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王崧舟课评]去年的树(课标本)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7-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但本人觉得:运用本文来进行诚信教育不是最好。面对越来越现实、理性的四年级学生来说,进行诚信教育最好选择生活中的事例,或者是直白深刻的名人名言、成语、寓言故事等,这些在中国便有很多。所以,本人想轻讲本文教材,重在诚信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本文。
  3、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四、教时安排:2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时目标:
  学会生字词,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初读课文,要求把文章读正确,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对于刚才的疑问多读几遍。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去年的事?理由是什么?试着分段。
  4、深入阅读课文:
  (1)带着课后习题1的问题细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讨论后完成口头填空联练习: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为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儿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课文情感:
  (1)课文最后一段中鸟儿唱歌时,前后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在想什么?
  (2)树被伐木人砍倒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
  6、朗读指导: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7、总结并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事例等

               第二教时

  一、教时目标: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形式:开一个故事介绍会。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四人小组内自由介绍故事内容,相互评议。
  3、请学生自愿向全班同学介绍故事内容,然后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优美动人的童话故事。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文中那一个个人性化的角色,一定会感动孩子们纯真、善良的心。
   本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1234567891011121314
  预设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鸟儿的日记。
   (一)2001年10月28日晴
      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二)2002年2月28日阴
      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师导语激趣:同学们,看!这是鸟儿写的日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出示课题:去年的树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因为它——————————————。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小鸟大树
     “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树根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激: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学生自读思考: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4、余念:鸟儿明年还会来吗?2003年的日记又会怎样写?

一、揭题导入,初读交流
  t: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动情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图画呀。是吗?1234567891011121314
  s:(犹豫着说):是。
  t: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t: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你可以一个人读,可以找伙伴读,让我们尽情地与课文交流对话,看看会有哪些收获?(教师巡视,学生读书3分钟)
  t:读着读着,你有什么话想说了吗?你的感受,你的疑问,你的收获都可以说。
  s:我想对课文提一个问题:树为什么要锯掉?
  s:我觉得收获就是,我觉得树和鸟儿真是一对形影……那个至交的好朋友。鸟儿从南方飞来后发现树不见了,就千里迢迢地寻找树。他通过各种方法,终于找到了树变成了火柴。最后火柴被点燃了,变成了……
  t:你是被小鸟和大树之间的这种真情感动了,是吧?好,还有谁?
  s:我想对作者提个意见,提一个疑问。为什么这篇课文取名为《去年的树》呢?
  s:我发现了鸟儿它是一直十分守信的鸟儿。
  s:我想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树锯成了木条,制成了火柴,点燃成了火以后,鸟儿还会对灯火看了这么久,还唱起了那首去年的歌?
  t:同学们问题很多,感受也很多。你们了不起,第一次与课文接触,就有那么大收获了。这篇课文在语言上有一个特点,你们发现了吗?以什么为主的?s:对话。
  t:它是以对话为主的。你快速地读一读课文,数数一共有几组对话?s:有四组。
  t:哪四组,你数出来?
  s1:小鸟和大树的对话。s2:小鸟和树根。s3:小鸟和大门。s4:小女孩的对话。

  二、研读对话,训练朗读
  1、指导学习第1组对话。
  t: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对话。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地惜别。(学生串读对话。)
  t:你们想,这对好朋友在分别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对话的?请你也就近找一下你的好朋友来练一下这组对话,好吗?(生就近找一位好朋友读,师指导)
  t:你们想表演,想读了,是吗?(指名一组读)
  t:老师发现她读的时候,“我明年一定回来”,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读吗?
  s:因为它答应……因为树叫它明年回来,它答应了,他们是好朋友,所以它语气非常坚定。
  t:真好,她是坚定地向朋友保证,明年一定回来,是吧?在指名读。
  t:你真像大树啊。你在模仿大树的语气是吧。
  s:大树的语气很粗,有一种非常成熟的感觉。
  t:你的感受非常独特。从他们地对话中,我们感觉到这对好朋友他们地感情是多么深厚啊,让我们的男孩子来读,像刚才那位男同学这样读出自己的个性,女孩子读小鸟。咱们一起来对对话看,好吗?(男女生分角色读)
  t:你们这是在向朋友保证啊,坚定些,再来一次,好吗?(女生读)
  2、自学三组对话。
  t: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老师想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来练读,好吗?你们可以自己选定一个角色练一练。(生自由练习)
  t:请你们这一组。(指名读)同学们他们这一组读得怎么样?s:(犹豫着说)好。
  t:都觉得好?这样吧,你们有意见可以提,你们觉得好可以夸夸他们。咱们跟他们直接对话,好不好?1234567891011121314
  s:我说小鸟应该读得更焦急些。我觉得这样子还不够焦急。
  s:我觉得小鸟应该读得再活泼一点。
  t:活泼,你觉得是吧,情感上要焦急一点,样子要活泼一点,是吗?
