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麦哨》为题_《麦哨》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引入:
  1、师:这组课文都是围绕着恬静、优美的乡村生活而展开的,那么同学们对学过的那篇课文印象最深刻?
  生:……
  (预设:学生回答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时,正好切入课文,师:是啊,那是乡村的孩子在学着大人的样子学农活,那么今天我们则要看看农村孩子玩耍的一面,出示课题;如果学生没有回答到这一点就直接出示课题:麦哨)
  2、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知“欢快,柔美”
  1、师:课文为什么会以麦哨为题?首先要了解课文内容,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只要抓住并理解了课文中的两个关键词,那么你就会明白整篇课文的内容了。现在请大家好好地美美地朗读课文,找一找这两个关键词。
  2、学生自由朗读。
  3、全班交流。
  (欢快、柔美)
   a、理解“欢快、柔美”的意思。
   b、提出疑问: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
  三、探究“欢快、柔美”,理解课文内容。
  1、带着上面的问题再次读课文。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a、解决“是谁”的问题。
   b、解决“什么环境”的问题:
   a、找出哪些段落是环境描写的?(第4自然段)
   b、请你划出环境描写中出现的颜色的词语。
   c、那么,孩子们的着装又是什么样的,是什么颜色?(把第三自然段带过)
   d、结合词语,说一说你对这样的环境的看法。
   e、请你带着情感来读一读。
   f、请你用最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环境。(一种柔美的,充满欢快的环境中)
   c、解决“干什么”的问题:
   a、找出哪些段落是描写乡村孩子的动作?(5、6自然段)
   b、他们在那里做什么?
   c、作者都是很详细地描写了他们的活动吗?那么,哪种活动是略写,哪些是祥写了?为什么要祥写它?(体会孩子品尝“茅茅针”时的乐趣与欢快)
  4、师:其实课文学到这里,我们说作者已经说得很明白很具体了,那为什么开头和结尾还要这样罗嗦一下呢?它们是罗嗦吗?和题目又有什么关系呢?
  5、学生自由阅读开头和结尾。
   a、说一说你的发现:开头的意思与结尾的意思有点相近 (前后呼应,照应开头)
   b、齐读前后两段,谁来说说它们的主要意思。
   c、小结课文为什么以“麦哨”为题?(说明乡村孩子的一种自在,一种融洽,一种沟通,一种欢快的生活)
  四、拓展:
  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总结:是啊,原来乡村孩子的生活天地是那么广阔,那么有滋有味,难得的是那份无拘无束,那份自在,那份人与人交往之间的默契。希望同学们能多和大自然亲近,和乡村贴近,感受这份独特的情怀。
  2、布置作业。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26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