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设计_《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8-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设计意图:
《大纲》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而条理比较清楚对学生来说,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对爬山虎脚的观察细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体现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我设计教学的主要意图,一是启发人们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体会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并能够运用学到的观察方法指导自己的观察实践,提高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把事物写具体的能力;二是配合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植物的无穷魅力,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第七单元训练重点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除了要从读到学写,训练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断之外,还要复习巩固本学期学到的读和写的基本功,使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担负着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的任务,因此在本组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通过连续仔细的观察,发现了爬山虎怎样爬的秘密。文中不仅讲了爬山虎“脚”的颜色和样子,以及怎样“爬”等知识,还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这种藤本植物特有的生活习性。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学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说明白的。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第三部分,体会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3、继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出课题(直奔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师:这节课,陆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
板书课题:《25爬山虎的脚》
生齐读课题
(2)师:当你读完课题你最想问什么?
生: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的呢?
生:爬山虎是一种动物吗?
(对课题地质疑,既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又阐释了课题。)
(3)师:(实物投影爬山虎的图片)爬山虎其实是一种植物,又叫“常春藤”、“地锦”、“巴山虎”。多年生落叶藤本。它的茎如不攀援在别的物体上就无法向上生长。爬山虎的茎上有卷须,卷须生有许多分枝,每根分枝上的末端都有吸盘,能够附着在墙壁上或岩石上。爬山虎附着在墙壁上非常牢固,不用大力气,很难将它的茎扯下来。爬山虎的生长速度快,如在墙边栽一棵,它的茎很快蔓延到整个墙壁。它冬季落叶,春季重新萌发生长,秋天叶色变为黄色或红色。5月一6月开花,9月一10月结果,浆果蓝色。
(图文并茂地讲解,不仅让学生对爬山虎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我们的旁边就生长着这样美丽的爬山虎,你注意过吗?叶圣陶老爷爷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理清脉络
(1)师:放声读课文,完成2个小任务,1234
1、用自己的方法学会文中的生字
2、想一想课文从哪几个部分写爬山虎的?
(2)师:好的,老师检查同学们生字学习情况,谁来读读课后的生字
生读生字
师:你听出哪个音没读好?评议,正音
齐读生字
师:那么,你又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呢?
生:虎字,我用偏旁+字的方法记住它,虎字头+几
师:用这种方法记,本课生字还有哪几个?归纳一下
师:剩余的字可以用什么方法?
再齐读生字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识字能力,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那么我们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评、正音,在分析生字时,老师要求归纳还有哪些生字也是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交给他们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也是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受之以渔场”的做法。)
(3)理清脉络
师:老师还给你们一个小任务,想一想课文从哪几个部分写爬山虎的?
生:生长的位置
生:叶子
生:脚
师:那么,根据这三点你给课文分三段,怎么会?
生:1/2/3-5
师:真能干
师:那么,你认为课文的重点在哪部分?
生:3-5
(理清脉络,使学生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感知,同时巩固根据意思归并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师:看样子同学们挺会抓重点的。今天,我们就重点学习三四五段,现在请同学们默读三四五段,边读边想,请默读。
生默读。
师:有的同学一边读书一边写写画画,很好。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爬山虎的脚能抓住墙?
师:你读得很仔细,谁来接着提问。
生:“萎”可不可以换成“枯萎”?
师:你真会思考,一会儿我们一定好好研究这个问题。谁还有其他问题?
生: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
师:谁还有问题?
生:为什么他的脚一拉直就粘在墙上?
生:为什么脚萎了之后就连一点痕迹都没有?
生:是用牢牢的贴在墙上好还是紧紧的贴在墙上好。
(通过质疑,一则培养学生勤思考,二则凝聚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师: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动脑筋了,非常好,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大致归纳一下有这么几个问题:(1)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2)它是怎样爬的,是怎么变化的?那我们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学习方法:
(2)出示学习方法
过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
背诵或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内容
(我们都知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3)指导大家完成学习第3自然段
师: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划句子,用。。。。标出词
交流
师:读读你找出的重点词句
生: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
生:枝状、细丝
生:嫩红色
师完成板书:生长位置、形状、颜色
指导朗读
师: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容易发现吗?难怪“我”原来也不知道爬山虎是有脚的,那么,为什么今年我就知道了,而且知道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呢?
生:留心观察
师:留心观察到的脚是什么形状?
