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设计]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1-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能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加倍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在读文悟诗中,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
教学重点:
1、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能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加倍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2、让学生在读文悟诗中,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诗激情。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这里的“佳节”就是哪一个传统节日。在这样美好的节日里加倍地思念亲人,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再读课题)。
3.这一课题是一句千古绝唱,出自唐朝大诗人王维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出示古诗)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4.在合家欢聚的重阳节,诗人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首诗的背后,去感悟诗人的内心情感。
二、体会快乐的重阳节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找一找,那时候人们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交流出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去登高游玩。
2.自由读一读这几句话,用心感受一下。
3. 同学们,文字是有温度的。有些句子,读起来让人心里暖暖的,感觉很高兴,而有些句子却让人心里凉凉的,感觉很伤心。谁来读一读这几句话,体会一下,是什么样的温度?给你什么感觉?(暖暖的,心里很高兴)
还有谁也感觉到暖暖的,很高兴?
你从哪些词感觉到了温暖、高兴?(热闹,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登高游玩)
让我们关注“扶老携幼”这个词,想象一下,它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画面?
4.读着这些词语,回想自己过节的情景,譬如春节这天,人们会怎样过节?
5.重阳节就是这样热闹。让我们一起去亲眼看看。
这样的情景,又让你想到哪些词?
6.指导朗读。现在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着人们过节时快乐的画面,读好这几句话吗?
△听了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大街小巷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你的朗读让老师仿佛听到人们登高游玩时的欢声笑语。
三、感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人们欢度重阳的情景读来让人心里暖暖的,那文中哪些句子读来让人心里凉凉的?(出示:15岁那年……已经两年了。)
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让人感到心里凉凉的?(强调15岁,就,已经两年)
2.同学们,你们天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吗?要是今天爸爸妈妈外出了没回来,或者你今天在亲戚那里没回家,你想爸爸妈妈了会怎么做?(学生交流)
说到这儿啊,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王维为什么不能回去呢?
3.板画介绍:王维自幼聪明,同时要强,15那年就只身来到当时的京都长安求学。而王维的家在蒲州,中间隔着高高的华山,还有千里之遥。当时王维所处的唐朝,交通极为不便没有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所以想回回不了。也没有电话等通讯工具,只能通过写信来和家人沟通,而一封信往往需要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收到。所以你觉得王维孤身在外会怎样?
4.这两年,7百多个日日夜夜,王维经历了多少事,有多少话要和亲人叙述啊!(课件出示)123
生病时,王维多么想要(                  )。
悲伤时,王维多么渴望(                  )。
高兴时,王维多么希望(                  )。
5.让我们再来看看此时的王维,独自一人在书房里,让你想到了哪些词?
老师也想到几个词,谁来读一读。(出示:孤孤单单,冷冷清清,形单影只,举目无亲)
6.指导朗读。你就是漂泊他乡的诗人,请把你此时的心情读给大家听听。
△这是孤独的两年。 △这是充满思念的两年。
7.对比读。(出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15岁那年……)
8.字词知冷暖,语言有温度。我们已经读出了暖暖的,凉凉的两种不同的温度,读出了热闹开心,孤独寂寞两种不同的心境。
9.此情此景更加触动了王维的内心深处。出示(王维看着家家……)齐读
王维仅仅是在重阳节这天思念家乡的亲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更加)
10.是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身处异地他乡两年的时间,7百多个日日夜夜,有多少的感慨与思念,如今又恰逢重阳这样合家团聚,登高远眺的美好节日,王维内心对亲人的思念就更加强烈,这就是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示诗句指导朗读。
四、感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重阳节的快乐不属于王维,他孤身一人不由感慨起来。他想到了什么?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两个提示时间的词。
[以前]   王维在家时怎样过重阳节的?
         除了头插茱萸,登高远眺还会做什么?
        从这里你读出了什么?谁来读读这份高兴。
         除了高兴你还能读出什么?(思念)
曾经的欢聚多么美好,可如今,王维在山的这头,家乡亲人在山的另一头,两地相隔千里,还有高高的华山,这真是“天各一方,不能相会。”
[如今]   今年呢?王维不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2.同学们文字能读出感情,标点符号同样也能读出感情,这儿的省略号隐藏着王维多少的话语,多少的思念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而兄弟们却在山的那头,自己在山的这头,家却在山的那头;身在山的这头,而心啊,却早已飞到了山的那一边。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替诗人写下来吧。
(出示:家乡的兄弟们,……)
交流
3.带着这样的体会谁来读好第三自然段?配乐
4,这就是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指导读。
五、吟诵升华
1指导诵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与亲人天各一方,重阳节不能相会,思想之情愈渐浓郁,他不禁思绪万千,提笔写下了四句诗:出示
让我们带着感受来读一读。现在老师不给你配乐,你的情感就是最好的音乐。相信你一定能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2积累。
同学们,这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已经融进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之一,从古至今,恒古不变。123
(屏幕出示《静夜思》、《泊船瓜洲》),你能来读一读吗?
李白的思乡之情就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安石的思乡之情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属于王维的思乡之情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3.迁移。
今年的重阳节,王维看到别人头插茱萸,登高远眺的时候,他会这样吟诵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节呢?王维看到别人全家团聚,其乐融融的时候,他也会这样吟诵()
元宵节?王维看到别人赏花灯,吃汤圆的时候,他仍会这样吟诵()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又何止王维一人呢?
六、布置作业(出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就曾留下了不少文人墨客的思乡名作,课后,请同学们用心收集摘录,准备参加“赛诗会”。
3、王维是诗人,也是画家,擅长写山水田园诗。课后收集他的诗,读读背背。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212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