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2、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教师口述引入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香港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课文中,作者用哪三件事来表达的?(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心脏跳动)
二、你如何理解课题,带着情感读(读课题)
三、深入学习课文
  1、读第一个小故事(生范读)哪句话让你感到震惊划下来。
   ⑴ 出示:
     “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交流──读这个句子。
   ⑵ 追问:
     如果你就是我在受理的飞蛾你怎么办?──读
     如果你是那只飞蛾,你会怎么叫?
     如果你是那只飞蛾,你还会怎么做?
     同学们,现在有一只挣扎着、极力鼓动着双翅的飞蛾正握在你手里,你感到什么?──再读这个句子。
   ⑶ 飞蛾的生命只有9天,但它一分钟也不愿放弃,他每天都在辛勤地忙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什么只有9天生命的飞蛾,此时握在别人手里,他还要挣扎?
     再读课题。(是呀,无论生命多么短暂,他还是珍爱自己的生命)
  2、读第二个小故事:
    (生范读)哪句话让你感到特别震惊划下来。
   ⑴ 出示: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追问:
     说说哪儿使你震惊?──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粒香瓜子?──小小种子遇到坚硬的外壳会遇到怎样的困难?──读句子
   ⑵ 同学们,你就是一粒种子,可上天待你不公,因为你是生长在砖缝的种子,既没有阳光的普照,也没有泥土供应养料,你想说什么?
     带着顽强、勇敢,带着对生命的企盼,读课题。
   ⑶ 生活中,还有哪些小生命也如飞蛾、香瓜子这样为了生存而努力着?
     (交流──看录像:你看,初升的太阳升起来了,小草在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鲜花在竞相开放,蝴蝶在花间飞舞,这就是生命的魅力,它生生不息,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它五彩斑斓,正是由于它们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世界才因此而变得美丽)这些场景有没有让你感动,让你震惊的?
     小动物都如此珍爱生命,更何况我们人类呢!
  3、读读第三个小故事:
    (生范读)哪句话让你感到特别震撼划下来。
   ⑴ 出示:
     “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⑵ 同学们静静地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吧!这样的心跳,在你的胸膛里,跳动十年,你曾经注意过他吗?这样的心跳,在你的胸膛里,跳动3650天,你曾经感觉到了嘛;这样的心跳,在你的胸膛里,跳动86700个小时,你曾关注过他吗;这样的心跳,在你的胸膛里,跳动1256000分钟,你曾感觉到他吗;这样的心跳,在你的胸膛里,跳动(  )次,你又注意到他了吗?12
     同学们,听着这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你又有什么感觉?说说心中最想说什么?
     用书上的话说就是“这就是______,单单属于我的”──你准备带着怎样的心情,告诉在场所有的人?(快乐激动 感激 自豪……)
   ⑶ 师述:
     利用好每分钟由谁来决定?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⑷ 再读课题。
四、说到这儿,不得不说说作者
  1、作家杏林子:
    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以她遭受的肉体苦难来体验生命的礼赞,用手中的笔来歌颂对璀璨生命的热爱。杏林子生前常说:“除了爱,我一无所有。”这就是杏林子,一个用爱唱响生命之歌的作家,一个传递爱的使者。
    对于作者来说,生命仅仅是活着?还有什么?(换取更多对生命的珍爱,生命珍贵,珍惜生命)
  2、杏林子的作品,这三个小故事,他要告诉我们“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追问:这一句话可以浓缩成8个字:“生命有限,价值无限”。“你准备把这8个字送给谁?──咱们也可以把这8个字送给自己……
    读了这3个小故事,你对生命有何思考?请你写一写,写完后,有感情地读出来。
     “生命因为________而美丽。”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08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