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作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1-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多音字"重",并能把它写正确、美观;学习新偏旁,"幺"字旁。并能正确、流利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运用透过文本,展开想象,浮现画面的方法,深入理解关键词语"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天各一方"以及相关句子、段落的意思,从而体会诗人身居异乡在重阳佳节时更加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重点词句,诗文结合,理解课文的内涵、品读古诗的意境,初步感受写周围环境反衬心情的表达方法。
4、借助古诗卡,网络资源,学生精心搜集资料,了解诗人王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与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国有许多传统佳节,今天我想请你们猜猜看,所出示的图片和哪个节日有关?(中秋节)中秋节时,有什么习俗?
出示句子填空:每逢中秋节,人们总要(             )。
2、学生填空。
3、出示龙舟、粽子图片,猜猜看,句子练习(同上)。
4、出示茱萸图片,介绍茱萸:茱萸又叫越椒或艾子,是一种有着浓烈香味的植物,据说可以驱邪避灾。指名领读。
5、引导:提起茱萸,自然也会让人想起一个节日——(重阳节)。正音领读。句子联系:每逢重阳节,人们总要(            )。
6、出示“重”。我们一起来看“重”这个字,还可以怎么组词?(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这可是一个常用字,怎样把它些好看呢?
7、请同学看我来写(边写边说儿歌):一撇一横长,扁日在中央,一竖贯到底,两横要添上。
8、学生描红、练写
9、谁知道重阳节是哪一天。(农历九月初九)
10.介绍重阳节的资料: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这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11、出示幻灯片:我国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王维,就在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写下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指名朗读。
12、你认为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思念家乡、亲人)
13、过渡:特别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句更成为表达“思亲”之情的千古佳句。
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这首诗的呢?
出示初读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句时,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诗人在什么时候,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写出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2、出示词语,指名领读。
一年一度   兴高采烈   扶老携幼(出示:幼,怎么记住这个字,认识新偏旁)
兄弟们   登高远眺    欢聚  
(放到句子当中读一读:每逢重阳节,王维总要和兄弟们欢聚在一起,登高远眺。     )1234
天各一方   思绪万千    思念    异乡
(出示字典中“异”的义项,选择正确的解释)
解释:离开家乡到别的地方学习生活,那地方就被称为“异乡”。课文中的异乡指?
3、我们交流一下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谁来说说诗人在什么时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写出了这首诗的。可以使用课文中的语句。
 节选文中的关键语句,用自己的话组合起来就可以概括课文大意了。
指名连起来说一说。
4、是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千古佳句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
三、精读品析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唐代的大诗人王维,15岁那年离开家乡,独自来到异乡京城长安求学,在长安他是一位异乡人。 所以,他称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谁能选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这句诗的意思?
2、“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3、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王维会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4、明明是写王维思念家乡,为什么却写别人欢度节日的情景呢,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书中是怎么描写人们如何欢度节日的?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
 “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其中的哪个词深深吸引了你,看到它时你的
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人们在干什么?又仿佛能听到些什么?
       例:扶老携幼——我印象深刻的词是“扶……”我仿佛看到人们搀扶着老人,领着自己的小孩,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老人笑得怎样?小孩笑得怎样?
           还有谁印象深刻的也是“扶……”
           其他同学对哪个词印象深刻呢?
       同学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人们欢度节日的情景生动地描述了出来,惟妙惟肖,此时,你的心情如何?谁能带着这种心情把这个句子再来读一读。
      “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指名读。
       其实,节日不同,人们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也不尽相同,课前查过资料的同学,谁来说说重阳节有哪些习俗?(插茱萸、吃重阳糕、登高游玩、秋游赏菊、喝菊花酒……)
   5、过渡:多么幸福的画面,多么欢乐的场景呀,谁能用朗读把我们带到那热闹的大街上去?
“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指名读、齐读。
7、大家的朗读声情并茂,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沉浸在热闹欢乐的气氛中。我猜,王维看到这种情景一定也很开心,也是兴高采烈的,你们同意吗?他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呢?1234
8、说得好,王维15岁就离开家乡在长安生活,已经两年了,这700多个日日夜夜都是孤独一人。此时恰逢重阳佳节,他都不能与家人相聚,他的心情怎能高兴得起来,他怎能不更加想念家乡的亲人。
出示:“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指名读。齐读。
9、看着别人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登高游玩,王维最想做什么?……他能实现吗?
   看着别人一家团圆,围在一起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王维最想做什么?……他能实现吗?
看着别人秋游赏菊,与同窗好友吟诗作画,王维最想做什么?……他能实现吗?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是的,所有的想法都是奢求,身在异乡的王维只能独自沉浸在过去美好的回忆中。他想到了什么啊?能实现吗?
因为他的家远在蒲州,与长安相距数千里,中间还隔着一座高耸入云、难以翻越的华山。家乡在山的东面,而自己却在——山的西面,真是“天各一方”。
2、配乐范读: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3、你听出了什么?是的,重阳佳节,热闹的大街上,王维只身一人在长安,是那么孤独,与他天各一方的是谁?仅仅指兄弟们吗?还有谁?
4、如果你是王维的兄弟,你想说:“
如果你是王维的父母,你想说:“
如果你是王维的朋友,你想说:“
师:多好的兄弟呀,多深的情谊呀,多深的思念,多朴实的恩情,有你这样的知己一生无憾……
    5、可是
          这里有兄弟的相伴吗,“如今……”
这里有父母的关怀吗,“如今……”
这里有朋友的问候吗,“如今……”
    6、王维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他想起了过去的欢乐,也想起了独在异乡的孤独,想到家乡,想到亲人,想到的太多太多……(出示课件)真是——思绪万千。于是他提起笔,将浓浓的思念寄予四句诗中写下这传诵千古的名篇。
(三)再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情感升华。
1、此时此刻,我们再来读这首诗,相信一定能够读出别样的韵味来。
2、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当你站在山坡上,眺望着遥远的家乡,你无限深情地吟诵着:
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当你站在窗户前,仰望着皎洁的圆月,你孤寂无比地吟诵着:
此时此刻,你们就是王维,当你们想起家乡的父母,兄弟,朋友时,你情不自禁地吟诵着:
多么深切地思念,多么美好的诗篇,这是发自内心的思念之作呀。(齐背)
3、小结:越是看到别人一家团聚,欢度节日的情景,就越显孤独,越使人想念远在他乡的亲人。尤其是到佳节之时,思念家乡的情感就更加强烈。
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了吧,为什么写王维思念家乡的亲人,却要提到别人欢度的节日的情景。因为——“每逢佳节倍思亲”(引读)。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再次出示课题)师:“每逢佳节倍思亲”, 有这样感叹的又何止王维一人啊!身在海外的游子,思念故乡时,会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引说)。1234
2、还在什么情况下,会让人想起这句诗?
3、包括经历汶川地震的四川同胞们,在逢年过节想起被地震夺去生命的亲人时,也会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2、能写出这么感人肺腑的诗句,王维真不愧是唐朝诗人中的大家!
王维(701-761),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王维不但精于诗文,而且擅长音律、书画。人们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其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边疆关塞,或是小桥流水,都能写得鲜活无比,是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并把古诗背后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2、请同学们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自己来读读。
六、板书设计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西            東            
 长安                    蒲州
华山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212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