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和小棋手课文|元帅和小棋手(浙教版教案四篇+相关资料)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预设目标:
   1.学习小棋手的勇敢无畏,执着追求,感受大元帅发现、培养人才的良苦用心,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了解聂卫平成功的原因。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并理解新词。
   3.抓住"我输了?不!我赢了!我赢了,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勇敢无畏的小棋手!"这一重点句,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小棋手的勇敢无畏和大元帅的喜悦赞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我输了?不!我赢了!"的意思,从而了解小棋手成功的主客观原因。
  课时安排:2课时
  预设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寻找重点词句。
  1.揭题:元帅和小棋手,换个词表述:()和()
  2.自由课文,补充课题:()和(),(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3.或许学生会产生两种答案,或许会有统一的答案,由此引出"我输了?不!我赢了!"
  什么输了?什么原因输的?(陈毅因为小棋手的不甘示弱而输了棋)
  什么赢了?什么原因赢的?(陈毅因为小棋手的勇敢无畏而赢得了人才)
  (二)仔细课文,感受小棋手的勇敢无畏。
  1.仔细读文,找找小棋手的勇敢无畏的表现。
  2.交流反馈,阐述理由。
  3.感情朗读,体会勇敢。
  (三)再次读句,体会含义。
  1.再次出示:"我输了?不!我赢了!"
  仔细读句,尤其是标点,琢磨陈毅元帅所说的输、赢是在指下棋吗?
  你从何而知?
  2.感情朗读第12自然段。
  3.大元帅与小棋手下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试棋艺、考胆量、发现人才)。
  (四)补充材料,深入读文。
  1.小棋手的确是个人才,我们来看看他的荣誉榜(屏幕阅读)。
  补充材料:聂卫平1952年生于北京
  13岁夺得全国少年冠军
  1973年进中国围棋集训队
  1975年获全国冠军
  1976年在访日比赛中,连胜数名日本九段高手,被誉为"聂旋风"
  1979年获首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冠军
  1982年获"九段"称号
  1985~1987年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作为中方主帅,力挽狂澜,连挫日方9名高手,成为中国围棋史上的英雄。
  1988年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棋圣"称号
  2.小棋手的成绩显然与他的勇敢无畏有关,同时从课文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大元帅对小棋手成长功不可没,找找相关词句,交流反馈。
  3.想象写话。
  明天就是小卫平的生日了,陈毅元帅拿出了他心爱的《围棋名谱精选》,心情难以平静。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翻开书,在上面写下了"谦虚好学,勇敢奋进"八个字。
  (五)感情朗读全文,尤其是12自然段,再次感受大元帅的喜悦,体会小棋手的勇敢。
  (六)作业。(任选一题)
  1.今天是小棋手聂卫平终生难忘的日子,因为他在刚刚结果的全国少年围棋赛中战胜了对手,获得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全国冠军。此时此刻他的心情难以平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此同时,得知比赛结果的陈毅元帅也激动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口语交际:聂卫平获得全国少年围棋赛冠军后,接受记者的采访。(两人合作完成作业,一人设想自己是小棋手,如何答记者问,一人设想自己是小记者,如何提问。)1234567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弹、好”,能理解27个词语的意思。
  2.能抓住“我赢了,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勇敢无畏的小棋手!”这一重点句理解全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大元帅”对“小棋手”“勇敢无畏”精神的赞美之情。
  3.会用“指导”、“鼓励”各写一句话,能正确理解,“我输了?不!我赢了!”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学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语意思,能正确辨析多音字“弹”、“好”。
       (2)能抓住重点句,理解全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我输了?不!我赢了!”这句话的意思。
       (2)用“指导”、“鼓励”各写一句话。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15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弹”、“好”的读音,理解“老少无欺、不讲私情、谦虚好学、示弱、鼓励、无畏、训练”的意思。
  2.理解陈毅元帅为什么要请小棋手来下围棋。
  (二)教学过程