  s:我觉得树根应该读得悲伤一点。因为树根和树它们两个是命运相连的。就等于是好朋友一样。如果哪一方不见了,或者死去了,他们应该是很悲痛的。
  t:这是你独特的体验,真了不起。
  从同学们的意见中,我们感觉到了,大家都觉得作为主角的小鸟的话非常重要,应该好好地体会把握。是这个意思吗?那么就这样,让我们先来重点练读小鸟问的三句话。这样吧,你一个人先在位置上看着屏幕自己练一练。感觉一下,体会一下,该怎么读?开始吧。(生自由读)
  t:教师依次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直至读出焦急的语气,最后齐读训练3遍。
  t:那一声声急切地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读着读着,谁被小鸟的这一分真情感动了?
  *角色扮演,体验感知。
  这样吧,谁来做一回小鸟。好吗?你也来做一回小鸟。你别拿书。出来,就出来。你们在教室里,就这样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她的好朋友,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明白吗?你们可以用自己的话,(两组同学分角色一起进行)
  t:小鸟,找到朋友大树了吗?s:找到了。
  t:找到了?知道了,但是还没有找到。找不到朋友大树,小鸟都快急疯了。让我们再来体会这句话。(生读)
  t: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的心情怎样?你说
  s:我的心情非常焦急。t:你焦急。你呢?
  s1:非常紧张。s2:我为小鸟而感到悲伤。s3:我感到伤心。
  t:你伤心,你们是不是在心里呼唤着自己的朋友大树。你们怎么呼唤的?你们怎么呼唤的?
  s:大树你在哪儿呀?
  s:大树呀大树,你到底在什么地方啊?
  t:还有……
  s:大树你去哪里了啊?
  s:大树你快回来吧,小鸟正在等着你呢。
  s:大树,难道你忘记了咱俩的约定吗?我还要给你唱歌呢。
  3、二次质疑,体悟主题。
  t:真好,同学们,小鸟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再一次深入地和课文倾心地交流对话,来体会这种情。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大家把书拿起来,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一段。(生读,有误)
  t:读着读着,你们又有什么问题了?有问题了吗?
  s:鸟儿看到灯火为什么还要唱去年唱过的歌?
  t:还有那么多问题,就让我们互相之间尽情地交流对话,你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回答别人的问题。明白吗?有问题你站起来就说。
  s:我能解答**提出的问题。因为在一年前,这小鸟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歌,可见他们是那样的相依……那样的友好。他们简直成为了一对知心朋友。然而,这个冬天过去了,第二年鸟儿却看不到大树,只看到了它残留下来的树根。它费劲千辛万苦,终于在油灯里看到了树的化身。这是它不禁想起了大树,他和树那戏剧的一幕幕。它看着灯火仿佛看到了大树的身影。所以它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
  t:你说得真好,你说了那么长长的一段话。请坐,还有谁有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
  s:它正是在歌颂大树,因为她的灯火照亮了别人,给人间亮光。所以,它在歌颂大树无私奉献精神。
  t:你觉得小鸟的歌声当中还有为朋友骄傲的心情在里边?你体会的真好。还有谁有问题?你说。
  s:我想问一下,鸟儿为什么要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t: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后来要飞走了“盯着灯火又看了一会儿”。你品出什么来了?
  s:灯火是火柴点燃的,火柴是大树作成的。鸟儿可能把灯火看作大树的孩子。它想看看大树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s:因为它对大树的友情很深,而现在,火柴就要……大树的生命快要到尽头了,所以看了一会儿。
  t:它不忍心……它……看着这个朋友,它包含了深情地看了一眼。是这个意思吗?你再说。
  s:我觉得是小鸟想念大树,它才会看着灯火……
  t:对呀,他们多少时间没有见面了?s:一年。
  t:一年过去,往日的朋友已变成了今天的灯火。小鸟怎么不伤心,不忍心。他看了一会儿,他看了一会儿,他在用目光在和大树交流感情呢。同学们……还有谁要说?
  s:我觉得大树,鸟儿在沉思……因为它就是看着这个灯火就是大树,当时大树被伐木工人砍中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当它变成灯火照亮别人的时候,又是怎么想的?它在沉思。
  t:哦,沉思,这是你的理解。还有,请你,你说。
  s:它可能第一眼看了灯火,不相信灯火是大树;它可能第二眼看了灯火,它觉得这个灯火就是大树。
  t:对呀,它简直不能相信,这就是它那么熟悉的朋友大树。所以它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当它认出来的时候,它就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后来他为什么又看了一会儿?飞走了又看了一会儿?
