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教案小班 幼儿园】《池上》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端正地书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诗中的童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所表现的童趣。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描述课文内容的挂图(或课件)。
   学生:收集诗人白居易的有关资料和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彩笔。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弹珠子、拍球、滚铁环、丢沙包、跳房子、跳皮筋、踢毽子、抓棋子、打乒乓、捉蚂蚱、养蚕、捕蜻蜓、粘知了、逮天牛、捞螃蟹、挖蚯蚓……)
   2你们的童年生活多么有情趣啊!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孩子们玩什么吗?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古诗,看有没有写关于那时候小孩生活的。
     (背诵《小儿垂钓》、《村居》,品味诗中的童趣。)
   3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学习一首写古时候小孩情趣的诗,它叫——
     板书课文题目:《池上》
  二、初读全诗,了解大意
   1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白居易吗?给同学们说一说。
    (1)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与李白、杜甫齐名,一生写了2 800多首诗。
    (2)白居易与顾况的有趣故事: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了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听说他名叫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当读到白居易诗中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3)他每次写成诗后,都要把诗读给老人听,所以他的诗人人都听得懂,都会读。
   2教师:《池上》这首诗也非常容易读,愿意自己把它读通吗?
   3请学生自由读古诗,在难读的字下面作上记号。
   4教师: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告诉同桌,请他教你读。
   5教师:你认为哪些字难读,能提醒一下同桌吗?(“撑”、“艇”、“萍”都是后鼻韵。)
   6抽读生字卡片,读得好的同学教全班读。
   7指名读全诗、互相评价。
   8齐读全诗。
     过渡: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还要读出诗的停顿。
  三、再读古诗,读出停顿
   1教师范读,请小朋友用“/”标出诗的停顿。
   2与老师标出的停顿对比一下,看自己是否标正确。
   3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4请能正确读出停顿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5全班齐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诗意,品味情趣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允许学生多元解说,只要说得有理就行,说得不对的不要忙于否定,引导学生在自读古诗中得到答案。
   2自读古诗,试着理解诗意。如有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讨论解决。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借助图画、实物帮助理解;也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第一、二句“撑”可先扩词再对照挂图理解:撑——撑伞、撑开、撑船、撑杆跳远……对照挂图不难理解是“撑船,划船”的意思。“艇”可查字典理解:轻小的船;联系“撑”的意思也可理解。12
   3讨论:从“偷采白莲”你想到了什么?
    (1)碧绿的荷叶,映着雪白的荷花,实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爱之情才去偷采白莲。
    (2)小孩担心别人不让采,就悄悄地采。
    (3)看出小孩很顽皮……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读出小孩对白莲的喜爱之情,读出小孩的顽皮。第三、四句“解”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踪迹”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就是“行动留下的痕迹”。“浮萍”可借助图片和资料来理解。“一道开”用想象画画的办法理解。
   5讨论:从“不解藏踪迹”你想到了什么?
    (1)池里这么多白莲,采一些没关系,用不着躲躲藏藏。
    (2)采白莲是因为爱白莲,用不着藏踪迹。
    (3)小孩采到白莲,高兴得忘了藏足迹,天真无邪,很可爱……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读出小孩的天真无邪。
  五、给诗配图,加深理解
   1给诗配图,师生评价。
   2根据配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六、背诵古诗,拓展交流
   1根据自己所画的图背诵古诗。
   2师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七、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描描写写(课后第3题)。
     观察、交流写好生字的关键点,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评议,相机激励。
   2填空,再读一读(课后第2题)。
   3请学生把自己想写的词语或句子写一写(积累好词好句)。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77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