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评点与建议|《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2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8-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意图】  
  《大纲》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而条理比较清楚对学生来说,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对爬山虎脚的观察细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体现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结合组文读写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我把这方面拟定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学校附近有爬山虎,课前我组织学生实地观察。观察前我布置了观察提纲:
  1、爬山虎给你一个什么印象?
  2、对着那爬满一堵墙的爬山虎,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借用数学尝试法的做法,要求学生以日记形式写观察日记;在课内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后共同评议学生的一两篇日记(选用写作水平中等学生的习作)。这样处理有利于通过实践和对比,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形状、颜色等静态的东西,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容易掌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爬山虎是怎么样在墙上爬的,我制作了多媒体软件,较形象地显示了爬的过程。
  为体现精要教学法的原则,力求围绕重点设计了多项训练内容,使学生在课内由老师指导下进行训练,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1、实地观察爬山虎、写观察爬山虎的日记。
 2、投影片。   
  3、多媒体课件:
   ⑴ 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⑵ 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给课文分段;   
  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教学准备〗
  1、实地观察爬山虎。
  2、写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⑴ 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⑵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爬山虎的脚》。
  3、对课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
  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开火车拼读、纠音。
    (字形重点:隙、漾)
  2、解释生字词。
五、默读、思考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分段。
  3、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六、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123
   ⑴ 这一段讲了什么?
   ⑵ 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
  2、提问。
七、教学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2、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⑴ 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
   ⑵ 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⑶ 讨论、归纳: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3、重点指导朗读第3、4句。
  4、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2自然段。
  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八、质疑
九、做练习3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刚长出:嫩红--→嫩绿
                叶子
          长大了:绿得新鲜一顺儿朝下均匀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好片段的方法;   
  2、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1、在黑板上画好一幅爬山虎(缺脚)的图案。
  2、多媒体课件:
   ⑴ 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⑵ 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检查练习3。
  (投影片出示)
二、导入课文
  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
  (出示学标)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
    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提问:
    出句子投影,齐读。
  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
    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
    请学生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注意)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2、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3、多媒体显示、理解。
    (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触--→巴--→拉--→贴
  5、齐读
  6、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自己说、提名说。
  7、指导朗读。
  8、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讨论、汇报。(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123
  9、多媒体再显示:
  一棵--→满墙的爬山虎
 10、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教学第5自然段
  1、根据课后练习1⑶,轻声朗读。
  2、同桌讨论、汇报。
  3、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
    (观察细致、耐心)
五、第三段总结
  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
六、质疑
七、评议学生的一篇观察日记
八、课外作业
  1、根据平时对校内紫荆树的观察,自己确定一个意思来写片段;
  2、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个意思。
〖板书设计〗
                生长位置、形状、颜色
               爬山虎的脚
         触--→巴--→拉--→贴
         触着墙←-→没触着墙的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784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