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_苏教版四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集体备课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第  五   单元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说勤奋》

先从人人有一个美好的理想说起,随即以一句设问“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提出观点,引起学生注意。作者接着指出:“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语句凝练,含义深刻。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以事实为例(这正是要让学生明白的写法)。你看,司马光小时候,“哥哥、弟弟读一会儿就去玩了”,而他“却在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这就是勤奋啊。长大了,他用“警枕”帮助自己抓紧时间读书写作,这“警枕”上浸透着他的汗水啊。他用19年时间写成历史巨著《资治通鉴》,19年需要多大的毅力,这巨著里包含他的心血啊。于是,“一生勤奋”的司马光呼之欲出!如果说司马光砸缸的记忆让学生还多少存有司马光是靠聪明取胜想法的话,那么下面“17岁才进中学”“学习成绩很差”的童弟周的事例则充分说明“勤能补拙”的道理。“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这对学生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召唤!最后作者回归现实,“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结论水到渠成。

《李时珍夜宿古寺》

这篇课文的关键词仍然是:理想、成功、汗水、心血。课文叙述了李时珍带着弟子夜宿破庙,煮水吃干粮,月下记录察访收获,亲口品尝辨别药草的故事。“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好几个月了”,可以说是一路辛劳,一路汗水。“趁着大好月色”“边忆边写”,药草分不清就“放在嘴里嚼嚼”“接着往下写”,丝毫也不敢马虎,可以说每一笔记录都是李时珍心血的凝聚。读到这儿,《说勤奋》中的关键语句“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会再一次萦响于学生耳畔。不过,与前一课相比,从《说勤奋》学生更多理解的是勤奋对于实现理想的重要,而这一课,从李时珍“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的话语,学生会体会到理想信念正是勤奋努力的动力源!两相映照,“走向成功”有了明确的基本内涵。

《维生素c的故事》

本文讲述了航海家哥伦布带领船队在大西洋远航探险途中的一个传奇经历。船员中十几人得了“海上凶神”这种怪病,但在荒岛上他们却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了,这让哥伦布“又惊又喜”。哥伦布思考这其中是否有什么联系,后来经过研究发现了维生素c。可以说维生素c的发现与哥伦布的思考习惯、思维品质密切关联。过去遇到“海上凶神”的船员都死亡了,这一次却发生了意外,“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这样的质疑正是发明创造的发端。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和学生做一个反向思考:为什么不是旁人提出这样的联系思考的呢?当把这个问题思考清,我们会明白这“偶然”其实是哥伦布对航海事业的热爱,是哥伦布战胜“海上凶神”的迫切心情,是哥伦布对此事高度关注的必然结果。这与阿基米德发现皇冠的秘密、牛顿发现苹果的秘密是同一个理。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表面看似乎与“走向成功”没什么关联,但事实由于这篇课文的时代性,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相连会催生学生许多的探索热情:互联网是怎么产生的?互联网的未来?于是因为互联网而成功的一个个含“金”量很高的名字(如丁磊、陈天桥、马云)会成为孩子们讨论的话题。这样,“实现理想,走向成功”就又多了一份内涵:利用科技,创造无限。 12345678

单元目标要求

1、学习默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初步感受文章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文章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单元设计意图

可以看出本单元四篇课文后的练习都围绕着上述目标。《说勤奋》课后练习4“抄写句子,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为的是训练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后练习5“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既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暗示着说理文的一般写法。《李时珍夜宿古寺》课后练习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维生素c的故事》课后4“默读课文,说说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课后练习5“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这些练习设计的目标无不指向学生朗读、复述、默读能力的培养,并由此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课后练习4“找出课文中加引号的词语,说一说这些词语为什么要加引号”其实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变化,进而体会引号的用法。《李时珍夜宿古寺》课后还要求学生用上课文中的一组词语练习“说一段话,描写夜景”,这是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看得出,这样的安排头绪简单,重点突出,方便教师教,也方便学生学,语文阅读实践落在了实处。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16、说勤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警枕、稍微”等词语的意思。(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与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词。课前准备: 课件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 、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的理想是什么?通往理想的桥梁又是什么呢?板书课题,读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勤奋。齐读“勤奋”找近义词  齐读课题。解题:“说”就是谈的意思这是一般说理的文章。    勤劳 奋斗    二 、指导初读课文               讲清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 2、读顺句子,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3、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带着问题、按照要求读课文。    自己练读  个别读 纠正读音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 、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桥梁、资治通鉴、宋朝、警枕、稍微、期末、习惯、远渡重洋、基础、社会、气馁、勤能补拙、卵  指名读,读准字音。(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多音字等)正音。说说自己理解哪些字词的意思,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将以哪种方式解释。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警枕、稍微”等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检查课文是否读顺。指名读课文      3、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引导分段1)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2)怎样证明观点?3)课文最后讲了什么?            指名读,正音。分自然段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正音。评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阐述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道理。根据问题分段,并在文中做记号。一(1)二(2—3)三(4)      四、精读理解第一自然段                     出示: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出示:“古今中外……心血浇灌出来的。”    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1、理解通往理想的桥梁是指“实现理想的途径”。 2、将这句设问句换一种说法:勤奋是通向理想的桥梁。理解:鲜花汗水和心血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强调“每一个” 齐读第一自然段。  找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并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     枕、末、惯、基       交流记忆方法,书写生字。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抄写  熟读课文  www.xkb1.com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12345678

