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古诗两首一年级怎么读?_13古诗两首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1-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中一首诗描述的景象。
3.理解诗歌内容,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能初步理解诗句中带点词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重难点:对七言古诗的朗读和对重点字词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说起背古诗来,老师也要向你们竖起大拇指了。但要是吟诵古诗,我们小朋友可要虚心学了。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唐代两位最著名诗人写的两首诗。(板书:古诗两首)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1、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
(1)拼读庐、瀑
(2)简介作者。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他的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2、解题:
(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仰望)
(2)“庐山”,你熟悉吗?前面我们在哪里接触过呀?谁能再来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
(3)生交流。
(4)庐山的云雾给庐山戴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庐山的瀑布又给它增添了怎样的色彩呢?
三学习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精读诗句,想象画面
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讨论:“烟”这里指云雾。可观察幻灯片。山峰上经常云雾缭绕。太阳光照射在云雾上,就呈现出一种美丽的紫红色的光彩,这就是“紫烟”。由于“紫烟”轻轻飘动,所以诗人说“生紫烟”。“生”,在这里就是发生,发生的意思。“生紫烟就是发生一种紫色的烟雾来)
    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好?说理由。
小结:这个“生”字用得特别好!它活生生地画出了香炉峰上烟雾慢慢向上升腾的情景。(让学生看图想象画面)也许香炉峰正是由此得名。
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2.读第二行诗,理解“遥看”、“川”。(远远看去.水道,河流)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大河挂在山前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指导看图帮助学生理解、想象。
(这个“挂”字形象的写出了瀑布外形的壮观。说明山势陡峭,水流的又急又快)
3.读三、四行诗句。哪些词语还需要提出讨论?
(“飞流直下”写水流的飞泻。“三千尺”,不是一个确数,是一种夸张的写法。形容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
瀑布的声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样?引导想象,进入意境。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
教师进一步引导想象:山是绿的,挂在绿色中的瀑布是白色的,山顶紫色的云雾缭绕,颜色多么绚丽夺目;再加上静止的山峰,入了神,嫌这样的描写还不够尽意,又用一个“疑”字展开想象。
理解“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是”可能是的意思。“九天”是天的最高一层。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直落下来)123
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字用得最好?
(“落”与“挂”一样用得精巧。好象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这是多么大胆、新奇的想象啊!)
4.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5.总结全文,体会感情。
这首诗通过“生”、“挂”、“飞”、“落”等词儿的形象描绘,不难看出,作者运用比喻、夸张的写法和奇特的想象,紧紧抓住山崖的陡峭,瀑布的湍急,云烟的缭绕等特点,先写背景再写实景,先写静态,再写动态,最后写联想,写出了庐山瀑布喷涌而出、倾泻直下的磅礴气势,从而给人以祖国山河壮美的感受。
6.诵读诗文,进一步体会感情。
(1)让学生找出每行诗中应该读重音或轻音的字。
(2)要求读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热爱之情。
7.练习背诵。
四指导书写
“遥”“瀑”要写得左窄右宽。
“疑”的左上方是“匕”,不是“ㄙ”。
练习用钢笔描写这首诗的生字。
五作业
1.背诵古诗。
2.以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的情景。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壮美山河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2、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绝句》诗中部分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第二首古诗《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这首诗 是唐代又一伟大诗人杜甫写的。公元759年,杜甫到了四川,在朋友的资助下,他在成都城郊浣华溪边建起了一座草堂。这个时候,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着草堂附近生气勃勃的景象,便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小诗。
三、初读诗句,说说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精读诗句,想象画面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两个生字的音。
2.通过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学习第一、二两行诗句。
轻声自由读诗句,画出还需要理解的词,想想诗人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诗人重点抓住“鸣”、“上”两个动词让学生体会两种鸟儿的不同特点。黄鹂的叫声悦耳动听,它们成双成对地在刚抽嫩芽的柳枝上叽叽喳喳地叫,呈现出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白鹭从稻田里、水沼边一个接一个地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上”字准确地描绘出一行白鹭翩然飞上天空时优美从容的姿态。整个画面黄、翠、白、青,色彩绚丽,鸣、上,动静结合,表达了诗人舒畅愉悦的心情)123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 的意思?
指导学生读出舒畅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行诗句。
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第三行写诗人看到了什么?(“西岭”,教师随手用蓝色粉笔画起伏的山峰。“千秋雪”,教师讲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实指,是极言年代的长。“千秋雪”就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并随手用白色粉笔在山峦上画雪)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窗户。教师讲解:窗户好象一个画框镶在这幅“千秋雪”的“画儿”的四周,诗人用了个“含”,包含的意思,很生动,很形象。并随手用褐色粉笔画一个方框把雪山图框起来)
是谁透过窗框在观赏这幅特殊的“画”呢?(是诗人自己)诗人有这么一种闲情逸致去观赏窗外的景色,说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样?(心情舒畅愉悦)
诗人向门外一瞥,可以看到什么?(停泊在岸边的船只)东吴指什么地方?为什么说是“万里船”?(“东吴”指长江下游一带。“万里船”,是说成都与东吴之间路途遥远,是虚指)
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大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呢?
(2)小结:这首诗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勾画出草堂附近各具特点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欢快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反复练读。
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
“鹂”左右结构,“鹭”上下结构,写时在田字格中各占一半。
绝    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近景
         一行白鹭上青天。            舒畅欢快
         窗含西岭千秋雪,   远景
         门泊东吴万里船。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重点练习诗句中的部分字词的意思;
2、完成《练习与测试》;
3、复习用自己的话描绘;
教学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所写的景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两首》;
2、指名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3、出示图画,对照图画说说《绝句》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
二练习巩固
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含:            泊:
三扩展练习
     出示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两岸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默写课文。
3、抄写词语。(课后练习三)
  板书:
  入诗、入境、入情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233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