  s:因为一旦火柴点燃的火烧完了,这也证明是大树的生命结束了。它想在和最好的朋友离别之前,再看它一眼。
  t:你说得真好。这两个看之中,包含了小鸟多少的深情和留恋呀!同学们,经过你们刚才尽情地交流对话,你们真正地体会到了小鸟的这种深情。同学们,这一回,你们就是小鸟了,你们,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你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大树。此时此刻,我们一起读,“我睁大眼睛……”读。
  t:老师深深被你们的这种朗读感动了,你们这两个“看”字啊,读得盛老师这个情感随着你们的朗读在牵动,在波动。能再读一次吗?(生再读)
  t:亲爱的小鸟,你看到朋友了,你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想说什么?你要走了,但你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
  s:我想说,大树,永别了。我要走了,我现在已经为你唱了歌,已经赴了约定。我以后还会寻找你另外的火柴的踪迹,再为你唱歌。
  s:大树,永别了,我会永远怀念你的。
  t:你说得真好。你真是一位有感情的同学。
  s:小鸟第一次看到大树可能会说,去年强壮的树,怎么变成了这样?
  s:朋友,去年你如此强壮,现在怎么变成了这样?
  s:我觉得他会说:大树我一生能交你这样的朋友,真是一大快事啊。
  t:对呀,大树也是这样的心情,应该。你说。
  s:第一次看的时候,会说。我简直不敢相信大树你如此高大的身影,昔日高大的身影,却变成了如此。最后会说,大树再见了,我希望能再见到你。1234567891011121314
  t:这是他的心里话。你再说一次吧。
  s:对不起大树,我来晚了一步。要不然,我还能看到你生前的身影。现在我要走了,请你以后多保重啊。
  t:同学们,你们都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啊。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t:三遍齐读(诚信)

  三、拓展练习,交流升华
  t:小鸟对大树的情,把大树也给深深地打动了。大树想在自己还没有被燃尽之前,为小鸟寄去一张友情卡。同学们你们愿意为大树写这张友情卡吗?
  s:愿意。
  t:好,那就赶紧拿出来,为大树写几张深情的话吧。(自由写,师指导)
  t:好,来,请你先说吧。
  s:我是这样写的。亲爱的朋友,小鸟,我想我再也见不到你了。我们虽然都身在他乡,但在我们的心是紧紧相连的,我们永远是最好的朋友。
  t:你写出了大树的心里话。还有谁?
  s:啊,亲爱的小鸟,多日不见,你过得怎么样?虽然我们今世不能相见,但是这一生能有这样的朋友,我也觉得死而无憾了。如果有来世,我希望我们能再做一对朋友。
  t:他觉得死而无憾了,获得了这样真挚的友情。真会说话。
  s:我的朋友啊,朋友,我不能再听你歌唱了,再也不能和你一起分享快乐了。但你我之间的友情将永远燃烧在我的心中。
  t:你这个“燃烧”,把你炙热的情感表达地淋漓尽致。
  s:小鸟,我的好朋友,我将被燃尽了,在此之前,我想对你说,永别了,小鸟。我今生能交到你这样的朋友,真是有幸啊。你非常诚信,我们永远永远是最好的朋友。
  t:你的话语中充满了情感。
  s:小鸟,你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刻,你不远千里来给我唱歌。最后我要用我最后一次火光来照亮你,永别了。
  t:同学们,这是大树的肺腑之言哪。你们说出了大树的心里话。大树他就是这样来表达对小鸟的情感的。但是作为这一篇美丽的课文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想说,你想对谁说?比如说对伐木人……想对谁说,就对谁说。
  s:我想对可恶的伐木人说,这些伐木人只为了制造火柴,而拆散了这么一对好朋友。
  t:你觉得愤慨是吧?
  s:全世界所有真诚的朋友说,真诚是无私的,是难能可贵的。请大家好好地把握这一分真诚。也许这一回失去了,下一回就没了。
  t:这是你从小鸟和大树的情感
  s:我想对伐木人说几句,你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砍伐了树木。可是,你们是否知道,真情被你们破坏了,如果你们还有一些良知的话,不要再让更多的小鸟伤心了。
  s:你的真情被我感动了。和天下所有的朋友说,愿你们珍惜这些友情,永远和自己的朋友活下去。
  t:相处下去,还有其他的吗?
  s:虽然,你们只砍伐了一棵大树,你们破坏了一对多么真诚的友谊啊?希望你们不要这样。
  t:其实你们还有另外的,不光光是破坏了友谊是吧?
  s:树对我们有很大的好处。下雨天可以避雨,太阳大可以遮光。
  t:仅仅是这一些吗?我已经注意到同学在关注环保问题了。向作者说的有没有?
  s:我对树根说。大树走了,你不要太过于伤心,他也不会想看到我们伤心。
  t:最后一个机会给你好吗?
  s:我想对作者说,你为什么要写这么悲惨的结局,不好写一个稍微好点的结局。1234567891011121314
  t:刚才,盛老师听到了你们那么真诚肺腑的话,这节课,我们通过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我们一起和课文进行多次的交流对话,让我们真正地走进课文。难得的是有的同学还和伐木人对话,和树根对话,还跟作者去对话,学完课文之后,我在想啊,如果咱们这个世界如果能真正的交流对话,那该多好啊。

师:( 媒体播放——大树)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图画呀!是吗?
