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作文_三袋麦子(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案、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1-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
    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⒈自学课文。
    ⑴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一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⑵会读、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烙饼 发霉 麦囤
   ⒉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学习。
   ⒊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生字卡片::
    ⑵指名读生字卡片,注意练好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
    ⑶理解词语:
     烙饼 发霉 麦囤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按"快要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说一说每部分讲什么?
    学生自学后讨论: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麦,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讲土地爷爷向三个小主人公询问他们各自处理麦子的情况。
  四、精读课文内容。
   ⒈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猪、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麦子后诗怎样做的?他们地做法不同在哪里?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理解关键词语:开心迫不及待捧起慢慢吃全种
   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关键词语。
   ⒊指导口述这部分课文。要求学生看板书练说:先分组说一个小动物的做法,在连起来说。
   ⒋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段分组竞赛读。
  五、课堂作业:
   ⒈用钢笔描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⒉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⒈听写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⒉练习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⒈理解课文内容。
    听这部分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完成练习。
    土地爷爷夸___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___(怎么样)
    讨论并理解有关词语:"舔了舔舌头"、"节俭"、"满满的"。
   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部分全是人物对话,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每个人说话时四什么语气,说话时地心情怎样,该怎样读才正确? 
    同座位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纠正读得不正确得地方。
    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听后纠正。
    教师范读难点:小猪回答土地爷爷的话。
    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⒊指导口述这部分内容:
    ⑴看板书:自己练读。
    ⑵指名口述:其他学生纠正口述中的毛病。
    ⑶学生练习口述,同座位分角色口述。
    ⑷指名学生口述。
  三、总结全文:
   ⒈指名学生口述全文。
   ⒉讨论: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得到的三袋麦子上,谁的做法好?为什么?123
   ⒊教师小结:
    课文给我们见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叫憨厚,什么叫节约,什么叫聪明能干。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我们启发很大,今后我们要想小猴学习。
  四、作业:
   ⒈课堂作业:完成书后第三题。
   ⒉课后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
           小猪--吃光了---憨厚
           小牛--保 存---节约
           小猴--全种地---聪明能干
[1] [2]  下一页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于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对土地爷爷的评价应该如何来解读?在教学中,如何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又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获得科学的认识?这些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又是本文教学中可以出彩的亮点。教学本文时,我精心预设,真心引领,使课堂教学多处出彩。

  一、激活体验引导学生潜心会文
  [片断赏析]
  师:每到过年的时候,小朋友们都会收到许多压岁钱。拿到压岁钱后,小朋友们是怎样处理的呢?老师最喜欢实话实说的小朋友!
  生:拿到压岁钱后,都交给了我妈妈,让她替我保管。下学期用来交学费。
  生:我用来买玩具。去年我就买了一架遥控飞机!
  生:我会去新华书店买书。多余的钱也请我妈妈保管。
  生:我的压岁钱都存到了银行里。
  生:我的压岁钱随我怎么用,我爸爸妈妈从不过问。买学习用品,买吃的,还用来打游戏机。
  ……
  师:小朋友们处理压岁钱的方式各不相同,那么,谁的办法更好一些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读完课文后,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想法!
  [一线反思]
  虽然我们早已熟悉“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名言,但长期以来,我们还仅仅当作口号而已。语文教学的相对封闭,使语文教学一直处于“贫血”状态。多彩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尤其是语文教育资源。教学中,要善于将语文学习的课堂融进生活,把生活融入语文课堂。从课堂小社会走向社会大课堂,激励学生联系生活学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才能真正携起语文与生活之手。针对这样一篇内涵丰富,价值取向多元的童话故事,我借助“压岁钱”这一生活资源,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充分运用阅读期待,既易于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又易于学生理解小猪、小牛和小猴的做法,更易于学生走进文本,实现情感共鸣,为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好必要的铺垫。

  二、变序学习引导学生外显体验
  [片断赏析]
  (面对憨厚可爱的小猪,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看到勤劳节俭的小牛,土地爷爷点点头;见到聪明能干的小猴,土地爷爷异常兴奋。如何让学生来解读土地爷爷丰富的肢体语言呢?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变序学习,将各个动物得到礼物后的表现与土地爷爷来访的表现结合起来研读感悟,然后再引导学生外显体验)123
  师:土地爷爷哈哈大笑,假如你是土地爷爷,你会说些会什么呢?
  生:小猪呀,你真是个贪吃鬼!
  生:小猪呀,你这么喜欢吃,我再送一袋小麦给你!
  生:小猪真能干,会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呢!
  生:小猪真会享受生活!
  ……
  师:面对小牛的做法,土地爷爷点点头。它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
  生:小牛呀,小牛,你真会过日子!
  生:小牛呀,小牛,你真节俭呀!
  生:小牛呀,你可是一个“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人呀!
  生:你勤劳,做事有计划,值得我学习!
  ……
  [一线反思]
  长期以来,标准化、统一化的教学,局限了学生和教师多维的交往和互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被教师不恰当的主导所决定,被教材所决定,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智能与生俱来就不完全相同,他们个个都是具有独特性的生命体。教学必须尊重、适应这种差异性和独特性。在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没有把课文蕴含的道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在互动交流中,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感悟和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激励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外显交流,让学生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思想的启迪,提高认识水平,完善自我价值取向。学生的丰富体验说明他们达到了“披文入情,情动辞发,文我合一”理想状态。

  三、多元认同引导学生提升认识
  [片断赏析]
  师:课文学完了,相信这三个人物在你心中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这三袋麦子也会带给你更多的启示。假如,你就是一个动物,面对这样一份礼物,你会怎么做呢?
  生:我也会像小猴一样把麦子种下地,第二年我还要送给土地爷爷许多麦子呢!
  生:我不会像小猴那样,它那样过年没好的吃,太苦了!我留下一半过年吃,一半种下地!
  生:我会送一些麦子给没收到礼物的动物。
  生:我也会做成各式各样的食品,请爸爸妈妈一起来品尝!
  ……
  [一线反思]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由,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明显错误也“视而不见”,一味地“尊重”,语文课堂上,“棒杀”的硝烟未尽,“捧杀”的烽火又起。作为教师,如何把握“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角色,做“收”“放”自如,“放手”而不“撒手”?我的理解是,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的基础上,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助学生建构意义,而这样的“意义”虽因人而异,但应该具有不同程度的“真理”“规律”的成份,甚至“达成一致”。学生对土地爷爷多元评价的丰富解读中肯定存在值得商洽的体验,通过这一环节来引导学生多元认同,领悟到文本要表达的情感,自觉地去调整认识,*拢主流价值观,作出科学的抉择。课堂上,学生没有简单地效法小猴,也没有一味地排斥小猪。学生精辟的发言,已经清楚地表明,他们已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压岁钱”的处置也一定会找到正确的方向。课后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上一页  [1] [2]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54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