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_1、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1-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感情。
全诗共分三小节,第一小节着重描绘如画的北海风光。第二小节表现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的少先队员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则表达了尽情欢乐的少先队员对党和祖国人民的感激之情。
全诗语言流畅,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亲切感人。每节末尾诗句的反复,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使作品的思想和感情得到逐步推进和升华,因此,指导朗读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是本课训练的重点。
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在二年级时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就已经学过,在教学时可以播放歌曲,藉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精读,应考虑本课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想象,促进学生感悟,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教学要求:
1.  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练习说话。
4.通过诵读感悟,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               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用具:小黑板、录音机、磁带《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诵读感悟,理解诗歌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双桨  推开  白塔  四周  环绕  绿树  红墙  轻轻 
   飘荡  凉爽   洒   悄悄  愉快  尽情欢乐    安排
2.听写生字,用钢笔正确书写,当场点评
3.指名朗读课文
4.根据所给的卡片的顺序,背诵课文
二.精读感悟
(出示教学挂图)
1.学习第一小节
(1)         自由朗读第一小节,结合图想一想这节主要讲了什么?
(这一节写了“我们”看到的美丽景色,怎样美丽?指名读                     有关句子,其他小朋友划出美丽的事物——白塔、绿树红墙)
  教师讲解“北海”是北京的旅游胜地,它并非海而是湖
(2) 图上同学们在湖面荡起双桨,你划过船吗?船儿飘荡在水面上会有什么感受?说一说
(3) “小船儿推开波浪”与“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有什么不同吗?动作演示来理解
板书:荡起双桨    推开波浪
(4)自由朗读第一节,想一想: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北海的美丽景色,我们应该怎样朗读?——指名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
(1)小组朗读,想一想:这一节写的什么?12
读了“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后,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导拟人句的了解)
这是把鱼儿当作人来写的,好象鱼儿也理解小朋友的愉快心情,听到他们高歌情不自禁被吸引过来,来分享小朋友的快乐。
(板书:红领巾    迎着太阳    愉快歌唱)
(2)边看图边读,说说如果是你迎着太阳在海面上荡起双桨,你会有什么感受?体会当时小作者的心情。
(3)小朋友的心情是多么愉快,我们应该怎样读?——自由练习朗读,指名当众朗读,读后评议。
(4)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节讲的主要内容。
3.学习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文中哪些地方写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说一说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尽情欢乐,来到北海,划着小船,欣赏美景,唱着歌儿,消除一天的疲劳,这是多么幸福的生活!
板书:做完功课    尽情欢乐
(3)作者问: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课文有没有回答?
板书:谁    安排    幸福生活?
讨论:a作了回答,从“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可以想到,因为人们常常把党比作太阳;b没有回答,这
是作者留给小朋友思考的,让小朋友从现实生活中去体会,是伟大的中国******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生活。两种都应予以肯定。
(4)我们这样幸福的生活不是谁安排的,是我们人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但是没有祖国的安定团结,当然不会有我们小朋友的幸福生活。
(5) “小船儿轻轻飘荡……凉爽的风”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在歌词中叫副歌,在语文写法上叫反复,三次出现,突出表现了红领巾的欢乐心情,功课做完了,来到北海划船玩,望着眼前的美丽景色,唱着歌儿,尽情欢乐,多么惬意!划船的动作也停下来了,就这么任小船在湖面上晃啊晃。
(6)范读,指名读,自由读,同时做出泛舟湖面的样子来。
4.欣赏配乐读课文
5.背诵全文
三.作业
1.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
2.熟练背诵课文。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55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