  生:是!
  师:围绕着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出示课题)读!
  生:去年的树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你可以一个人读,可以找伙伴读,如果你想搬个凳子到讲台前来读可以吗?
  生:可以。
  师:让我们尽情地和课文交流、对话,看看待会儿你会有哪些收获。开始。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咱们先停会儿好吗?读着读者,你有什么话想说了吗?你的感受,你的疑问,你的收获……都可以.
  生:树为什么要被锯掉?
  师:你有问题.
  生:我有收获,我觉得树和鸟儿真是一对好朋友,鸟儿从南方回来后,发现树不见了,就千里迢迢来寻找树,他通过各种方法,最后找到了树,变成了火柴,最后火柴被点燃了。
  师:你是被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真情感动了,是吗?
  生:是。
  生:我想对作者提问,为什么把这篇课文取名为《去年的树》呢?
  师:你读着读着有这样的问题。还有吗?
  生:我发现了,鸟儿是一只十分守信的鸟。
  师:这是你自己读出来的,真了不起。
  生: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树做成火柴,点燃后,鸟儿还会对灯火看那么久,还要唱起那首去年的歌?
  师:同学们的问题很多,感受很多,你们真了不起啊,第一次与课文进行亲密的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了。让我们继续与课文交流,对话.也许你刚才的疑问,就能得到解决,你的感受,还能得到大家的共鸣呢!同学们,你们说这篇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以什么为主呢?
  生:对话。
  师:以对话为主是吗,你快速地读读课文,数一数,课文有几组对话?
  (学生默读)
  师:你数出来了?有几组?
  生:有四组。
  师:分别有哪四组?
  生:小鸟和大树,小鸟和树根,小鸟和大门,小鸟和小女孩。
  (教师板书)
  师: 共有四组.让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对话.冬天到了,树的好朋友——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树对鸟儿说……读。
  生: (齐读) “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会来,还唱歌给我听。”
  师: 鸟儿回答……
  生:(齐读) “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 你们想,这对好朋友在分别的时候是怎么对话的?请你也就近找一下你的好朋友,来练这组对话。
  (学生自由找朋友练说)
  师: 有些同学朝盛老师看了, 举手是表示你们想表演,想来读,是吗?哪对朋友先来?
  (一组学生对话)
  师: 老师发现他读的时候, “我明年一定回来……”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么读吗?
  生: 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答应他,语气非常坚定。
  师: 真好,他是坚定地向朋友保证,明年一定会回来,还有哪对朋友想来试试?
  (一组学生练读,男生模仿了大树的语气)1234567891011121314
  师: 你真像大树啊!你在模仿大树的语气是吧?
  生: 因为大树的语气非常粗,是那种很成熟的感觉。
  师: 不错,你的感受非常独特。从他们的对话当中,我们感觉到了,这对好朋友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的…
  生:深厚
  师:让我们的男孩子来读大树的,像刚才的那个同学一样,读出自己的个性来,女孩子读小鸟的,我们一起来对对话,好吗?
  生:好!
  师:准备. “再见了,小鸟……”
  (学生男女分角色读,学生模仿语气)
  师:你们这是在向朋友保证呀,坚定些,再坚定些!读!
  (学生再次分角色读,女孩子语气坚定)
  师: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回来找他的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却不见了。他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老师想让同学们在四人组里合作练读好吗?你们可以自己选定一个角色练一练。开始吧。
  (学生四人小组练读)
  师:这回哪一组想先向我们来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对话)
  师:同学们,他们这一组读得怎么样?
  生:好。
  师:都觉得好,这样吧,你们有意见可以提,你们觉得好可以夸夸他们,跟他们直接对话,好不好?
  生:我说小鸟应该读得更加焦急些,这样子还不够焦急。
  师:这是你的意见,好,还有别的同学有问题,有意见提的?
  生:我觉得小鸟应该读得更加活泼一点。
  师:活泼是吗,哦,情感上要焦急,样子要活泼。还有吗?
