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休拒收礼物》评课稿|《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和句子
  2、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
  3、通过的故事,感受公仪休的清正廉洁。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积累性常规活动:
  积累杜甫、李白的古诗。
  二、开放性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吴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结识一位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他叫公仪休。
  1、出示公仪休图片及简介
  2、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板书:齐读)公仪休拒收礼物。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完全不同,把书翻开。
  三、互动生成展开
  (一)初读剧本,了解剧本知识
  1、快速浏览,说说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交流
  3、小结:课文就是一个独幕剧的剧本(板书:独幕剧)。他在开头先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剧本的主要内容是人物的对话。剧本中方括号主要交代布景和人物活动等,圆括号主要交代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4、认识剧中其他两位人物:鲁国某大夫的管家公仪休的学生子明
  说明:课伊始,就让学生浏览课文,比较和以往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方括号里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动等。括号里交代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初步学会阅读剧本。
  三、读通剧本,理解词语
  剧本通过人物的对话告诉我们一个生动的故事,那这个剧本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1、轻声朗读剧本
  要求:
  (1)读准字音,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2)想想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交流
  重点理解:回味日夜操劳心满意足盛情恍然大悟无可奈何
  说明: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立足点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因此,再初读课文时,就让学生在组内运用各种方法理解剧本中的有关词语,并能在理解中加以积累
  四、细读剧本,深入理解
  1、公仪休喜欢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有关句子。
  出示句子:(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读一读,演一演
  2、鲁国这个地方是很少有鲤鱼的,管家的主人为什么要把这么贵重的东西送给公仪休呢?
  出示管家说的
  读一读,演一演
  3、公仪休这么爱吃鲤鱼,为什么拒绝呢?他是怎么想的呢?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
  运用文中的关联词,练习说话:他想:(),于是他()。
  五、排演剧本,加深体会
  1、请三名上台试演:一人演公仪休,一人演子明,一人演管家。
  2、师生共评,并随机指导。
  3、各小组分角色表演
  说明:以小组为单位,人人参与,走进角色,走进历史,都当一回剧中人。在排演过程中,学生将各自的感悟、体验融入剧中,进一步体会公仪休的清正廉洁。
  六、登台亮相,欣赏评议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我认为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掌握三点:一是学会课文是的生字词,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二是了解一下独幕剧的特点,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三是能把握剧本中公仪休、子明、管家这三个人物的特点,其中特别是要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12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个独幕剧的剧本,此类课文学生第一次接触,剧本中的人物、年代又离学生较远。为了拉近距离,让学生走进文本,真切地去理解、去体验、乃至产生共鸣,教学时着重组织学生先通过对比了解戏剧;再词句品读,体验感悟文章内容;最后组织学生合作排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163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