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没有规则课文仿写_《谁说没有规则》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学情分析】
学生对课文中列出的4种不良现象非常熟悉,有一些学生本身就存在这些不良行为,所以在教学中学生的生活体验很容易调动。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思想上已经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应该自觉维护和遵守社会规则。但是在生活中,实际行动中,往往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认为偶尔犯一次错误不要紧,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孩子们这一特点,强化规则的意义,以及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对于违反规则的不良心态的准确描写。
2、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仿写练习,续写诗歌。
3、懂得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必要性,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4、树立人人遵守社会规则、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及其他语文能力。
2、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做遵守规则小学生的感情,达到入情入境的境界。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一些关于不遵守规则而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动物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垂死的鸵鸟图)关于这只可怜的鸵鸟,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1998年的一天,在昆明市动物园里,一位游客因不遵守动物园的游园规则用塑料袋包了个小石子喂给鸵鸟,可怜的驼鸟立刻把它当做“美食”咽下。只两三分钟时间,不等饲养员进到笼里,那只可怜的驼鸟垂下了它的长颈,趴在了地上。兽医赶到时,驼鸟已经没了气息。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是什么造成了这要的悲剧? (启发学生自由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知规则的重要性。)
2、是啊,规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如果不遵守规则就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首诗歌《谁说没有规则》。(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这句话是什么句?(反问句,强调有规则。)板书:有规则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
1、你们认为“规则”是什么?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
2、全班交流:规则是什么?
师:(小结交流情况)同学们都有自己各自的“规则观”,其实事事都有规则,正是有了这些规则,才保证了我们井然有序的生活。  
师:可是我们和谐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不遵守规则。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首诗写了哪几种不遵守规则的行为?
(随便投喂动物食品、翻越栏杆横穿马路、随便乱扔垃圾、插队抢座)
三、精读诗歌,领悟诗意
1、这四种行为在文中正好是四小节。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根据大屏幕提示,合作学习。
2、全班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只图一时的好玩高兴喂动物食品。不但害了动物还影响了游人观赏;有些人只图一时的方便快捷,不遵守交通规则,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还有一些人只图自己方便,随手乱扔垃圾,将我们美好的环境破坏;更有一些人只顾个人利益插队抢座,破坏公平。更为恶劣的是他们还用各种各样的借口、理由为这种行为辩解。
3、这些都为我们文明和谐的生活带来了不和谐。他们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请同学们选择一幅图联系生活实际和查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课件出示:课文四幅插图)12
师:这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一串串的数字让我们认识到不遵守规则会带来这么可怕的后果。
四、拓展学习,发散思维。
1、小组说说:你发现校园里、大街上有哪些不守规则的不良现象?
2、根据观察到的不良现象,依照诗歌写一段。
3、全班交流作品,评选佳作。
五、总结延伸,培养兴趣。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人明明知道规则可是他们还在破坏规则,问题出在哪里呢?(自由汇报。板书:自觉遵守,从小做起)
师:看来要解决不守规则的现象不在于立规则,也不在于宣传规则,而是要提高大家的道德水平,树立功德意识,关键靠自觉遵守。
2、同学们,自觉遵守你们能做到吗?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吧!(课件出示:《看看你做得怎么样》小游戏)
师:大家做的都很好。看出来啦,同学们能很自觉地遵守规则。
3、你们知道吗?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为了我们美好和谐的文明生活,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自觉遵守规则的行列中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组图片。(课件出示组图:自觉遵守规则的行为)
师: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遵守身边的小规则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
4、今天就让我们用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孟子的一句名言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这节课吧!(课件出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作业】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请你考察我们的校园,还有那些地方需要建立规则,与同学讨论并制定规则。
【板书设计】
谁说没有规则
 有规则
自觉遵守  从小做起
教学反思
这节课后,我比较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我想不论是什么课型,课文难易如何,也不论教师对这篇课文是否感兴趣,我们都要深钻教材,做到了解全体学生。课堂上既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还要适时地站出来加以引导。尽量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最有效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这种浅显易懂的文章,我们完全可以重点拿出一段,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或组内自学,这样对学生才真的是授之以渔,而不只是授之以鱼。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107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