  1.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①看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讲发生在“元帅和小棋手”之间的事。)②这位“元帅”是谁?这个“小棋手”又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陈毅元帅和小聂卫平下围棋,结果小棋手战胜了大元帅。)
  (2)自学生字,读准多音字“弹”“好”的读音;了解“示弱”“无畏”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回答两个思考题。
  (2)指名认读生字,分析字形。
  3.学习课文第1一1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①陈毅元帅为什么要和小卫平下棋?(“我想试试他的棋艺,考考他的胆量。”)②试试的结果,小卫平的“棋艺”究竟怎么样呢?(第一盘“杀了个平局”,第二盘“陈毅眼看抵挡不住了……”)③哪一句话最集中地表现了小卫平下棋的“胆量”?(“小卫平下棋从不示弱”)课文哪些词句具体表现了他的“从不示弱”?(“我知道,你是带兵的大元帅!”“一开始就使出真本领。”“小卫平爽快地答应了。这一盘,他下得更勇猛了。”“小卫平用小手按住棋盘,头摇得像拨浪鼓,嚷着,‘不让!……”“‘真认输了吗’小卫平头一抬,竟然忘记了对面是个赫赫有名的大元帅。”)
  (2)让学生理解“我输了?不!我赢了!”这句话的意思。
  (3)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讨论。
  小卫平下围棋从不示弱:
  我赢了,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勇敢无畏的小棋手。
  从这两个句子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的含义。“我赢了,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勇敢无畏的小棋手;”这个重点句说明:一方面是聂卫平的“勇敢无畏”,另一方面是陈毅元帅的善于发现人才。
  (4)朗读课文。
  4 完成作业。
  (1)《作业本》第1、2、3、4题。
  (2)课后练习题第4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 能分别用“指导”、“鼓励”造句:
  2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小棋子“勇敢无畏”的精神和陈毅元帅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风范。
  (二)教学过程

  1.朗读课文第1—12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课文内容写了什么事。12345678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齐读第13自然段,思考问题:①陈毅元帅与聂卫平下棋时,聂卫平几岁? (不到10岁。指导学生照应题目:“小棋手”)②陈毅元帅是怎样鼓励“小棋手”的?为什么在赠书上写了“谦虚好学,勇敢奋进”八个字?(他毕竟还是”小棋手”,离“世界围棋名手”还有很大的距离。)你知道聂卫乎是什么时候成为“世界围棋名于”的?他为祖国争了哪些光?
  (2)联系第12段,为什么陈毅元帅明明“输”了棋,却要说“我赢了!”,还“乐得泪水都流出来了”?(元帅发现了难得的人才.从“勇敢无畏的小棋手”身上,看到了祖国围棋事业的希望:在陈毅元帅看来.发现了一位优秀的小棋手,比自己赢了棋更值得高兴。)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元帅”对“小棋手”的期望。感受”小棋手”“下围棋从不示弱”的精神,感受“元帅”为“发现了一个勇敢无畏的小棋手”的喜悦之情,了解全文朗读的节奏和基调。
  (2)自读课文,读出自己对课文理解的深度。
  4.指导用“指导”、“鼓励”各写一句话。
  5.作业。
  (1)《作业本》第5、6、7题。
  (2)用“指导”、“鼓励”造句。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弹”,能正确读写并理解14个新词语。
   2、能用“指导”、“鼓励”造句,并能正确理解“我输了?不!我赢了!”这句话的意思。
   3、能抓住“我赢了,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勇敢无畏的小棋手!”这一重点词句,正确理解全文内容。
   4、能熟练地朗读课文,感悟聂卫平勇敢无畏的少年意气和陈毅元帅爱才育才的人格魅力。
  教学准备:布置收集我国围棋名将的简单资料,了解目前我国围棋发展现状,了解陈毅其人。
  教学设计流程:

