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生命的壮歌】17、生命的壮歌——“生命桥”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17、生命的壮歌——“生命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团结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边进行人文性的情感体验,边进行工具性的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
理解“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做桥墩的生命桥。”
教学过程:
一、 整体感知。
1、 复习词语(分行读)
狩猎    羚羊    悬崖    活捉
试跳    下坠    猛蹬    上升
凌空腾起  秩序井然  快速飞跃
眼花缭乱  目瞪口呆  不由自主
2、 请学生分行用上以上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展开话题:在一座绿草如茵的高山上,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一群羚羊。有一天,一个狩猎队把罪恶的脚步踏上了这块乐土。他们发现了这群羚羊,拼命地追赶,把它们逼迫到一座悬崖边。你们看(老师板画悬崖的示意图)这悬崖多险哪,下面是万丈深渊,前面是宽阔的山涧,对岸也是一座陡峭的悬崖。眼看这群羚羊就要被全部活捉,成为猎人发财的牺牲品,可是这时,奇迹出现了……在生死关头,羚羊群竟然能够搭起一座“生命桥”来完成一半羚羊的逃生,实现种族的延续,这真是一个——奇迹!(板书)
4、 谁能说说什么是“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意想不到的,不可思议的事情。)读好这个词语。
二、 体会情感
(一)寻找“奇迹”
1、大家一定想知道出现了什么奇迹?那就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读完之后,说一说课文中出现了哪些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2、学生交流[可能的情况有以下几种,讲到哪点就顺势展开]
①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羚羊群会分成两队,而且是老的一队,年轻的一队?(老师点:这真是奇呀!)
②为什么老羚羊朝年轻羚羊叫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就知道走到悬崖边,而且其他的羚羊却不跟着走出来呢?(你觉得这是两只怎样的羚羊?)
③为什么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老羚羊的身体会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呢?(这真是出乎意料!)
④为什么第一对羚羊试跳成功以后,羚羊群不是争先恐后地跳过悬崖,而是秩序井然地跳呢?(在生死存亡之际,竟有如此表现,太让人震惊了)
……
[以下交流学习都是随机的]
(二)学习第一节
1、生读出: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年轻羚羊应声跟着老羚羊走到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了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2、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老羚羊叫了一声,年轻羚羊却毫不犹豫地应声而出,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配合默契、心灵相通)(点出“走”“叫”“走”)
3、这一走,老羚羊就走向了——死亡;这一走,年轻羚羊就走向了——生的希望,在生死关头,他们却没有太多的语言,一个轻声一唤,一个应声而出,它们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多么令人钦佩!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吧。
(三)学习第二节
a、第一遍读,读出“奇”的感觉
1、生答出本节后让学生上黑板用简笔画的形式表达对这段的理解(试跳过程)1234
然后老师渲染:想不到动物界竟然有如此感人的故事,有如此惊心动魄的故事,真是不可思议。第一对羚羊试跳成功的情景真是太感人了,真是个奇迹。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节,读出你的意想不到,读出你的不可思议。
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里互相读。
3、指名读(看着书读)(如果读的好,老师点:同学们听出来了吗,他读的时候突出了“向下坠、奇迹、刚好、猛蹬”这些词语,读出了他的惊讶,感动。)(老师圈点重点词语)(如果读的不好,老师点:你读得很流利,不过,如果你能注意这些词语,出人意料的感觉就会读出来了,你再试试。)再指名读
4、小结:老羚羊与年轻羚羊配合得竟是如此默契。这真是太神奇了。
b、第二遍读,体会老羚羊牺牲的悲壮。
1、为什么这段话使你觉得是个“奇迹”呢?(为老羚羊的举动而感动,因为它为了子孙能活下去,甘愿做桥墩,而下降却坠入山谷。)
师:这可不是一般的山涧,而是万——生:(齐答)万丈深渊。
师:摔下去一定是——生:粉身碎骨
师:老羚羊明知道自己会死去,而心——生:心甘情愿地去死,
师:为的是——生:以自己的死换来年轻羚羊的生
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师生:这是一种舍己为人的自我牺牲精神。
2、引: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身上猛蹬一下,这一蹬,年轻羚羊获救了,而老羚羊呢?(生答:“老羚羊就像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老师点出“笔直”一词。(老羚羊坠入山谷的速度更快了,那一定是粉身碎骨,多么悲壮的一幕。)齐读这句话:“老羚羊就像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3、老师渲染:同学们,难道老羚羊的生命就不宝贵吗?难道老羚羊就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吗?(学生答:不是的。)老师:是的,老羚羊是多么希望能够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可是现在,它为了年轻羚羊的生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老羚羊啊!就这样牺牲了!
c、指导读课文第二节
1、同学们的眼前一定已经出现了当时的情景,现在请把你眼前的画面放大,放大,再放大,你看到了吗,在老羚羊落下悬崖的刹那,他的眼睛里含着的分明是


