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试讲教案】《去年的树》说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8-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对教材的整体把握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用书第7册童话单元的课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冬天即将来临,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郑重承诺明年还要回来唱歌给树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时,它的朋友树却不见了。鸟儿在树根、大门和小姑娘的指引下,四处寻访,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找到的却是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童话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读过之后,我们会为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纯真友谊而感动,会赞赏鸟儿信守诺言的品质,会产生节约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根据我对四年级学生的现有思维水平的估计,文中所蕴涵的关于重视友情的人文内涵和诚信、奉献和环保这些精神,他们一般很难在学文的过程中得到体会和理解,何况是要达到这种多元化理解的阅读效果。“人文性的厚度”不够,几乎是目前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学中的缺憾,甚至是空白,所以我的设计中要把这块的引导当作一个重点难点去突破。但是相比较而言,在重视多元的人文精神理解的基础上,友情和诚信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而且要进行辨证的理解和统一: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友情才会更珍贵更长久。
基于以上对文本的解读,我作了以下设计:
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读课文。
2、换位思考,懂得朋友间诚信的可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读、悟课文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二、本课的设计理念
1、转变学习方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地探究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在这节课中,我安排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合作学习,这是实现有效学习重要方式。通过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究,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但有所得,而且有所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2、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我力图为学生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
3、力求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包括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或者说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节课中,我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朗读能力,还注重读书方法、学习方法的培养以及情感体验,力求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12
三、本课的教法与学法
这节课我主要是促进师生、自我、生本三种对话方式的生成。重点研读的对话是放在小鸟去南方前和大树在一起的生活状况,采用自由读和范读的方式,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小鸟和大树的友情。剩下的三组对话都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在练习的基础上指名读,让学生体会小鸟焦急的心情。把课文最后3个自然段作为学生重点感悟的段落,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能够入课文,与小鸟的情感一致。
在文中我采用自由读,师生对话读,找朋友读,默读、引读、表演读等多种方法,真正做到以读激情,让学生联系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友谊,表演课文中那只小鸟,来体验小鸟的心情,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四、本课的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1、自读感悟。2、演读课文,倾心对话。3、引导想象,补充对话。4、拓展延伸,多向对话。5、回归课题、升华理解的教学思路。
我重点说一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过程。
第二环节:演读课文,倾心对话
1、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体会小鸟和树深厚友情的句子,重点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通过结合生活中自己与好朋友的相处,抓住“天天”体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小鸟与大树的深厚感情。
2、自主学习三组对话。
出示小鸟问的三句话:
(1)“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自由练读,指名读,感受小鸟一次比一次焦急的心理。
3、角色体验,感知课文。
学生读着读着就被小鸟的真情感动,让学生找好朋友一起读读小鸟飞向南方之前与小鸟的对话, 通过让学生换位体验,把学生带入课文,文我一体,做换位体验,这是一种零距离的接触。
第三环节: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当学生这种焦急的心情还没有回落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进行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学习。引导学生抓住2个“看”字,想象小鸟想对大树说什么?小鸟深情地注视着油灯的火苗,然后为火苗唱起了去年的那支歌。在学生深入了解小鸟心理后,将友情、诚信这个主题渗透到课堂中。
第四环节:拓展练习,多向对话。
这时,让孩子们从文本中走出来再一次换位思考:想对谁说就对谁说。包括小鸟、大树、伐木人、小女孩,也可以是作者,引导说出多元、个性化的语言,如环保问题,奉献话题等。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五、说课小结: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主体,更重要的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伙伴,是组织者、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共同享受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奉献给他们,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做到尊重自主,让学生乐学;倡导体验,让学生爱学;落实读书,使学生真学;鼓励质疑,使学生会学,努力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与潜力。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836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