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的故事_扁鹊治病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拜见”、“名医”等词语的意思。  

  2.展开合理想象,把课文句子补充具体、生动。  

  3.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阅读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名医”,导入新课  

  1.抓住“望闻问切”四大诊法介绍扁鹊。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名医”(板书:扁鹊)。一起读一读他的名字。(简介扁鹊)  

 2.出示课题。  

  师:这样一位神医,却有人不相信他的医术,不让他治病,他是谁?(板书:蔡桓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扁鹊治病》这个寓言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如果读完一遍,老师还没有叫停,就接着读第二遍、第三遍。  

 2.指名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教学生字词。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记起来太麻烦了,你能不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在讲什么?  

三、抓住“名医”,读悟感知  

  通过几个同学的叙述,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作者把想说的话、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放在了故事中。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1.出示第一自然段: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  

 理解“名医”:什么叫名医?(有名的医生)那么有名的老师叫──名师,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叫──名嘴。  

 2.文章的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扁鹊是一位“名医”,那么课文中一定会有很多句子可看出这一点。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表现扁鹊是一位名医的句子。  

 a.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你从哪儿看出扁鹊是一位“名医”?(站了一会儿、小病、发展)  

 师:扁鹊仅仅是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就发现了蔡桓公皮肤上的小病,真是医术高明啊!(板书:医术高明)  

 b.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你从哪儿看出扁鹊是一位“名医”?(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  

 师:扁鹊也许只看了一眼,也许只看了两眼,就已经知道蔡桓公的病情发展,真是医术高明的医生!  
 c.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师:这个句子很长,很难读,又很重要。它集中体现了蔡桓公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方式由简单逐渐变得复杂。扁鹊只用了“望闻问切”中的“望”就完成了诊断。真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让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123

 d.扁鹊三次请求给蔡桓公治病。  

 如果学生没有提问,教师就引导:医术高明就能成为一位名医吗?扁鹊一次又一次地要求给蔡桓公看病,可以看出什么?(学生讨论)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医生才叫名医。(板书:医德高尚。)  

 师:也许医术高明的医生很多,他们不一定都能成为“名医”,只有像扁鹊那样,既拥有高明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才是真正的“名医”。  

 3.既然有这样一个“名医”为蔡桓公治病,为什么蔡桓公最后还会病死呢?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与蔡桓公病死原因有关的句子。  

 4.交流。  

 a.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朗读。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请你们想象一下,蔡桓公说这句话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动作、神态?  

 b.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不相信)  

 c.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d.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句子写得很简单,你能不能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气时的样子?  

 5.因为对扁鹊的不信任、不高兴、不理睬,蔡桓公一次又一次拒绝了扁鹊治病的请求,最后他后悔了吗?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  

 指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你从什么地方看出蔡桓公相信他是一位名医了?(抓住“请”字理解蔡桓公的后悔。)  

此时此刻,你想到哪些词来形容蔡桓公的病情?  

   当蔡桓公要去请扁鹊治病的时候,已经过了医治疾病的最佳时机,扁鹊走了,病入膏肓、浑身疼痛的蔡桓公只能等死。你想象一下,此时此刻,蔡桓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交流。(师归纳:后悔莫及、百感交集、痛苦不堪、防微杜渐、讳疾忌医)  

四、理解寓意,初识古文  

 1.你觉得蔡桓公是个怎样的人?(傲慢、固执、不听劝告)  

 2.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可以从蔡桓公之死得到哪些教训?(教师归纳板书:防微杜渐、讳疾忌医)  

对啊,如果一开始的时候,蔡桓公就能够对这个微小的毛病引起重视,(板书:微),进行及时的预防(板书:防),就会杜绝病情的渐渐变化,(板书:杜渐),毛病就一定会医好的。这就叫做——防微杜渐。  

是啊,蔡桓公一开始的皮肤病是微不足道的,(板书:微),由于他不听劝告导致病情渐渐加重,(板书:渐),假如对细微的小病能积极防治的话,(板书:防)就能杜绝它渐渐地发展,(板书:杜),就不会酿成大错了。这就是——防微杜渐。  
 3.介绍作者韩非。  

 通过这个寓言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道理,变得比半个小时前更聪明了。在欣喜之余,我们还要感谢本文的作者──韩非。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他。  

 课件出示韩非资料。  

 4.阅读韩非的原文。  

  我们今天学习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就是出自《韩非子》。大家都知道,古人写文章都带有“之乎者也”,读起来比较难懂。而我们课本中的故事是人们翻译后的白话文,今天我们就来读读原文的第一段(课件出示):  123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jiàn),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  

师:能读得懂吗?老师说一句课文的句子,看看你们能不能在这篇古文中找到写 这个意思的句子──“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生找句子,对比读,谈感受。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则寓言故事,寓言就是借一个小故事来讲述蕴味深长的道理,让读的人深受启发。而中国有名的寓言故事有《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   

2.建议同学们课后去看看有关寓言故事的书,并且在寓言故事得到一些启发。推荐阅读书目:《中华寓言故事》、《伊索寓言》。  

板书  

              扁鹊治病  
扁鹊       防       蔡桓公  

名医       微     不相信  

医术高明      杜     不理睬

医德高尚      渐     不高兴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51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