有如此悠久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自豪的思想感情。4、想像华...
-
比金钱更重要的是知识|《比金钱更重要》教学设计之五详细阅读
教学要求 1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主人公诚实待人的美德。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理解:“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含义,体会主人公诚实、信任的美德。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
-
听课札记是什么意思|听课札记 《徐悲鸿励志学画》详细阅读
font size=6>听课札记 《徐悲鸿励志学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6 by 小蒋老师 发表 教例:《徐悲鸿励志学画》 师:徐悲鸿了励志学画,那他立下了什么志向呢? 生: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
【《九色鹿》缩写】听《九色鹿》详细阅读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3 听《九色鹿》 □听涛看雪 发表 《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写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