  生:树根应该读得更加悲伤点。因为树根和树是命运相连的,他们两个就像是好朋友一样,如果哪一方不见了或者是死去了,他们应该是很悲痛的。
  师:这是你独特的体验,真了不起.好,刚才从同学们的意见中,都感觉到了,大家都觉得作为主角的小鸟的话,非常重要,应该好好地体会把握,是这个意思吗?那么就这样,让我们先来重点练读小鸟问的这三句话。(媒体播放小鸟的三句话)这样吧,你先一个人在位子上,看着屏幕自己练一练,感觉一下,体会一下该怎么读。
  ( 学生自由地练读)
  师:想读了是吧,谁先读?任选一句读。
  生: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我听出有点焦急了。
  生: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师:我感受到了他心中的那份焦急。
  生: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
  师:你体会得真好。
  生: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
  师:你体会得真好。还有同学还要读?
  生: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
  师:你在为大树担心呢。
  生: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___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老师听出了你心中的焦急。咱们一块读好吗?
  生:好。
  师:第一句。
  生: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师:老师感受到,大伙儿都焦急起来了。再读一次。
  生: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师:你们看这边的孩子,眉头都皱起来了。老师体会到了他心中的焦急。再读第一句。
  生: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师:读下去。
  生:“门先生,我的好朋友___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 您知道吗?他多么想知道呀。再来一次。
  生:“门先生,我的好朋友___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再读下去。1234567891011121314
  生: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
  师:那一声声急切的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读着读着,谁被小鸟的真情感动了?(学生举手示意)这样吧,谁来做一回小鸟好吗?(请两位同学)别拿书,出来.你们在教室里面,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自己的好朋友大树。一边找一边问, 你在谁的跟前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来跟你对话,明白吗?
  生:明白。
  师: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你们也可以用书本上的话。好,你们去问吧。
  (两位学生,在教室里随机寻找朋友对话)
  师:小鸟,小鸟,找到朋友大树了吗?
  生:找到了.
  师:找到了?你知道了(笑)但是还没找到,是不是?找不到朋友大树,小鸟都快急疯了。让我们再来读这三句话,体会小鸟的这份焦急。齐
  生: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___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
  师:(随机采访)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的心情很焦急。
  师:你焦急,你呢?
  生:哦,你紧张,为大树担心。
  师:我为小鸟感到悲伤。你悲伤了,你就是小鸟.
  生:我也感到非常的伤心。
  师: 你感到伤心,你们是不是在心里呼唤着朋友大树呀?
  生:是.
  师:你们是怎么呼唤的?
  生:大树,你在哪儿啊?
  师:你在哪儿,还有谁?
  生:大树呀,大树,你到底在什么地方呀?
  生:大树你去哪了?
  生:大树,你快回来吧,小鸟正在等着你呢!
  生:大树,难道你忘记了,咱俩有约定吗?我还要给你唱歌呢!
  师:真好,同学们,小鸟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关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再一次深入地和课文倾心地交流,对话,来体会这份情。
  (出示图片)
  师:(低沉地)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大家把书拿起来,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一段。(出示最后一小节)
  师: “小鸟,睁大眼睛……”读
  生:“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就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师:读着读着,你又有什么问题了?有那么多问题呀!
  生:鸟儿看到灯火为什么还要唱去年唱过的歌?
  师:好,还有那么多问题,这样吧,让我们互相之间尽情地交流对话,可以提问题,也可以解答别人的问题。你可以站起来就说。
  生:我能够解答**的问题,因为在一年前,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也天天听鸟儿唱歌。可见他们是那么友好,他们简直成了一对知心朋友。然而冬天过去了,鸟儿却见不到大树,只看到残留下来的树根。他费劲了千辛万苦,终于在油灯里找到了大树的化身。这时他不禁想起了,当年他和树的一幕幕.他看到了灯火,仿佛看到了大树的身影.所以,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去年的歌。
  师:你说得真好,你说了那么长长的一段话.还谁有什么问题?
  生:(同上)我还要补充一点,我觉得小鸟就是在歌颂了大树,因为灯火照亮了别人,给人间亮光,所以他在歌颂无私的奉献精神。
  师:你觉得在小鸟的歌声声中,还有那种为朋友自豪的心情在里面。
  生:是的。
  师:你体会得真好,还有谁有问题?
  生:我想问一下,鸟儿为什么两次都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1234567891011121314
  师: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后来要飞走了,他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你从两个看当中,你品出什么来了?
  生:灯火是火柴点燃的,火柴是大树做成的,鸟儿可能把火柴看成是灯火的孩子,他要看看大树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师:他要看看清楚是这个意思吗?不同的说法可以发表,来说吧。
  生:因为他对大树的友情十分深,而现在大树的生命就要到尽头了,所以要看了一会。
  师:他不忍心。他饱含着深情看了一眼,是这个意思吗?
