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教案_全神贯注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全神贯注》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经初步读通了课文,扫除了字词障碍,但是对运用描写主人公动作、语言、形态方面的语句,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征理解肤浅,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教学内容分析:课文讲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芡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对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差点把芡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让学生学习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作风。初步学习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4.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意思,学习罗丹做事专心致志、全神投入的精神
2.在结合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条理。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理解课文结尾一段话。
2.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5.教学难点分析:

1、通过品读描写人物言行的语言,体会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
2、学习罗丹认真工作的品质,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必须全神贯注。

6.教学课时:两课时
7.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词。
3、读懂每个自然段,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给文章划分结构段。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每个自然段,以自然段为依据,划分结构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让你们看几幅图片(出示罗丹作品图片《思想者》、《沉思》和《行走的人》,其中一件作品市场拍卖价100万美元左右。)这些图片都是什么来的?(雕塑)那么大家知道这些价格不菲的雕塑是谁的作品吗?没错,它们就是罗丹的作品。那么大家了解认识罗丹吗?(课件出示罗丹的有关资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罗丹的课文——《全神贯注》。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解释“全神贯注”一词。
(“全神贯注”是全部精神高度集中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听课文录音,思考作者围绕“全神贯注”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围绕“全神贯注”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做客时,由于全神贯注地雕塑作品,却把朋友忘得一干二净的事情。)
2.顺便解释“雕塑”、“奥地利”、“挚友”:
(“雕塑”,造型艺术,用泥土、石膏、竹木、玉石、金属等材料雕刻或雕塑艺术形象。“奥地利”,奥地利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首都是维也纳。“挚友”,“挚”,诚恳; 指亲密的朋友。)12345
三、学习生字词
1、再听课文录音,把本课的生字词圈画出来。(课件出示生字词)
2、解释生字词,并尝试用生字词组词。
3、老师带读生字词,学生跟读
4、注意下面这几个字的读音:
“挚”是翘舌音,“醉”是平舌音。
“雕塑”的“塑”读“sù”,不要读成“sǘ”。
“不禁”的“禁”要读成“jīn”,不要读成“禁止”的“jìn”。
“径(jìng)自”是表示自己直接行动。“径”不要误读成“jīng”的音。
“悄悄地站在一边”和“悄悄话”中的第二个“悄”应读儿化音。
“叽哩(li)咕噜”,这里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楚。“哩”应读成轻声。
5、注意以下字的字形结构:
“诞生”的“诞”的中间是“廴”,不要写成“辶”。
“罗丹”的“丹”,不要和“舟”相混。
“醉”的左半部是“酉”,中间不要少写一横。
“激烈”、“激动”的“激”和“邀请”的“邀”,部首不同,前者是“氵”,后者是“辶”。
四、按自然段默读,概括出自然段段意,再讨论划分结构段。要求边读边想,边画出重点和概括性词语或句子
1、概括各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1自然段:罗丹邀请茨威格到家做客,在参观工作室时,发现作品还有毛病,要立刻修改。
第2自然段: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作品。
第3自然段:罗丹工作完,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第4自然段:罗丹发现茨威格被关在工作室里了。
第5自然段:茨威格对这件事感受很深。
2、划分结构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大段(第1自然段):讲罗丹邀请茨威格到家里做客并参观他的工作室。
第二大段(第2自然段):讲罗丹怎样修改女像。
第三大段(第3、4自然段): 讲茨威格被关在工作室。
第四大段(第5自然段):讲茨威格的感受。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全神贯注》这篇课文的结构,还学习了本课的6个生字词,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重点预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真心专注、投入的精神。
2、学习作者抓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理解课文结尾茨威格说的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全神贯注》这篇课文,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了什么吗?(学生回忆)那么罗丹究竟是怎么全神贯注地工作的呢?作者又是怎么描写这些细节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这一篇课文。12345
二、讲读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事件的起因是什么?
(罗丹邀请茨威格到他家去作客,并带他参观他的作品,茨威格拍手叫好,罗丹却发现了问题。)
2、茨威格是怎样评价这件雕塑的?
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
“杰作”说明了什么?(说明罗丹雕塑的技艺高深)
“又”说明了什么?(说明罗丹不断地创作作品)
可是罗丹觉得怎么样?(罗丹觉得还有毛病,表示需要修改)
3、结合句子的内容看看,“端详”一词写成“看”可以不可以?为什么?“皱着眉头”表示了什么?
(“端详”写成“看”不可以。因为“端详”是仔细看的意思;“看”只是看,没有“仔细”的内容。如果用了“看”,罗丹创作态度上的认真,就表现得不够充分了。 “皱着眉头”,表示事情难办,得想个办法解决。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明罗丹工作态度是严肃的,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是严格的。)
三、阅读分析第二自然段。