课题:17、李时珍夜宿古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解暑消热”等词语,重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李时珍吃苦耐劳的品质。(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生互相讨论给课文分段,理清故事发展的四个过程。

重点与难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李时珍吃苦耐劳的品质。课前准备: 课件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 揭题导入:          1、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题是—— 《李时珍夜宿古寺》  2、  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齐读课题  人物:李时珍时间:夜地点:古寺   二、初读课文:  出示词语: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    引导学生认识并列式词语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能再说几个吗?  学生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想,你从课文中了解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分小节读课文。读词语结合课文或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开天辟地、桃红柳绿等  齐读词语。 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枯枝杂草、长年累月、解暑消热”等词语,重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三、再读课文                        1、谁来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那么,大家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这点的呢?  交流 2、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请你按这个顺序给课文分段。 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检持不懈,一心为老百姓着想。  同学们轻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笔圈圈画画,找到反映李时珍精神的句子。  学生自由朗读、圈画。 外出察访——夜宿古寺——寺中谈苦——连夜记录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李时珍吃苦耐劳的品质。      学生互相讨论给课文分段,理清故事发展的四个过程。 四、研读课文                   解决第一小节,让一名学生读一读,在扣住关键词谈理解。   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地方多:安徽、河南、湖北、等  路途长:好几个月  条件差: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工作细查: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实地调查  访:走访许许多多的人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阅读配套阅读。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12345678

课题:18、维生素c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噙着、蓬头垢面、所谓、艰苦、浑身无力、路程、缺乏、拖累、不治而愈、适量”等词语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课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与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整体感知课文。课前准备: 课件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 、揭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维生素c吗,今天就来学习《维生素c的故事》。    师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解题  齐读课题    生提问:维生素c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遇到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想一想。  2、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新词出示:哥伦布 噙着  蓬头垢面 蔬菜   所谓  艰苦危险  浑身无力  路程缺乏   肚子   拖累不治而愈  尸体  适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生按自学要求自学课文        2、交流自学情况(1)生字新词  默读生字新词开火车朗读  齐读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噙着、蓬头垢面、所谓、艰苦、浑身无力、路程、缺乏、拖累、不治而愈、适量”等词语意思。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师随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读课文个别按自然段读课文 www.xkb1.com 随课文理解词语。    2、学生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三、布置作业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比一比,再组词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比一比,再组词 新课标第一网 蔬(   )浑(   )拖(   )疏(   )辉(   )脱(   )蓬(   )伦(   )艰(   )逢(   )轮(   )坚(   )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与难点:教学以了解有关互联网的知识,指导学生朗读为主。课前准备: 课件12345678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 你们家有电脑吗?上网了吗?
2、板书课题:奇妙的国际互联网齐读  3、让我们再次读课题, 把你的渴望,好奇读出来。  自由发言。  齐读课题。  学生质疑:国际互联网是怎样一种事物?它又奇妙在哪里呢?        二、初读课文。                       1、  出示自学题读准课文,初步知道“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  2、  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注意正音。   学生自学。读准课文,初步知道“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让学生说说“国际互联网”奇妙在哪儿,知道文章主要从互联网的工作原理、结构、作用来说明互联网的奇妙之处。    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紧扣“奇妙”,理清课文。 1、那么你想知道国际互联网那些方面的知识呢?