  生:我觉得是小鸟想念大树,他才会对着灯火看。
  师:对呀,他们多少时间没见面了?
  生:(齐)一年。
  师:(动情地)一年过去了,往日的朋友已变成了今天的灯火.小鸟怎么能不伤心,不忍心。他看了一会, 他看了一会,他用目光在和朋友交流感情。那同学们,还有谁要说?
  生:我觉得鸟儿在沉思,因为灯火就是大树,他觉得大树当时被伐木工人砍掉的那一刻,大树心里会是怎么想的,他大树变成灯火,独自照亮别人的时候,又会是怎么想的。我觉得他是在沉思。
  师:这是你的理解。还有?
  生:他可能第一眼看到灯火,他可能不相信灯火就是大树变成的。他第二眼看到灯火,好像就感觉到,这个灯火就是大树。
  师:对呀,他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他那么熟悉的朋友___大树,所以他……
  生: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
  师:当他认出来的时候,他就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后来他为什么看了一会儿,要飞走了又看了一会。
  生:因为一旦火柴点燃的火烧完了,就证明大树的生命结束了。他想对他最好的朋友离别之前,再看一眼。
  师:你说得真好。两个“看”当中包含了小鸟多少深情和留恋呀!同学们,经过你们刚才尽情的交流和对话,你们真正地体会到了小鸟的这种深情。同学们,这回你们就是小鸟了,你们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你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大树。此时此刻,我们一起读……
  (出示改写的最后一小节:把“小鸟”改成了“我”)
  生: “我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我就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我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师:老师深深地被你们的朗读打动了,你们这两个“看”字,读得盛老师的情感随着你们的朗读在波动。能再读一次吗?
  生: “我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我就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我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动情)
  师:(深情地)亲爱的小鸟,你看见朋友了,你盯着灯火,深情地盯着灯火,看了一会,你想说什么?你要走了,当你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你又想说什么?
  生:我想说,大树,永别了,我要走了,我现在已经为你唱歌了,我已经完成了约定,我以后还会寻找别的火柴的踪迹,再为您唱歌。
  师:这是他的心理话。
  生:我会说,大树永别了,我会永远怀念你的!
  师:你说得真好,你真是个有感情的孩子。
  生:小鸟第一次看见树,他会说: “怎么去年强壮的树,现在会变成这样?”
  师:你对大树说话。
  生:朋友,去年你如此强壮,现在为什么变成这样?
  师:他真不忍心看呀。
  生:我觉得他会说:“大树,我一生能交你这样的朋友真是一大快事呀!”
  师:对呀,大树也是应该有这样的心情呀!
  生:他第一次看的时候会说:“大树,我简直不敢相信,昔日你如此高大的身影,却变成了如此。”最后大树会说:“大树再见了,我希望会再见到你。”1234567891011121314
  师:这是他的心理话。
  生:对不起,大树,我来晚了,要不然还可以看到你身前的样子。现在我要走了,请你以后多保重啊!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呀!(深情地)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师:小鸟对大树的情,把大树也给深深打动了。大树想在自己还没有被燃尽时前,为小鸟寄去一张友情卡。同学们你们愿意为大树写这张友情卡吗?(出示卡面)
  生:愿意。
  师:好,赶紧拿出来,为大树写上几句深情的话的吧。
  (学生自由写,教师巡视)
  师:写好的同学向盛老师招招手,示意一下。好来,请你先说吧。
  生:我是这样写的:亲爱的朋友——小鸟,我想我再也见不到你了,我们虽然都身在他方,但我们的心是紧紧相连的.我们永远是最好的朋友.
  师:你写出了大树的心里话.
  生:我是这样写的:啊!亲爱的小鸟,多日不见,你过得怎么样?虽然我们今世不能相间,但是,这一生能有你这样的朋友我也死而无憾了。如果还有来世,我希望我们能再做朋友。
  师:他觉得死而无憾了,获得了这么真挚的友情。真会说话。
  生:我的朋友啊,朋友,我再也不能听你歌唱了,再也不能和你一起分享快乐了,但你我之间的友谊将永远燃烧在我心中。
  师:这个“燃烧”把你这种炙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生:小鸟,我的好朋友,我要被燃尽了。再此之前,我想对你说: “永别了小鸟!我此生能交到你这样的朋友,真是荣幸呀!你非常诚信,我们永远永远是最好的朋友。”
  师:你的话语中充满了情感。
  生:(动情)小鸟,你的真情深深的打动了我,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刻,你不远千里来给我唱歌。最后,我要用最后一次火波来照亮你,永别了.
