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四单元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2-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一单元教材,就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
导语中,把童年比作一条弯弯的小河,把课文中的故事比作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形象、生动,配上反映儿童生活的图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兴致盎然地进入本组的学习。
导语之后的几篇课文,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儿童生活的窗口:《和时间赛跑》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检阅》透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争吵》中讲述的小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体会到,应该怎样对待朋友,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小摩擦;《绝招》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农村孩子有趣的生活。
在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分别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同学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这样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
整组教材,通过导语、课文和后面的语文园地,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另一方面,还要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本组教材用12—14课时。

13、和时间赛跑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忧伤、持续、安慰、日月如梭、虽然、狂奔、暑假、受益无穷、将来、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等句子的意思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在阅读时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加深体验,是突破难点的重要途径。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谚语。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谚语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名言或谚语。
    2、导入:多少名言,多少谚语,都说了同一个意思:时间如此珍贵,应该珍惜时间。但实际上,人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不同的,对时间的态度也有着千差万别。今天我们要读的《和时间赛跑》中的“我”是怎样认识时间、对待时间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分节读课文,指导读好难读的段落。
    3、利用词卡检查学生生字的认读情况。123456789
    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外祖母去世,爸爸和我谈话;观察太阳的变化;观察小鸟飞行路线;和太阳赛跑;和作业赛跑。)作者通过和时间赛跑明白了什么道理?(牵引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5、联系实际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的初步感受。(检查预习情况)
三、学习1-5段
    1、默读1—5小节,说说这部分讲了几层意思。
    2、指名读一、二两段。
   (1)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事?
   (2)这部分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请大家合作解决,如果仍有困难,请提交全班讨论。
(3)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一部分?(引导学生采用“读——悟”法来自读自悟)
   (4)指导学生用“持续”“与其……不如……”造句。
   (5)从一、二节中找一个词来概括这部分的感情基调。(忧伤)
   (6)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他人的朗读。
    3、齐读一、二两节。
    4、默读三、四两节。
   (1)画出你最难理解的句子。(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2)先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的爸爸是怎样解释的?
   (4)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平时生活中,你有过这种感受吗?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四两节。
    5、自读第五节。
   (1)说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 梭”等谚语的意思。
   (2)你在平时课外阅读中还收集了哪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成语?全班交流。(3)“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滋味?(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6、说说看,你平时是怎样珍惜时间的?今后,你准备怎样珍惜时间?

第二课时
一、男女合作朗读1—5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6—8自然段
    1、过渡:“我”对事物永远不会回来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对时间有了朦胧的可怕认识,促使“我”在生活中有意观察,通过观察又有了新的认识。
    2、自由朗读6、7自然段。找出文中意义深刻的句子:
   (1)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2)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3、结合自己生活中观察及亲身体验来谈理解。帮助理解:
   (1)回忆自己过去最有意义、最留恋的某个时间或某件事。想再重新过一次吗,这种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时间流逝的无情)
   (2)充分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时间里事物消失的例子谈出来。
    4、小结:时光一旦过去了,将不再回来,当“我”留心观察后对爸爸说的话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且心里感到着急和悲伤,于是突发奇想,要与时间赛跑。123456789
    5、自由读第8自然段。
   (1)想想作者如何“和时间赛跑”,跑胜后的心情怎样?画出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讨论理解这句话)
      引导:当‘我’跑胜太阳提前回到家,赢得的时间可干些什么?
   (2)联系上下文理解:‘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
      “着急”和“悲伤”的情绪,主要体现在“太阳落山”“鸟儿飞翔”这两个自然段中。“高兴”和“快乐”的心情,可以重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文中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和太阳比赛谁能更快地回家,结果“我”跑赢了太阳;一个暑假的作业十天就完成了,“我”跑赢了时间;读三年级时就做五年级的作业,走在了时间的前面。)
     再读读写“我”的感受的句子,体会“我”跑赢时间的快乐心情,这时,朗读的声调略高些,速度略快些,朗读中要有一种跑在时间前面的喜悦。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认读,指正字音。
    2、生字组词练习。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故事等。
    3、课下也试着“与时间赛跑”,下节课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及感受。

                                  第三课时
一、交流和时间赛跑的收获
    1、教师导入:上节课老师布置给大家一个作业,试着和时间去赛跑,感受跑赢时间那份收获的快乐,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3、自由读9、10自然段,感受作者20年里受益无穷的喜悦。
    4、齐读第10自然段,把自己的感受融会到读书中。
二、介绍林清玄的背景,激励学生像他那样坚持和时间赛跑,取得成功。
    学生先介绍,师补充介绍:林清玄
    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省高雄市人,1953年生。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至今已出版完成100多本著作。他擅长写生活体验,从身边的各种人和事着笔,以优美质朴的语言表达,文笔流畅清新,朴实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三、拓展练习:
    1、出示两道数学题:
   (1)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有多少小时?
   (2)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天?
2、写出有关珍惜时间的片段或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自己原来怎样对待时间,今后又将怎样珍惜时光,和时间赛跑)
四、练习写生字
    1、学生描红观察关键笔画。
    2、全班交流,师重点点拨:
    “赛”的中间部分是三横,不是两横;
    “疼”是病字旁,不是广字旁;
    “忧”的右边是“尤”不是“龙”,不能多写一撇;123456789
    “赢”的几个构成部分要仔细观察,摆好位置;
    “益”的上半部分是“  ”,不是“兴”;
    “若”的中间部分是“  ”,不是“十”,要同“苦”字区别开来。
     3、学生练习写生字。
布置作业:
    摘抄文中好词佳句、名人名言、谚语。
把自己感受最深最喜欢的名人名言、谚语贴在书桌上或床头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一直和时间赛跑。
板书设计:
     13、和时间赛跑
      忧伤 —————— 自豪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
      你就可以成功。
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诗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川端康成)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14、检阅
教学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挂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课题:检阅
二、自学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用笔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效果,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a.小组间交流;课文写了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
    b.全班交流。相机理解“棘手”。123456789
      “棘手”的事指什么事?
       能读出这事是怎样“棘手”吗?
    4、练读第2—6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
    5、讨论:为什么孩子们这样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
    6、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下节课我们来讨论这些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四、书写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
     “席”的笔顺。
     “截”的笔顺。
    4、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投影出示两句话: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指名读这两句话。
    2、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a.读书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b.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
      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课文第12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的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
     指导读课文第7、8、9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a.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b.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指名读小练笔,评价修改。
三、拓展延伸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检阅

