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书屋app_石头书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2-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 《17、》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读好对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石头、小黑板、挂图、一堆石头。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生字。
一 我的十分钟,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板书:书)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书的好处吗?
生交流汇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把书比作是灯塔,书是方向性的。”  
“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还可以使人进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
师,说得真好,希望大家今后多读书,读好书,在书中学知识,长见识,增长才干。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来读一本书。  (在“书”前板书:石头)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3同学们,你们刚才提出的疑问,书上已有明确的答案,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课文,就会弄明白的。
二 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 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勘探   足迹   聚精会神
矿物   地壳   刨根问底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足迹   矿物   一册   脚印   叔叔     勘探队员
    奇怪   矿石   煤炭   化石   贝壳     刨根问底
(2)指名逐个读,注意读准平舌音:册、足        翘舌音:叔叔
                         前鼻音:印、勘、炭    后鼻音:矿
(3)找出正确的读音。
地壳(qiào ké)     好奇 (hǎo hào)    埋藏(cáng zàng)
贝壳(qiào ké)     好看(hǎo hào)     宝藏(cáng zàng)
(4)课文中有很多与地质勘探有关的词语,通过课前查课外书,你知道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给大家介绍介绍。
(5)齐读生字词。
(6)出示生字黑板。指名读,你能给他们找朋友吗?(成语)
这些生字中,你认为哪些特别容易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选择你认为比较难的字描一描,写一写。
(7)试读课文。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轻声试读课文。
     找出自己认为读得好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12345
三 自主练习 
1出示多音字组词:
壳ké (     )     禁jīn(     )     好hǎo(     )
       qiào(     )       jìn(     )        hào(     )
2扩词。
怪 (       )  (       )  (       )  (        )
矿 (       )  (       )  (       )  (        )
迹 (       )  (       )  (       )  (        )
3读句子,再用带点词语造句。
(1)川川好奇地问:“叔叔,你在看什么?”
  好奇——                                                         
(2)石头是一本很特别的书。
  特别——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理解课文,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一 导入新课
(1)(指着石头)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这些石头,你们还想不想继续探索这些石头的奥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石头书》。
(3)检查朗读:指名分节读课文。
过渡:课文中有这样一个词“刨根问底”,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做学问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这节课,我就要看一看哪位同学能做到“刨根问底”。
(4)我的十分钟
师:“什么”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意思一样不一样?
生讨论
师总结:同样的词,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思不一定一样。
想一想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思考 交流
生:《蒲公英》一课中“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第一个“有什么意思”的意思是情趣。
第二个“有什么意思”的意思是意义。12345
“如果我们光读书,却不用心思考,提不出问题,这可是个问题”
“提不出问题”的“问题”是想回答的题目。
“这可是个问题”的“问题”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师:例子举得不错,两个“意思”“问题”的意思的确不一样,通过刚才的讨论,你
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有些词语,用在不同的地方,他们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一样,我们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二 质疑激趣,精读课文。
1书上有这样一句话。出示:
   “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1) 指名读这句话。
(2) 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根据学生回答相继出示:石头怎么做成书呢?
                      “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呢?
                       该怎么读这本“石头书”呢?
2 这三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答案就在课文里,现在请你自己读读课文,读完后再与同座同学交流交流。(给予充分的时间)
3全班交流。
(1)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第几小节?谁把这一小节读一读,再回答第一个问题。板书:石头 像 书
a听同学们这样说,老师倒有个问题了:石头怎么能像书呢?你看我们平常用的书,语文书啦,思品书啦,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板书:一页一页,字、画,获得知识)。              b 而这石头光秃秃的,怎么看也看不出它哪儿像书呀?你能帮老师解答吗?怎        么才能找到答案?
  老师教你一种读书方法。拿出笔,一边默读一边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石头像书?用笔在这些自然段前做一个记号。
c交流:你找的是哪一自然段?把这一段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石头哪儿像书?(一页一页)
       指导朗读这一段。
       练习说话。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d 按以上步骤完成第七、九自然段。
(2)我们读书能获得知识,那石头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a 自由读十一、十三自然段。
   b指名回答。
   c练习说话:(出示)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是(                )。后来,这里变成了(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        ),这里又变成了(               )。石头书会告诉我们(                                )•••12345
(3)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话后高兴地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这里的“读”是我们平常读书的读吗?那这个“读”字该怎么理解?
  (读:钻研、探索)
(3)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 总结全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理解练习
1)、填空:
(1)石头就是书,不仅因为它         的,就像                  ,而且因为石头书上也有字和画。“字”指        、        和        ,“画”指                   。(2)“它能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中“它”指             。从                  ,我知道这里曾是一片密林;从                    ,我知道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
2)、课外阅读:《奇怪的大石头》
3、小结:今天,我们跟随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石头里竟蕴含了这么多的学问。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研究。我们现在应该努力学习,掌握知识,长大了去揭示那些奥秘。
四 布置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自主练习
1、“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它和哪个歇后语的意思相近?
2、川川和磊磊从石头书中“刨”到了哪些学问?

板书设计
               石头→书
      一层一层                      一页一页
      雨痕、波痕……                    字
      树叶、贝壳、小鱼……              画
      告诉……                      获得知识

智慧瞬间

拓展阅读
化石小资料:
简单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12345
人物小故事:
奇怪的大石头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受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哪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263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