   自由发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2、生质疑。
   同学们想了解的内容还真不少,限于课文有限内容,我想我们只能解决其中三个问题,其他的问题就留给同学们课后探究了。
3、出示问题:
(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2)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  
(3)国际互联网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4、自学探究: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能回答这三问题的句子,并做上记号。  
5、小组交流:同学们能把你自学的结果与同学们交流吗?                     自读课文    回答问题。                          根据课文内容解决问题。 四、作业:     1、  抄写词语。 2、  继续研究问题。 3、  朗读课文  1、抄写词语。
2、继续研究问题。
3、朗读课文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练习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读书勤动脑的好习惯,并学会运用成语的能力。能续写故事。2、读背成语,积累词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读书勤动脑的好习惯,并学会运用成语的能力。读背成语。积累词汇。课前准备: 课件12345678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处处留心                 (1)导入活动 1、师:我们听说过人的鼻子,眼睛,嘴……争宠的故事,大家听说过电脑部件也吵架吗?翻看书,咱们看一看。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出声音。(2)、组织讨论 1、你觉得小主人会怎么说?启发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 2、评议 3、将小主人的话补写下来师:你认为小主人会说些什么呢?注意要联系上文看看 4、画线的部分,你能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来替换吗?  5、换上成语后再读一读,感觉怎么样?(3)、拓展指导分小组表演课本剧。       激趣导入新课,明确学习内容。  自由读文    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小组交流讨论汇报,评议  补写句子学生思考,讨论回答体会 1七嘴八舌 2情不自禁读句,进行区别体会  自由分组表演。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培养学生读书勤动脑的好习惯,并学会运用成语的能力。能续写故事。二、教学成语。(一)、教学成语。 1.复习。 2.指导。(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2)指名一学生读,及时正音,集体齐读。(3)教师范读。(4)学生分组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可查字典。(5)学生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学贯中西:有关中西方的学问都通晓。形容人学问渊博。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著作等身:著述之多,等于身体一样高。形容著作极富。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 3.练习。(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4.反馈。(二)、教学名言。 1.审题。(1)指名读练习要求。 2.指导。(1)让学生自读两句名言,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2)邻近同学讨论两句名言的含意。 3.练习。(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座互背。 4.反馈。课后请同学们搜集鲁迅的名言,互相交流。  背诵学过的成语。多种形式朗读记忆。  (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讨论交流词意。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满腹经纶:一肚子学问和才能,形容人饱学而有理大事的才能。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就有了。  文质彬彬: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从容。同座位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1)指名试背,说说记忆的经验。(2)集体背诵。让学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指名试读,正音。齐读。鲁迅的话是针对别人说他是天才讲的,意思是:我不是什么天才,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抒别人休息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1)指名试背。(2)集体背诵。(3)课外延伸。            读背成语,积累词汇。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练习5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写钢笔字。(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2学会帮别人出主意。(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重点与难点:学会帮别人出主意。课前准备: 课件12345678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指导写好钢笔字        1读“我的发现”,明确写字重点 2指导书写            明确此次写字要求照样子练习展示写字作业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说话。           二、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师: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你遇到问题时会怎么做呢?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太多了。我们中国有句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的就是人多智慧多。多数人遇到困难都喜欢请人帮忙出点子。今天有的同学遇到问题了,要请我们大家帮帮忙,愿意吗?  (二)、训练交际。  1、小黑板出示问题师:同学们重点选择一两个问题,注意请你多出几个主意,选一选,哪个好一些,在班上提出来。  2、读文,明确要求 “帮他出点子”  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学生思考          小组内交流发言,选出好主意  学会帮别人出主意。 3、根据具体事例,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4、注意所出主意应该合情合理,能够使问题得到解决    5、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很热心为别人出主意,而且大家都想得很周到,希望你们在生活中也能热心真诚地帮助别人。                                                           班级交流,其余学生评价。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习作5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2、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

重点与难点: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初读例文,感知写法。1、初读例文,感知写法。
思考:这两篇习作分别写的什么内容?你觉得两篇习作在写作上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自由读读两则例文片断。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二、互相交流习作的特点互相交流习作的特点两篇习作片断最值得学习的是让被介绍的事物开口说话,自己介绍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方法来介绍熟悉的事物,是文章生动、有趣。12345678三、再读例文,学习写法。再读例文,学习写法。思考:在自述时,可以写那些内容呢?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的时候,可以从事物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以及心理、愿望等方面来写。四、明确要求,完成习作。明确要求,完成习作。 再读读例文的阅读提示和例文后习作提示,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用自述的形式,选自己熟悉的事物,借助拟人、比喻等手法,将习作写得具体、生动、有趣。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五、自己确定写作素材自己确定写作素材让学生自己选择写作素材。 教科书 小书包 课桌 电视机 电冰箱等等。六、师巡视指导师巡视指导生习作。七、互相交流,修改习作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小组中宣读自己的习作自己先修改同学交换了修改。完成习作以后,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修改自己的习作
在班级中交流。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12345678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51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