  师:(激动)同学们,这是大树的肺腑之言呀!你们说出了大树的心理话。大树就是这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其实我们已经学完了,但是(学生还在写)同学们,你先把大树对小鸟的这份情感暂时放一放行吗?咱们课后再继续去写,再去继续交流。刚才老师说其实我们已经学完了,但是作为这篇美丽的课文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说?你想对谁说?比如说吧,对伐木人有什么话,还有其他的,你想对谁说,就对谁说.
  生:我想对那些可恶的伐木人说,那些伐木人只为了制造一些火柴,而去拆散一对这么要好的朋友,真是太可恶了!
  师:你觉得愤慨是吧,你说出了你的心理话.
  生:我想对全世界所有真诚的朋友说一句: “真诚是无私的,是难能可贵的。请大家好好把握这份真诚。也许这回失去了,下回就没了。”
  师:(微笑)你说的真好!这是你从小鸟和大树之间的情感中受到的感悟是吗?
  生:我想对伐木人说几句: “你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砍伐了树木,可是你们是否知道,真情被你们破坏了.如果你们还有一些良知的话,希望不要再砍伐树木了,不要再让更多的小鸟伤心了.”
  师:(高兴)你说得真好,你每次发言我都想为你鼓掌.同学们,你们也可以为他鼓鼓掌.(学生鼓掌)真的,他发言太精彩了!
  生:我想对小鸟和大树说: “你们的真情把我感动了,我也要对天下所有的人说“愿你们真心珍惜友情,永远的和你们的朋友活下去。”(笑)
  师:相处下去。是的1234567891011121314
  生:我想对伐木人说: “你们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虽然你们只砍了一棵大树,但是你们是否知道,你们迫坏了一段多么真诚的友谊啊!希望你们以后再不要这样。”
  师:对伐牧人有这样的话,其实我知道你们可能还想说另外的,不光光是破坏了友谊是吧?
  生: 我想对伐木人说: “伐木人,你们是否知道,树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帮助.就想下雨天可以避雨,比如说太阳大了可以遮盖阳光,他对人类有多么大的帮助啊.”
  师:仅仅是这些吗?我知道你们还有很多很多,可以举出上百条树与人类的关系是吗?其实我刚才已经注意到了,我们的同学在关注我们的环保问题了。非常好!还有对作者说的有吗?
  生:我想对树根说: “大树走了,你不要过于伤心.它也不愿意看到我们伤心的。”
  师:好,这是你想安慰树根呢!你再说,最后一个机会给你,好吗?
  生:我想对小鸟说: “小鸟你不要过于伤心,你的朋友树永远在你身边.”
  师:真好,不错.(笑)你举了那么多次手,我真的不忍心,再让你说一次!
  生:我想对作者说: “你为什么要写这么悲惨的结局.不能写稍微……”(大家笑了)
  师:你实在不忍心看到这么悲惨的结局是吗?你真是个感情丰富的孩子呀!同学们,刚才盛老师听到了你们那么真诚,肺腑的话。这节课呀,咱们通过老师和同学们,同学和同学,我们一起和课文进行多次的交流,对话,让我们一起真正的走进了课文是吗?
  师:难得的是,刚才还有的人和伐木人说话,小鸟说话,和大树说话,还对作者说话.学完了课文之后,盛老师也是感慨万千,我在想啊。咱们这个世界上,人啊,树啊,鸟啊,这些万事万物都真正的交流对话,那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啊!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愿望想法呀?