生:枝状,细丝
师:一根根细丝就像什么?
生:蜗牛的触角
师:你见过蜗牛的触角吗?
生:蜗牛很细,而且头上还有小圆点
(老师带领学生咬文嚼字,体会文字的美,并且也抓住了课文的重点词和学生理解的含糊点进行提问,有利于对文章的把握。)1234
师:这么恰如其分的比喻,不知道又是因为什么而来的呢?
生:留心观察
师:那么,留心观察到它的颜色是怎么样的?
生:嫩红色
师:通过留心观察,作者都发现什么秘密?
生归纳
(渗透留心观察习惯的培养)
师:观察到这些现象你觉得欣喜吗?
生:很欣喜
师:那么,我们带着欣喜之情读一读第3自然段
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感受观察大自然得到的无穷乐趣和情趣,从而产生热爱之情。)
师:最后,请你把最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并记在脑子里
生抄写并背诵
(培养积累词汇的习惯。)
师:通过学习,我们不仅知道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形状、颜色,而且还感受到留心观察的乐趣,那么,下面让同学们用上面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4、5自然段,看看你能有什么收获
(4)生小组讨论学习4、5自然段
交流
师:只要能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生读重点句子
师:爬山虎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谁能找出表示动作的词?
生:触--→巴--→拉--→贴
师:原来是这样,读课文这句话
指导朗读
师:爬山虎的脚与墙又是什么关系呢,引读
师:3-5自然段主要写了
生: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师:为了把这个内容写好,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的?
生: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形状、颜色
生: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生:爬山虎的脚跟墙的关系
师:从这三方面把脚的写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把学习的自主权一步步的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在交流中丰富认知,并体验合作伙伴的角色,促进学生正确的价格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5)配乐读第3-5自然段,再次去感受
(配乐读,学生获得了美的体验,陶醉在语言、情境中,可以激发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
(6)课后,也请你把这两自然段中喜欢的句子也抄到本子中,记在脑子里
(四)、小结
师:真不错,刚才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的脚,其实叶子写得也很美,下节课我们就学习它的叶子。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另外请同学们在课下观察一种你喜欢的植物,运用你学到的方法把他写下来。
五、教后反思:
教学之后,我对自己这节课进行认真地批评反思,找出以下几点: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如果用单一的抓重点句、重点词谈体会,再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式教学,容易引起学生语言感知上的疲劳,学生便会缺乏兴趣,注意力分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做以下几点尝试:
一、巧用简笔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可以将语言文字所叙述的事物,描绘成鲜活有趣、看的喜爱、感受真切的东西,使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情趣万千,充满了勃勃生机。如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时,若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动手画一画,也许起初大部分学生画得不正确,没有弄清爬山虎脚的位置,但若放足时间让学生找到书本上有关的语句,朗读反复琢磨,就能自己寻找到自己画上的不足。这一设计会使学生情绪高涨的朗读起来,也许他们紧锁的眉头,不一会儿,随一幅幅作品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二、巧用肢体语言能帮助突破教学的难点。
俗话说得好:“人的肢体语言是最为丰富的,也是最具魅力的。”课文第四自然段,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如果单单的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触、巴、拉、贴)来说一说是怎样爬的,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如果,我让学生们都把两只手伸出来,把自己的胳膊当作爬上虎的一根茎,手当作爬山虎的细丝,手指肚当作细丝的小圆点。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演练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接着指名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把黑板当作一面墙,先把手指肚触着墙,胳膊弯曲,手指伸直向上拉,胳膊伸直,整个身体就贴近黑板,就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经过同学们的演示讲解,学生由原来误认为爬山虎像人一样双脚一前一后的走路,那么爬山虎到底是怎样爬墙的便显而易见了。1234
另一点感受就是,等待,让探究更精彩
教学中,我有些太着急了,学生一答错,就等不及地提醒学生。若不注意,很容易造成学生只是被动地听。那么相反的,老师的宽容、等待,为学生思维的飞跃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又促使学生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所以一、探究时,要在时间上等待,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二、探究时,要在评价上等待,等待学生的“众说纷纭”。对学生的发言要暂缓评价。当第一个学生说出了正确答案时,有时不要“趁热打铁”地肯定学生,结束探究,而是进行了“冷处理”,让有疑问的学生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可能会出现,学生在互相探讨、争论的互动过程中,就激活了思维。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791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