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0米接力赛东京奥运会|4* 槐乡的孩子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2-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中槐乡孩子热爱劳动的欢快。
2、通过读课文,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准备:课前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教学重点及难点: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过程:
一、了解略读课文
1、什么样的课文是略读课文?
2、怎样学习略读课文?
3、略读课文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二、谈话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无论是在草地上玩耍,还是去野外登山,人人都会在心中充满了快乐。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交学费,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这就是——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三、初步读通课文
要求:1、各自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利用工具查一查,不懂的做上记号;
2、分组读课文,指出不懂的地方,共同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四、再读课文,感知理解
1、课件出示图片,结合课文介绍槐树、槐米。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蕾可以制作黄色染料。花、果以及根上的皮都入中药。槐米:槐树的花蕾称“槐花”或“槐米”。
2、小记者采访(也可分组练采访)
  槐树什么时候开花?
 花苞是什么样的?
  槐花又称作什么?
  槐米有什么用处?
  什么时候有槐米呢?
  课文中哪部分讲槐米的?
  槐乡的孩子是如何把槐米弄到手的?
  是如何分工合作割槐米的?
  一天的劳动很累,可孩子们的感觉又是如何呢?
  你在家劳动过吗?
  你劳动过后又是怎样的感受呢?
  以后你该怎么做?
3、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ø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与同学交流交流,你为什么喜欢?
重点句子:“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l认真读句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l用“有的……像……;有的……像……”写句子,注意中间用上分号。
ø你今天认识了谁?对你有什么感受?
ø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总结槐乡可爱之处:
l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用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l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l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这从对他们唱着快乐的歌,满载而归,从对他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来。
课文中有关孩子们的劳动场面,写得欢快、轻松、活泼,一点不给人以辛苦、劳累的压抑之感,也说明了孩子们的以苦为乐。
四、课后延伸
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要求学生也像槐乡的孩子那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的语言朴实、轻松,带有浓浓的乡土气;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我在教学中尽量放手,多给学生朗读、思考、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无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对语言体会和口味,都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和结论。12
小记者采访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课后延伸的设计。学生在理解了内容后,语文学习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教师要通过巧妙的点拨、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做到以一点引一篇,以一篇带一组,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多渠道吸收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发展个性。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要在课堂与生活之间架起一道彩虹。要让他们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要千方百计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切身感受,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有了精神和语言的充足水源,言语的溪水就会哗哗流淌!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270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