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案例分析】《乡下人家》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乡下人家》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一共7个自然段,前6个自然段写景,最后一个自然段抒情,描绘了乡下独特、迷人的风景。细细阅读后,可以发现,前面6个自然段中,1、2两个自然段描写的都是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静态景物,如瓜架、花卉、竹林;3、4两个自然段描写的则是乡下人家常见的家禽,如母鸡、公鸡和鸭子;5、6自然段花大量笔墨描写了乡下人家生活的场景,如夏天露天吃晚饭,秋天伴着纺织娘的歌声入睡。也就是说,整个乡下人家景色的描绘看似无序,实则有序,这序不但体现为描写的景物是从静到动,从物到人的,也体现为从描述乡下人家景色独特迷人到乡下人家生活氛围独特迷人,也就是从物质到精神的序列。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优美,简洁明快,活泼风趣,处处流露出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想必作者也是久居繁华喧嚣的都市,因而对宁静、质朴、悠闲、舒缓的乡村生活充满了向往和留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师:如果要画一幅画,可以用什么笔来画呢?其实,中国的语言文字也是一支很好的画笔。它能画出一幅幅独特的画面。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就曾被苏东坡称为:诗中有画。意思是说读着王维的诗,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乡下人家》这篇课文,字里行间藏着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真可谓文中有画。这堂课我们就继续走近乡下人家。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导语的设计,一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二是揭示本课学习的方法之一:通过文字描述想象画面。看似随便和学生聊天,实际上用心良苦。】
二、复习回顾
1、师:请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上堂课我们在课文里找到了哪几幅独特、迷人的风景画?(学生回答,教师相机课件出示乡村生活画面及文字:瓜藤攀檐图 鲜花竹笋图 鸡鸭觅食图 傍晚吃饭图 月夜安眠图。)
2、师:乡下人家的瓜藤,鲜花,竹笋,鸡鸭,吃饭,睡觉,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难怪作者要这样感叹——(课件出示中心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师:同学们,让我们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吧。(板书:独特迷人)
三、读书品味。
板块一:瓜架、鲜花、竹笋
(一)课件出示读书要求: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二)交流反馈。
1、指名读划记的句子,谈感悟。课件出示瓜架图片。师:这位同学带我们来到了乡下人家的瓜架下面。课件出示句子: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① 师:在这里,这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指什么呀?(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师小结:是用有生命的瓜来装饰,用五颜六色的瓜、藤、叶来装点。)1234
 ②师: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特殊、不同,与城里的房屋门前不同)
 ③师:跟这样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相比,城市里高楼前蹲着的石狮子和大旗杆会给你什么感觉?(威严、冷漠、人工装饰)小结:这句话的前部分说了有勃勃生机的瓜藤叶,后面说的是呆板、严肃的石狮子和旗杆,这样形成了一个对比。过比较,我们发现,这才是乡下人家所独有的风情啊!真是别有风趣的装饰!
④朗读体会乡下人家瓜架的可爱。
2、指名读划记的句子,谈感悟。出示鲜花图片。师:这位同学带我们来到院前的鲜花旁。课件出示句子: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①探究“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的意思。师:朴素和华丽是一对反义词,矛盾吗?为什么说它们是朴素的呢?(这些花没有漂亮的花瓶、花盆的衬托,也没有漂亮的纸来包装,他们点缀了乡下人家的生活,尽管不名贵,很常见,很朴素,但朴素是最自然的,而最自然的往往是最美的,在它们身上,朴素中见华丽,朴素与华丽融合起来。怪不得作者要说,这是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②课件出示各色鲜花图片。师:请欣赏,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你看到的?(学生自由说)
师小结:乡下人家有的是这样独特而迷人的景色!大诗人杜甫有一次来到乡下,见到乡下人家的鲜花,曾经写下一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真是千朵万朵压枝低啊。
③齐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画面。
【设计意图:理解作者所感受到的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应是本句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从学生自己的感受入手,再去寻找作者的感受,在读读、说说、议议、看看中,我适当点拨,从而真正引领学生理解内容、加深体验,从而感受乡下鲜花的独特。】
3、指名读划记的句子,谈感悟。师:这位同学带我们走进了屋后的竹林。课件出示句子: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①师:几场春雨过后,你看到了什么?
抓住“许多”“成群地”“探”等词语体会生动形象的表达手法。
 探出来与长出来冒出来有什么不同?
(从“探”字中体会到嫩笋的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②师:这番情景正像谚语所说的“清明雨水多,竹笋满山坡”、“春雨下一时,嫩竹长一尺。”并展示图片。
③现在你们就是这些小春笋,告诉我你那么快想从地里钻出来想看什么?
④让我们这些小竹笋带着渴望带着迫切快点钻出来吧!(齐读)
【设计意图:本句的教学侧重去体悟作者的表达手法和用词的生动准确,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
怪不得作者要感慨──(课件出示中心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书:独特 迷人
板块二:鸡、鸭
师:现在让我们走近乡下人家的鸡鸭,去和它们交朋友。
(一)默读3、4段,感受语言文字的趣味。
(二)选一处谈谈感受。1234
(三)女生读第3段,男生读4段。体会它们的可爱和作者对它们由衷的喜爱。
【设计意图:与前面的静景相比,这组动景处理起来要粗略些,放手些,因为对于动物,孩子们想讲的话很多,犹如乐曲中的间奏,给孩子多一些自由发挥。】
怪不得作者要感慨──(课件出示中心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块三:吃饭、睡觉
(一)自由读5、6段,谈谈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并体会“天高地阔”。
(二)句式训练
 ①根据原文填空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乡下人家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②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       ),(      ),(     ),都是乡下人家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2、师小结:是啊,乡下人家和周围的环境是那样的自然和谐。板书:自然和谐
(三)引读第6自然段。
师:夜幕降临后,又是另一番景象,请同学们拿好书,接读老师的话。
怪不得作者要感慨──(课件出示中心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设计意图:这一组画面的学习,是本堂课的关键之处,需要细细品读,体会乡下人家与身边的景物自然、和谐的氛围。为使学生理解这道风景,特地设计句式训练:(    ),(    ),(   ) ,都是乡下人家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这样的练习,既使学生积累了课堂上学到的好词佳句并加以运用,又丰富了课外积累和感悟。语言文字训练落实了,人文性的熏陶感染自然也不是浮光掠影,人文精神才能得到深刻的人文体验。】
四、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1.师小结: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屋后,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白天傍晚还是夜里,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作者把平凡的景物,普通的场面按照空间和时间顺序交叉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学生自由回答:憧憬、羡慕、向往等)
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中心句,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课件出示中心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座听一听。课件出示画面进行提示。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拓展画面,学以致用,尝试运用所积累的语言。】
4.全班交流。
五、课堂链接:
1、简介著名诗人戴望舒及其作品《在天晴了的时候》。①学生自由读;②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汇报)③齐读诗歌。
2、师: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在自己的作品里表达了同样的思绪。(引入本单元古诗词和《语文园地》里的有关乡村生活的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
【设计意图:丰富课堂内容,积累语言,激发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受到文化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感染。】1234
六、作业设计:
1、综合实践活动。(提示: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如乡村图片展、收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课后请自由组合成小组,制订出活动计划,分组进行活动,两周后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体现单元教学的重点。】
2、小练笔:在冬天,在乡下,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快拿起笔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内在多元、鲜明的感受,内化为情感,转化为写作迁移训练,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独特 迷人
                  自然 和谐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11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