  一、交流
   1、你知道我国棋坛上有哪些围棋名将?
   2、陈毅是何许人?你能说出包括陈毅在内的共和国十大元帅的姓名吗?
  二、自学
   1、根据注音念准生字和多音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课堂练习本上练写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想想有没有不懂的语句,用符号表示。
  三、检查
   1、开火车朗读生字,听写生字,发现错误,酬情指导,随机抄写。
   2、指名朗读课文,交流不理解的语句。
   3、出示两个句子。
    “我输了?不!我赢了!”
    “我赢了,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勇敢无畏的棋手”。
     a、请用上恰当的关联词把这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b、根据这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练习
   1、同桌练读课文中人物对话
   2、《作业本》1-4题
  五、练读
   1、我们来个朗读比赛,三人一组,一个读元帅的话,一个读聂卫平的话,另一个读作者的话加上老雷说的话。也可以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角色你们自己分,给10分钟时间练习准备。
   2、表演朗读,集体评议,这其中教师的“导”要有策略,有层次,帮助学生正确揣摩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使朗读逐步到位。
   3、师生合作朗读
   4、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六、作业
   1、选词造句
     指导、鼓励、赫赫有名,勇敢无畏,毫不示弱
   2、《作业本》中其余习题12345678
  七、趣练:
    聂卫平成了“棋圣”后,当年与陈毅元帅下棋的一幕始终清晰地浮现在他眼前,终生难忘,请代写一篇回忆录:难忘的一天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在词语中正确辨析多音字“场、弹”;会读写13个词语。
   2、能用“指导、鼓励”造句;能正确理解“我输了?不!我赢了!”的意思。
   3、能抓住“我赢了,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勇敢无畏的小棋手。”这一重点句,理解全文内容。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大元帅”对“小棋手”勇敢无畏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
    抓住“我赢了,我终于终于发现了一个勇敢无畏的小棋手!”这一重点句,理解全文的内容。这个句子一方面说明陈毅元帅善于发现人才,另一方面赞扬了聂卫平的“勇敢无畏”。
  三、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我输了?不!我赢了!”这句话的意思。
  四、教学安排:2 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
   1、读准并会写本课的生字,读通课文。
   2、通过读课文正确理解“我输了?不!我赢了!”这句话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
  二、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一读课文。
  1、看老师写一个词语---元帅,你会读这两个字吗?看到这两个字你有什么想到了什么?再看老师写一个词语---小棋手,你觉得棋手应该是最擅长干什么?
  2、揭题,通过预习,你能告诉大家,课题中的元帅和小棋手各是谁?
  3、师简介:陈毅是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大元帅,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都为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聂卫平呢,老师读一段文字,你就能感觉到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师:聂卫平,出生于北京一个围棋世家,父母亲和外祖母都是围棋爱好者。他和姐姐聂姗姗、弟弟聂继波从小学棋,在北京少年围棋赛上被称为“聂氏三小将”。他13岁就夺得全国少年冠军;1973年,进中国围棋集训队;在第三届全运会上,获得全国冠军。后来,他作为中国围棋代表团成员,在访问日本的比赛中,取得了7战6胜1负的
  4、激疑:你想,一个大元帅,一个小棋手,如果在棋盘上展开一场战争,结果会如何呢?根据学生发言,到底是谁赢了呢?读一读课文,并找出理由。
  二、反馈小结,二读课文。
  1、学生发言。板书:赢  赢
  两人都赢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出示句子:“我输了?不!我赢了!”
  ---这句充满矛盾的话是谁说的?又是什么意思?
  2、师小结,进一步激疑:请再读课文,找一找他们各自的“赢”分别赢的是什么呢?
  二读课文,他们两人羸的各是什么呢?
  三、三读课文,了解大意。
  反馈问题2:他们两人“羸”的各是什么?
  (1)你认为聂卫平赢的是什么?(棋艺)
  (2)大元帅赢的又是什么呢?(发现了---)
  板书。
  学生自己查字典理解“勇敢无畏”
  (3)说说“我输了?不!我赢了!”中,陈毅元帅所说的输,是输了什么?赢,又是赢了什么?
  5、到现在为此,你能用上课题,以及老师的板书,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学生各自准备,指名说。
  四、小结激情,确立下节课的研读目标。12345678
  1、请你再认认真真地用心读一遍课文,用心去感受你更喜欢文中的元帅还是小棋手?
  学生发言。
  2、小结:不管你喜欢谁,总有你的理由。下节课我们再请你们从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找出你更喜欢元帅或小棋手的原因。
  五、巩固字形,完成作业本字词练习。

                第2课时
  一、教学内容:
   1、能用“指导、鼓励”造句;
   2、能抓住重点句“我赢了,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勇敢无畏的小棋手!”,理解全文内容,体会小棋手的勇敢无畏及大元帅对他的赞美之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教程:

