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休拒收礼物课本剧视频】公仪休拒收礼物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大家好!我执教的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个独幕剧。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剧本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体会公仪休廉洁自律、机智过人的品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能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去品味人物语言,进而能联系剧本特点,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在自己排演课本剧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能比较准确地进行展示。
情感目标
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的高贵品格。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2.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四、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个独幕剧的剧本,此类课文学生第一次接触,剧本中的人物、年代又离学生较远。为了拉近距离,让学生走进文本,真切地去理解、去体验、乃至产生共鸣,教学时第一课时已先让学生自行解决字词,并对独幕剧的特点有所了解,而且也布置了学生收集资料,自由组合进行课本剧的排练。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先导后学,方法指引
(三)交流分享、品读剧本      (四)拓展延伸、思想升华
(五)展示表演  能力提升
六、每环节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我们倡导新旧知识要衔接,所以利用二人小组复习,互相复述独幕剧的特点,目的是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新课做铺垫,在学生回忆的同时重点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的能力。同时也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先导后学,方法指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我们提倡学生“不带问题不读书”,目的是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所以这里要留给学生读书的空间,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为了更好的突破重难点,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导学案的“精读感悟”部分做了修改,加上了自学方法的常规指导,梳理出了一个统领性的问题,使学生能主动探究。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4人大组合作交流。老师在导学过程中则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三)交流分享、品读剧本
设计意图: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分享、品读剧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按剧情的发展,这个独幕剧分为三个场景。即公仪休是一个爱吃鱼的人;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公仪休告诉子明自己拒收鲤鱼的原因。
一般来说,学生会按顺序汇报。汇报的形式可能是两人小组,也可能是四人大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评价,也可以激励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同时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多种读书方式感悟剧本的特点,为后面排演课本剧做好铺垫。12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就能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体验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四)拓展延伸、思想升华
设计意图: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我准备在这里引导学生浏览导学案“拓展延伸”部分,并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目的是深化文章主旨,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五)展示表演  能力提升
设计意图:由于课前就布置了学生自由排练,再加上前面的铺垫,学生肯定会非常喜爱。通过排演课本剧,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活跃的思维和情境表演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体验成功中增添自信心,为学生健康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161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