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寓言二则】26、寓言二则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1-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2、能够用“匆匆忙忙”和“毫不示弱”造句。3、能讲述“郑人买履”的故事,表演《鹬蚌相争》。4、知道这两则寓言所讲的故事,懂得不要墨守成规以及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教学重点:知道这两则寓言所讲的故事。教学难点:懂得不要墨守成规以及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郑人买履教学目标:1、学会本则寓言中的5个生字,1个认读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知道那个郑人没有买到鞋的原因,懂得不要墨守成规的道理。3、能用“匆匆忙忙”造句。4、能讲述“郑人买履”的故事。教学重点:知道“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所讲的故事。教学难点:懂得不要墨守成规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以前学过了好几篇寓言故事了,谁愿意回忆一下都学过了什么?都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寓言故事“郑人买履”,看看你能从这篇寓言故事中学到什么?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小组互相检查,做到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想一想:那个郑人为什么没有买到鞋?(默读课文,思考。)5、汇报。(二)指导造句。1、“匆匆忙忙”这个词语,你怎么理解?用到什么地方比较合适呢?2、那么试着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教师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3、自由发言。(三)讲述这则寓言。1、这个郑人多么的愚蠢可笑呀,这篇寓言多么的生动,你能把这则寓言像讲故事那样讲出来吗?2、自由发言,讲述故事。3、教师及时平价。三、课堂小结: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把这则寓言的故事讲个别人听。                          第二课时 鹬蚌相争教学目标:1、学会本则寓言中的4个生字,1个认读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知道鹬和蚌一起被渔夫捉走的原因,懂得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3、能用“毫不示弱”造句。4、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并排练课本剧,演一演。教学重点:知道“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所讲的故事。教学难点:懂得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看看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小组互相检查,做到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鹬和蚌一起被渔夫捉去了呢?(默读课文,思考。)5、汇报。(二)指导造句。1、“毫不示弱”这个词语,你怎么理解?用到什么地方比较合适呢?2、那么试着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教师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3、自由发言。(三)讲述这则寓言。1、这则寓言写的多么生动啊,如果鹬和蚌不那么互不相让的话,肯定不是这个结果的,那么你能把这则寓言像讲故事那样讲出来吗?122、自由发言,讲述故事。3、教师及时平价。三、课堂小结: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1、把这则寓言的故事排演成课本剧。2、发挥想象,把这则寓言改编一下,看看结果会有什么变化。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238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