  生:(大声)有!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
  一堂课的呈现决定了一个老师一个阶段的教学思考即(理念)。当一个教师在上面呈现其教学时,下面教师坐在下面听、记、想,这个过程,我们中听课,也叫看课,我觉得更恰当的说法应是感受课。调动了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去跟课、交流、对话。跟台上的师生交流、对话、(对话包括情感的、思维的、精神的等)哪怕是课堂中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的小插曲,也有我们大家在一起共同分享、体会。
  所以,我们说,听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我们那么多师生在一起交流互动的过程。
  《新课标》中有这么一段话“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怎么把这个理念落实到我们的课堂实践中?我重点促进师生、自我、生本三种对话方式的生成,努力构建生命的、诗意的课堂,使我们的学生能真正在语文课中诗意地栖居,从而来享受我们的语文课。
  (一)、师生对话——在人际中诗意栖居
  要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特殊的“人——人”关系,就要把师生的教学活动当作不可剥离、相互锁定的有机整体,它不是“学”围绕着“教”或“教”围绕着“学”的。天体运行中行星与卫星式的关系,也不是“一方面”与“另一方面”的平面构成关系,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
  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教师不仅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他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伙伴,是组织者、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更是学生生命潜能的激励者,是学生资源的开掘者。要真正的把学生看作一个活生生的学习主体,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看作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共同享受的过程。当我们用这样的理念去调整我们的师生关系的时候,会发现,课堂的人际变得和谐,空气自由了,学生的心灵放松了,情感释放了,思维活跃了,想象放飞了,生命的课堂构成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将不复存在,文本的意义和生命的存在不再分割。师生一起在人际中诗意地栖居,共同享受我们的教学过程。1234567891011121314
  如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以及有形的奖励奉献给他们,激发他们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潜能,教师释放自己的情感,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展现自己的生命存在,学生积极地接纳、呼应教师的生命存在,此时师生都是平等存在于课堂中的生命体。教师用自己的生命热情激发、唤醒学生的潜能,诱导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把学习要求转变为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全方位地提升自己。准备好一百顶高帽子给孩子戴,孩子的心是可以利用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孩子好胜、好表现、自信的心理,来创造我们的课堂奇迹。
  (二)、自我对话——在心灵中诗意栖息
  现代社会忙忙碌碌,人们过分追求、创造看得见的价值,却忽视了自己的心灵,我们变得无暇去顾及自己的心灵,倾听自己的心灵。我们甚至忘了感动。当我们的孩子学会了感动,学会了“用眼睛吃东西”,用精神来营养自己。那么看到真,会去追求,看到善,会感动,看到美,想去欣赏,情感就丰满了,心灵就充实了,趣味就提高了,素养就全面了,人格就健全了。一个大写的“人”就形成了。这样的自我是充实的,厚实的,有魅力、有力量的。是值得我们自己信赖的。这就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大力提倡的人文性。也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工具与人文孰轻孰重的争执中摇摆不定。《新课标》中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做了最合理的定性。我们的语文课要注重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知识点的落实和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但更需要有情、有感、有美、有味。让我们的语文课能成为学生心灵的家园、精神的家园。
  上这节课的初衷是读课文时的一种感动,为小鸟和大树之间那份带着淡淡伤感的友情。更为作者为我们设下的那么多的情感空白。小鸟的那份执着与忠贞,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东西。社会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情依然是最宝贵的。我决心来演绎这份纯洁的友情。我一遍遍地与文本交流对话,一遍遍地在交流中感动自己。因为我知道,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能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感动。
  (三)生本对话——在文本中诗意栖居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我称之为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也就是让学生与文本谈恋爱,当然,教师也是文本的恋人,我们谈的是三角恋爱。关键要找准对话的切入点,激发对话的兴趣。
  这堂课的对话流程是这样展开的:
  1、初读课文,2、多元对话。(引导学生把自己与文本接触后的最本原、最原始的,3、没有受到过任何影响的感受谈出来。)
  4、演读课文,5、倾心对话。(深入角色,6、朗读四组对话,7、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
  8、引导想象,9、补充对话。(深入研读最后一段,10、想象小鸟的心理活动,11、升华情感。)
  12、拓展延伸,13、多向对话。(跳出文本,14、以读者的身份审视文本,15、进行理性思考,16、引导学生与伐木人、作者进行多向对话,17、从而18、产生多元化的理解与感悟。)
  通过与文本四次亲密接触,层层深入,步步递进,使作品潜在的含义、教师所理解的含义和学生所能接受的含义这三者之间的有机融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的自由王国而不是教师思想的橱窗。1234567891011121314
  1)对话方式多样化。
  学生与文本的主要对话方式是读、品、悟、议、辩、入。
  读:自由读、找朋友读、演读等多种方法,真正作到以读激情。
  入: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换位体验,把学生带入课文,文我一体,文中有我,我中有文,作换位体验,这是一种零距离的接触。这样,使学生真正把握文本角色情感的脉搏,与角色同步共振。(如两次引导学生入文,你现在就是那只小鸟了。)
  2)对话结果个性化。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储存中能够找到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模块以后,才能进行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因而即使是阅读同一文本,也形成各自不同的相似选择、相似匹配,进而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理解。(就像美术中的三原色原理。)新课标语:“   诊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本文的主题,参考书上是“诚信,今天的课,是一元带多元,确定了一条情感主线: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其余两个主题作为副线而存在”
  3)对话主题深刻化。
  对话式语文教学过程是引发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的过程。在对话者彼此的碰撞与激发中会把对话主题引向深入。我常想:语文教学最终应给学生留下什么?留下语言、留下情感和精神。深层次的对话应是情感的沟通和精神的共振。为了凸显本课的情感主线,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取舍,使教材为我所用。变以往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情感目标分三步达成 :整体感知、初步体验
  感情朗读、逐层体验
  拓展延伸、升华体验
  语文阅读是最富个性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悦、最美好的心灵之旅。让我们共同创造焕发生命活力与潜力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师生课堂生活的“诗意栖居地”。
  (完)

123456789101112131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781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