什么?对了,那是微笑啊!他为什么要笑啊?当你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你有什么感觉?你高兴吗?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心与羚羊的心合在一起时,你就会感受更深刻。请把文中的老羚羊换成“我”,年轻羚羊换成“孩子”,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段话,再指名读。
2、师:同学们把自己当作了老羚羊,你就走进了羚羊的内心。如果把自己当作年轻羚羊,你的感受一定更不一般。现在,把自己当作年轻羚羊来读一读,把文中的年轻羚羊换成“我” ,把老羚羊换成他的亲人。
一读,师:我听出了一种沉重。
二读,师:我感觉到每一个字里都有血,每一声里都有泪。是啊,那老羚羊,有可能就是你的妈妈,你的爷爷奶奶。再读。
3、师:当年轻羚羊得救后,心里却一阵悲痛。当老羚羊落下山涧时,却十分高兴。生者的眼泪,死者的微笑,是多么的感人,多么的不可思议啊!让我们齐读这一节。
(四)学习第三节
1、师:老羚羊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年轻羚羊的新生命,它用自己的生命划出了一条弧线。那是多感人的画面。更惊人的一幕出现了:群羊飞渡。同学们,自己再读。 1234
2、老师渲染、演示动画
老师渲染: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老羚羊想到是自己的子女,它对年轻羚羊的爱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东西,哪怕是献出自己的生命。
演示动画:同学们,你们想看一看,这悲壮的一幕,想看一看这让人肃然起敬的一幕吗?
3、从同学们的表情,我知道,大家被深深地震撼了。是呀,太神奇了。谁来说说,这里哪个地方最让你不可思议?
4、交流:
① 生答出: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羚羊群竟然秩序井然地飞跃山涧,谁也不争先恐后。
师:生死攸关的时候,羚羊竟然不争先恐后,如此有秩序,毫不慌乱,就像有人在指挥一样,它们的顾全大局让人肃然起敬。 (学生齐读这一节;老师重点词范读(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学生再齐读。)
②“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小组讨论,提出问题,这里你有什么不懂吗?
(不懂,老师实物演示,画弧线,理解弧线:年轻羚羊从这里起跳,它在空中飞跃的路线,在作者的眼里,就像一条无形的弧线,老羚羊随即跟着跳得低一些,在年轻羚羊即将下坠时,老羚羊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老羚羊的身体就是什么(桥墩)年轻羚羊蹬着这桥墩飞跃到对面山涧,又划出一道弧线。年轻羚羊就是蹬着这桥墩躲过了猎人的追捕。每一道弧线,就有老羚羊的生命消亡。同时,就有一个年轻羚羊的生命得以延续,老羚羊用自己的生命架起了年轻羚羊从死亡走向新生的桥梁,这一道道弧线不就是一座座生命桥吗?)
5、 师:你看到了什么?(我看见山涧的下面许多老羚羊死去了。我看见了秩序井然的一幕。我仿佛看见了猎人情不自禁的放下猎枪的场面。)

6、师:同学们,你从秩序井然读懂神圣了吗?这对于晚起跳的羚羊来说意味着什么? (每一道弧线就意味着一个老羚羊生命的失去。)
师:让我们自己去读一读第三小节,感受羚羊带给我们的神圣。 生自读后齐读。
7、师: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老羚羊把生的希望留给年轻羚羊,把死亡留给了自己,这种伟大的壮举真是催——生:催人泪下。师:撼——生:撼人心田。
师:扣——生:扣人心弦。
师:我们的心都被颤动了,你说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的猎人们会无动于衷吗?他们忍心毁灭这群可敬可佩可尊的生命吗?他们握着猎枪的手还会攥得那么紧吗?
(猎人握着枪的手一定软了,他们不忍心杀这群可爱的生命。)
师:你们能带着这样的感情把这段课文读好吗?(生练读)指名读这一节
8、老师渲染:一个个老羚羊牺牲了,一个个年轻羚羊活下来了,这生存是以一个个老羚羊的生命作代价的,它们共同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这情景何等神圣,这情景多么惊天动地。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一节。
(五)由物及人
1、看到这不可思议的一幕,看到这悲壮的一幕,看到这震撼人心的一幕,猎人也(齐读:“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2、猎人们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呢?(动物也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它们为了种族的延续,顾全大局、自我牺牲的精神让猎人也放下了猎枪,这又是个奇迹。)
3、同学们,此时,你想对老羚羊、年轻羚羊、还有猎人说些什么?(学生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然后指名说)1234
四、总结点题:
1、《生命的壮歌》,这是怎样的一首生命之歌呀!(悲壮)
2、读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让我们每个人都懂得善待生命、珍惜生命吧!)
五、拓展:
1、读《蚁国英雄》的故事,说说哪些地方你认为是个奇迹。
2、推荐阅读课外书《动物奇观》。

板书设计

           “生命桥”   奇迹

            年轻羚羊图
            老羚羊图
            简笔画

教后反思:
在问学生课文中出现了哪些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就是让学生寻找“奇迹”时,学生大多是跳过第一段,直接说到了第二段中的语句,因此可这样处理:先解决第二节的教学,然后问:“这是一个巧合吗?”请往前文找找。然后开始第一段的教学,再把第二段带一下,最后进行第三段的教学。
本次教学的重点是情感的激发和引导。
(欢迎一起探讨!)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141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