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的故事|扁鹊治病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通过望诊判断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cou4)理的部位。他劝齐桓侯接受治疗,如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桓侯因自我感觉良好,拒绝治疗。不久,扁鹊再度晋见桓侯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更加发展。桓侯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认为病情已恶化,病位进入到内部肠胃,如不及时治疗,终将难治。桓侯仍不予理睬。最后一次,扁鹊通过望诊,判断桓侯病情危重,已进入到骨髓深处,病入膏肓,无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齐桓侯不久即发病,终于不治而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敷、烫、骨髓、无能为力”等词语。

    2、能够联系上下文,品味人物“言行”,揣摩人物心理,体会人物形象。

    3、感悟“防微杜渐,不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

        能够联系上下文,品味人物“言行”,揣摩人物心理,体会人物形象。

四、教学流程

(一)以旧引新  导入新课 。

引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同学们知道的寓言故事真多,平时肯定很喜欢读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则寓言故事——《扁鹊治病》师边走边说(扁扁豆的扁,鹊是喜鹊的鹊)边板书。齐读课题。

这则寓言会向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让我们打开书翻到141页,轻声地去读读这则故事,注意读准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二)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读得还顺利吗?里面的字都认识了吗?(认识)真的?那老师这有几个词语,你们帮我认识认识?

出示课件:

        大王        蔡桓公   理睬    肠胃    医治   骨髓

         敷     烫      无能为力   几剂汤药

(1)抽生读(2名),重点指导“大”(大字的古音念dai第四声与“桓”(与恒的区别)的音。然后齐读。

提醒注意:同学们,这几个词中,有一个字是量词,你们发现了吗?(剂),对,我们一起来读含有“剂”这个词的短语,边读边记一下,量词“剂”与什么搭配。读两遍。

过渡:看来,咱班同学的语文基本功很扎实。良好的基本功是成功阅读的基础。同学们,佛家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静能生慧,静能开悟”其实这里面也蕴藏着一种学习的方法,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读书要静心)现在,让我们就运用这种方法,把刚才读的这几个词语放回课文中,静静地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明了的话概括。1234

2、生自由读,师巡视。

3、交流讨论

   全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名医扁鹊三次拜见蔡桓公,请求给他治病,都遭到拒绝。第四次,扁鹊知道蔡桓公病入膏肓,不再请求治病,结果,蔡桓公病死。)

 (三)体会人物形象

过渡语:嗯,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很不错。只是,听完后,老师心里有个疑惑:扁鹊是一个名医,他给蔡桓公治病,结果蔡桓公却死了。你们说是不是扁鹊的医术有问题?(不是)课文中有能证明扁鹊是名医的依据吗?(有)那赶快拿出笔到课文中找一找,划一划。

治病

扁鹊——————————————蔡桓公死了?

1、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名医”一词就直接写出了扁鹊的身份与地位。)

2、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只站了一会儿就知道蔡桓公皮肤上有病,说明他医术高超。)

3、

几次拜见(如学生说四次拜见,我就直接板书)都只是看就知道蔡桓公的病情,说明他医术高超,有先知先觉的智慧。

拓展:

扁鹊几次拜见蔡桓公?四次拜见,扁鹊通过看分别知道蔡桓公得的是什么病?(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扁鹊通过望,而且第四次还是远望就能准确地判断出蔡桓公的病情,可见他的确是神医。(老师相机介绍:相传扁鹊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中医沿用至今,他尤其擅长望诊和切诊。)给蔡桓公治病,扁鹊就用了他最拿手的望诊。

4、

扁鹊在解释蔡桓公的病理时,什么病用什么药讲得清楚明白,可见扁鹊医术的高超。(随机出示课件)

拓展:

    给你个机会,当当神医扁鹊,向大伙说说那段解释。要不要准备一下?(如学生说不要,师夸奖:嗯,有自信,有了这份自信,老师相信你离成功不远了。如学生说要,那就让学生自由读一下。)出示课件。提醒学生如果忘了可以看一下大屏幕。

师:同学们,听完这位扁鹊的解释,你觉得扁鹊他的医术高超吗?高在哪?从这段话的哪些字词可以看出?(能够治好、可以治好、还能治好,可见他对自己的医术很自信)。

板书:(名医)

师:看来蔡桓公之死并不在与医生,病,也不在与药,那真正害死蔡桓公的是谁呢?(是他自己)

让我们的眼球聚焦到蔡桓公,看看他的表现怎样?请同学们拿起笔,找出描写蔡桓公的句子。找到后联系上下文,细细地品读一下,看看从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蔡桓公?

课件出示:

1、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1)、先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然后老师追问:“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生读句子,师说:“你从蔡桓公的语言中体会到····”·····是一个人的性格,你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到他的性格,你真会读书。那蔡桓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对吧?你能不能把蔡桓公的···读出来。1234

(2)、有没有同学觉得自己的体会是与他不同的,读出来与大家交流交流。他读得好不好?让其他学生来评价。他读得好是因为他体会得好,不同的体会就有不同的朗读。谁还想来试试。

同学们绘声绘色的朗读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高傲、自负、蔑视医生的国王。那其它地方带给你的不同的感受还有吗?

2、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1)谈感受,再引导学生透过蔡桓公的神态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之后有感情的朗读。

3、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1)谈感受,再引导学生透过蔡桓公的神态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之后有感情的朗读。

师:同学们,我们从蔡桓公的语言与神态中感受到了一位固执、刚愎自用、自负的蔡桓公。可见,我们在自己的习作中如果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与神态进行描写。

师:扁鹊一次又一次请求给予治病,但都遭到蔡桓公的拒绝,最后,病入膏肓才派人去请扁鹊为时已晚。所以害死蔡桓公的真正凶手是谁?(蔡桓公自己,是他自己固执、、不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刚愎自用、自大的性格导致他即使有神医之称的扁鹊在身边,也救不了他。)

(四)拓展想象

教师创设情景:蔡桓公的病历经短短的一个多点月的时间就病入膏肓,病死了。读完这个故事,大家肯定有许多感受,也有很多话要说,那么你最想对谁说,想说些什么呢?下面,让我们畅所欲言,尽情地说一说!先拿出笔把你想说的话先写下来,再交流。

1.  对蔡桓公说:

评议:对啊,如果能够在一开始的时候,蔡桓公就能够引起重视,病情一定会治好的,事情就会得到有效控制的。这就叫做防微杜渐。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啊!

正确对待自己,防患于未然,才能够不断进步啊!不要讳医忌疾!

2.  对自己说:

评议:对呀,结合寓言的学习,能够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启迪和思考,真了不起!

生活中,我们也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克服。

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出自己的看法,看来你确实读懂课文了!

4.  对所有的同学说:

善意的批评,会让我们不断的进步!

 “金无足金,人无完人”,我们要学着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五)复述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板书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好吗?先自由练说,然后你可以在这个教室里随意找一个倾听的对象,说给他听,让他谈谈听后的感受,可以是针对你讲故事的水平的高低,也可以是对故事内容的感受。

(六)总结深化

 这则寓言故事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引以为戒,不要让蔡桓公的悲剧在我们现代人的身上重演!

 实际上,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许多寓言故事都阐明了深刻的哲理,成为人们不断自省的警钟,希望同学们课下也搜集一些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

                 治  病1234

                防微杜渐

板书:    名医扁鹊——————————————蔡桓公死了?

            讳疾忌医

              第一次               皮肤上          不高兴
第二次               皮肉之间         很不高兴

第三次               肠胃里           非常不高兴

第四次               骨髓             死了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49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