1、画出课文中能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想象罗丹的心理活动。
(课件出示句子)
(1)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
罗丹在跟谁说悄悄话?(自言自语);
他一会儿上前是为了   寻找细微的毛病    ,一会儿后退是为了 观察整体  ,嘴里还     叽里咕噜的   。
(2)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异样”的眼光是指不同寻常的眼光,这是通过描写罗丹的神态,反映他想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激烈的争吵”是有可能指方案又感到不成熟,可用可不用,还在推敲之中呢。
你从他异样的目光里看到了什么?(有了新的构思,却有犹豫不决)
(3)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踩得吱吱响”,“不停地挥动”是通过写脚的动作的重量大,手的动作的连续不断,说明罗丹在紧张忙碌地修改塑像)
(4)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说明罗丹工作起来时完全忘记了时间)
(5)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完全消失了。
喝醉了酒是什么样?根据生活中见过的说一说。“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是一种什么景象呢?
(一种是神态不清,有失常态,这里不指这种。还有一种是蒙头大睡,好像不醒人事似的。正像课文中讲的:整个世界好像已经消失了。课文用喝醉了酒,处于沉迷状态,比喻罗丹全身心地投入到修改作品的工作中,其他什么也不管不顾了。这是“全神贯注”的最高状态。)
(6)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罗丹的女像的毛病,只是左肩偏了一点儿,脸上可能还有一点儿不满意的地方,修改共用了多长时间?(大约一个小时。)
课文为什么要从“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写到“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呢?是不是太啰嗦了?索性直接写“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不好吗?为什么?大家想一想,再回答。12345
  (课文从“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写到“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时间由短到长,步步加深,给人的感觉是时间过得太慢了、太长了。作品那么一点儿毛病,竟用了那么长时间。这就从侧面突出了罗丹“全神贯注”、认真工作的忘我精神。)
表演一下“痴痴的地微笑”。 从罗丹的这个表情,他对这个塑像感到“满意”了。想象一下罗丹这时的心情。(高兴)带着高兴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四、阅读分析第三、第四自然段: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想一下这两段写了一件什么趣事?
(写罗丹忘了茨威格的存在,差点就把茨威格锁在里面了。)
2、茨威格见罗丹工作完了,“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这句话的“径自”和“随手”是什么意思?表明罗丹的什么?
(“径自”是表示罗丹修改完作品,自己直接拉上屋门离去,没绕道,也没看一下周围。“随手”是指罗丹走出屋门顺手就要锁门。这两个词放在句子里,说明罗丹还没有从刚才埋头工作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把朋友忘得一干二净。这充分证明,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已经到了如醉如痴、全身心投入的程度了。)
3、结合上下文,想一想第四段中的“莫名其妙”是什么意思?
(表明罗丹工作完了,竟不顾友人的存在,径自走出门去,准备上锁,这件事太奇怪了,使得茨威格不明白事情的奥妙和真相。)
4、当茨威格叫住罗丹的时候,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唉哟!你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从这几句话里的“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的“猛然”和“简直把你忘了”的“简直”两个词语,你体会出什么问题来?
(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身边虽然站着朋友,实际上在罗丹的心目中,朋友根本不存在了。现在修改结束了,突然想起请来做客的朋友还在跟前。)
5、分角色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五、阅读分析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这一段话。
2、这段的第一句话“茨威格对这件事有很深的感触。”,这里的“感触”是什么
意思?
   (“感触”即是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这里指茨威格接触了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作品这一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思想情绪。)
3、读一读茨威格感触很深的两句话,想一想,说一说,有什么含义?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和教育?
(茨威格感触很深的两句话是: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含义:这句话是说,那天下午在罗丹的工作室学到的比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不是指学到的知识或能力怎样多,而是指学到罗丹对艺术创作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有了这种态度和精神,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创作更好的艺术作品。总之,强调这一天下午的收获是非同寻常的精神财富。12345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把《全神贯注》这篇课文全部学完了,希望同学们回去以后要好好体会和学习罗丹那种全神贯注的精神,学会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像罗丹在他的工作室修改他的作品女像那样,认认真真地去做,全神贯注地去做,那样我们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8.课堂练习:

1.读人全神贯注做事的故事,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

2.模仿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个生活中的片断。

3.选择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

9.作业安排:

1、做课后练习第3第4题。
2、用“莫名其妙”和“感触”两个词各造一个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课件
11. 自我问答:在这堂课上,我发现学生朗读时语气平淡,缺乏激qing,尽管我在课堂上及时作了指导,但效果还是不明显。特别是在“把你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读出来”的这一教学环节中,不管是自由朗读,还是比赛朗读,听到的只是平淡的朗读声,根本没有把罗丹工作时的全身心投入、如痴如醉的工作作风表达出来。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27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