  一、复习导入,造句练习。
  1、指名领读文中的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里面总共只出现了这两个人物吗?
  板书:指导、鼓励
  你能用上这两个词,说说老雷与聂卫平,元帅与聂卫平之间的关系吗?
  3、谁是本文的主要人物?上节课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
  二、开展研读,展开训练。
  1、确立各自研究的对象:元帅或是小棋手。
  2、根据自己的选择先找出文中写元帅或小棋手的句子,读一读,注意体会,你从中似乎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元帅或小棋手。
  3、学生自学,可以相互讨论。
  4、全班交流,并请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写在黑板上。
  以下各步随机:
  a、小棋手。
  (1)“我知道,你是个带兵大元帅!”重点朗读指导。
  (2)“小卫平下围棋---真本领。”理解:示弱。
  (3)“小卫平爽快地答应了---更勇敢。”想像说话:小卫平是如何爽快地答应的。
  (4)“小卫平用小手---能收回吗?”你能边表演边有感情地来读一读吗?表现小卫平的勇敢无畏。
  (5)“真认输了吗?”---大元帅。以读代讲。
  b、元帅。学生自由发言,重点抓住元帅对小棋手的赞赏:(投影出示)
  (1)陈毅很高兴地说:“蛮厉害!蛮厉害!咱们再摆一盘!”
  (2)陈毅一听大笑起来:---
  (3)“我输了?不!---”
  注意体会,陈毅元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你从哪里看出来?(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标点符号去体会。)你能通过读来表现陈毅元帅的情感变化吗?
  5、分角色朗读。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部分内容练习朗读。再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
  四、总结全文,完成作业。
  1、看板书,请你来总结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发现。
  用上句式:我喜欢(   ),因为(    )。
  2、同桌合作有感情地读读全文。
  3、说说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4、完成作业本作业。

陈毅生平简介


  陈 毅(1901~1972)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01年8月26日诞生于四川省乐至县。字仲弘。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因参加中国留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押解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学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毕业后被派赴四川万县,推动川军响应北伐。1927年春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共委员会书记。

  1927年7月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反共后转赴江西,8月上旬在抚州赶上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第25师第73团团指导员。起义军南下失败后,与朱德等整顿余部,转战闽赣粤湘边。1928年1月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1师,任师党代表。同年4月与朱德率部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先后任师长、军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前委书记等职,参与领导创建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后历任新成立的第六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区委员会书记、第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等职,积极发展人民武装,参与领导反“围剿”斗争,两次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两次获红星奖章。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第一方面军主力长征,他留下担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后转战赣粤边区,依*人民群众,坚持了三年极其艰苦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曾赴湘赣、皖浙赣等游击区传达中共中央指示,编组红军游击队为新四军,任中共xx新四军分会副书记、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指挥、苏北指挥部指挥。1940年11月,成立华中总指挥部,代理总指挥。12345678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军部,任新四军代军长,继续领导华中军民进行反“扫荡”、反“清乡”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1947年1月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等创造性地执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在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中,指挥部队连续取得宿北、鲁南、莱芜等战役的重大胜利。当蒋介石集中主力对山东实行重点进攻时,又指挥孟良崮战役,一反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的常用战法,出敌不意地歼灭全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主力整编第74师。1947年秋,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同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一部实行外线出击,挺进豫皖苏,与刘(伯承)邓(小平)野战军及陈(赓)谢(富治)兵团密切协同,在中原地区大量歼敌,使国民党军陷于被动地位,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48年5月除继续担任华东军政职务外,又赴中原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从同年11月开始,作为总前委的常委之一,参与组织指挥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和东南广大地区。1949年5月起兼任上海市市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继续担任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2月起兼任外交部部长。1966年1月任中共xx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林彪、江青xx集团进行坚决斗争,遭到严重迫害。他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九届中央委员。1959年起任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陈毅兼资文武,博学多才。有多种军事、政治论著和诗词著作,编为《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和《陈毅诗稿》等。