      博莱克──自信、坚强

      队员们──善良、信任

15、争吵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123456789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 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  xkb1.com
    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xkb1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123456789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板书设计:
            弄脏本子
            “我”      争吵       克莱谛
            重归于好

16、绝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
    1、“绝招”的意思。(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同桌议论理解题意)
    2、通过课题,你还理解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分段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根据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讨论: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几个孩子都比赛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四、全班讨论交流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讨论。
    1、引导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2、重点引导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学生可各抒己见,想象他在练的过程中是怎样克服困难,虚心求教,持之以恒的,想象他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悦。
    3、通过两次比绝招的阅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有很多处描写了人物的动作和对话,要通过这些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感情,并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六、扩展延伸说说自己有哪些绝招,平时有过像课文描写的那样的比赛吗?有兴趣的可以写一写。

板书设计:
                         16、绝招

   三胖   憋气时间长   先天禀赋
二福   武术      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小柱子  乘法      努力学习、刻苦求知
 
                      勤学出“绝招”
                

语文园地四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教你学一招”,要求学生和别人交流自己拿手的本领。
  一、教学前,详细布置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如道具、作品或展示的材料。
  二、创设互教互学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交际兴趣。
  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绝招,如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
  2、说说自己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本领,再说说自己的“招”好在哪里,有哪些独到之处。123456789
  三、示范交际。
  1、一个同学教,一个同学学;
  2、扮演记者,对某个学生进行采访。
  3、然后引导学生对示范交际活动进行评议,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中心内容:
  4、你准备教别人哪一招?这一招好在哪里,是怎么练成的?
  5、提醒学生交际时要注意的问题:不但要讲述清楚怎么做,还要解决学本领的同学提出来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四、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组合,互教互学。
  五、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和表演,大家共同评议,谁说得最清楚,谁的本领最拿手。
  六、建议学生把自己学到的本领或窍门向家人或朋友介绍、演示,以增强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
  【习作】
  一、引导学生回忆,和同桌说一说自己都会哪些本领。
  二、教师巡视,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当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积极好学的精神,开拓学生的习作思路。
  三、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习作提示,并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学会的本领清楚地告诉别人。提醒学生注意这次习作的要点:要说明白自己学的是什么本领,要写清楚自己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题目可以用“我学会了……”,也可以自拟。
  四、学生构思后进行自主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并巡视,以便做到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心中有数,然后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习作(如,过程写不清楚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六、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誊抄。
  【我的发现】
  这个栏目中,共有10组词语,每个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的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组两个词语中带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左边词语里带点的字都是右边词语里带点的字的声旁。这是很多形声字的共同规律。
  一、学生自读,自主发现
  二、积累词语。
  三、引导学生用带点的字扩词,以加深理解,巩固运用;
  四、启发学生再写出一两组有相同规律的词,如,羊群海洋,弯曲海湾,青山清晨。
  【日积月累】
  一、“我会填”
  1、根据已有的语言感受自主填写。
  2、同桌交流。
  3、根据汇报情况,引导渗透“的”“地”“得”的使用,让学生通过练习丰富语言,形成语感。
  4、补充练习,让学生在感知大量的语言现象中发现规律,获得感性认识。
  光彩夺目的(焰火)(宝石)
  清澈见底的(小溪)(池塘)(湖水)
  弯弯曲曲地(流淌)(伸展)(流向远方)
  和颜悦色地(说)(讲)(批评)(点点头)(看着我)
  鲜花开得(很美)(正艳)(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织锦)
  时间过得(太快了)(真慢)(像闪电一样)
  三、“读读背背”
  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把这些成语放在语言环境中,让学生通过读句子体会成语的含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大致了解成语的意思。
  3、积累与应用。
  【趣味语文】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上画了些什么。
  2、根据画面以及自己的成语积累,猜出谜底: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一举两得,三长两短,小题大做,百发百中。
  3、汇集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或编制此类谜语,开展猜谜活动。
  4、如,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画蛇添足,掩耳盗铃,狐假虎威……123456789
  5、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带数字的或带“大”“小”的成语。如,五彩缤纷,三头六臂,九牛一毛,千钧一发,万紫千红;大同小异,小巫见大巫,小心翼翼,大快人心,大风大浪,大吃一惊,大吹大擂,大摇大摆,大失所望。

123456789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257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