陈毅和他的军事思想

 陈毅(1901.8.26-1972.1.6),生于四种乐至。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被派往四川,策动川军响应北伐战争。1927 年赶赴江西加入南下途中的南昌起义部队,任团指导员。起义部队在广东失败后,协助朱德重整余部,转战闽粤赣湘边。1928年初参与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党代表。4月与朱德率部到井冈山与毛泽东所部会师,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师长,中共第4军军委书记,前委书记等职。1929年代表中共红4军前敌委员会赴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在周恩来主持下代中央起草给红4军前委的指示信。返回根据地后,协助毛泽东召开中国共产党红军第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1930年起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22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等职,参与领导中央苏区建设和反“围剿”斗争。1934 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等职,在赣粤边区坚持了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参与领导组建新四军,先后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指挥等职。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代军长,与政治委员xx统一指挥华中9万部队,在日、伪、顽夹击中坚持和发展了华中敌后抗战。其间,所撰《论建军工作》、《我们应采取的战略战术方针》等著作,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条件下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新四军的政治建设,以及如何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等问题作了论述。12345678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新四军军长,兼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山东野战军司令员。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司令员。与粟裕等一起,率部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1948年5月,除继续担任华东军政职务外,又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1949年初,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与组织指挥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等重大作战行动,解放了东南广大地区和诸大城市。其间,所撰《一面打仗一面建设》、《生产与支前相结合的经验总结》等著作,论述了大规模正规战争中实行以战教战、以战养战,加强正规兵团建设和后方勤务建设,组织大兵团作战的指挥艺术以及在夺取全国胜利的形势下保持人民军队本色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继续担任华东军区司令员等职,指挥部队剿灭东南地区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解放东南沿海岛屿。1954年参与主持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强调全军在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过程中,仍必须重视和加强革命化建设,坚持以政治工作为生命线。1966年1月任中共xx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陈毅一生著述颇丰,重要著作已收入《陈毅军事文选》。陈毅的军事思想主要内容有:
  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特质,建设正规化的模范党军 ①中国革命战争,必须建设一支正规化的模范军队,即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式革命军队。它与一切旧式军队有着本质的区别:具有高度的革命自觉性,排斥雇佣性;具有工农革命的优良传统,扫除脱离劳动群众的游杂武装习性;具有政治上铁的团结,没有官兵阶段隔阂、军民对立冲突和部队之间的猜忌矛盾,并善于团结友军共同对敌;能够做到政策统一、行动统一和指挥统一、没有地方界限和涣散习气。建军要求是: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优越的军事组织、提高军事技术;军纪达到模范的地步;各种工作都有严密的制度,科学的分工、合乎规律并且极负责地进行;作风上充满革命气派和创造精神。②人民军队建设不是单纯的技术建军,必须包括强大的政治建设工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特质的体现,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于确保和不断强固党的领导,使部队成为党的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和贯彻实行的组织者。决不容许把人民军队降低为统一战线的军队。③加强政治建设决不是轻视其他方面的建设,而是要保证一切部门一切工作的健全和发展。因此,必须全面地加强人民军队的建设。首先要建设健全的司令机关。④要重视及时总结部队作战经验,求得以战教战,打一仗进一步。每打一仗后,只要条件许可,就要组织部队总结经验教训,使第一仗的优点在第二仗中得到发扬,缺点能够避免。

  中国革命战争要依*农村根据地,实行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 ①先有农村根据地,并“波浪式”地发展到全国。应先建立各个小块根据地,逐步连成大片。②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军事战略,目的在于能以少胜多,以小敌大,以弱胜强。③群众武装、地方部队和主力兵团,是革命武装力量的三个阶梯,相互依存配合,共同打击敌人。④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实际上是一种“城乡”斗争,敌人优势集中在城市,我则必须发展农村游击战争。⑤当革命战争由以游击战为主发展到以大规模正规战为主之后,总的作战方针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⑥在敌人竭力把战争引到革命根据地,妄图从经济上破坏革命战争的形势下,应大力实行“以战养战”的方针,为规模日益扩大的革命战争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12345678

  毛泽东军事学派的出现,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辉成就 ①毛泽东军事学派是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的产物。②毛泽东军事学派的特点,是用实事求是的方法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发现和掌握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③毛泽东军事学派的本质是研究和回答革命人民及其军队如何能以少胜多,以小敌大,以弱胜强,在实力相差悬殊条件下战胜强大反动统治者和侵略者的问题。④毛泽东军事学派把军事当作社会现象总体的一部分,提出了中国革命的完整军事政策。这个政策包括对敌、我、友的综合研究,对政治、经济、文化与军事的诸关系的全盘考察,对军队、人民政府、政党的关系的确定,对军队本身诸事项的确立等,历来的军事学只就军事本身的问题如技术、战法等加以研究,即使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诸项条件,也未放到适当位置。毛泽东军事学派代表了中华民族军事史的光辉成就。

12345678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126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