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1 (苏教版三年级下)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对照插图的内容读懂例文,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来描述插图图意的。
2、读例文后面的习作要点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语言来描述插图的意思。
难点:了解观察多幅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你们会观察图意吗?请你介绍你的观察方法。
2、出示挂图,学生说说意思。     
二、学习例文。  
1、指名读《脱棉衣》,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讨论:每幅图的意思,学生回答。
3、第一幅:春天到了妈妈给宋霞脱下了棉衣,换上了毛衣。
    第二幅:宋霞对好朋友郑美荣说要给小树脱下去年穿上的棉衣。   
    第三幅:宋霞和郑美荣用剪刀剪断了捆在树上的稻草绳子,帮小树脱掉了棉衣。
     第四幅:小树脱掉了棉衣后挺直了身子,不几天就长出了新的叶子。
4、(以例文为例)说说看图作文的要求。         
看图作文紧扣图意,每段都简明地叙述一幅图的意思,语言通顺,层次清楚,我们也要这样写作文。            
三、讨论问题。
1、看针对例文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2、学生谈自己的体会和启发:
(1)观察多幅图的作文,先要观察每一幅图,弄清每一幅图的意思。
(2)把四幅图联系起来观察,弄清四幅图之间的联系,看懂四幅图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
(3)哪些内容是从图上看到的,哪些内容是图上看不到的,可以通过想象写出来的。
(4)写作时一般一幅图写一段,这样层次比较清楚。
四、学习写法。
1、看图选择内容。
2、看图说话。
3、看图习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2、采用自己所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观察多幅图的方法。
难点:按一定的顺序作文。 
教学过程:
一、 指导写作。
 习作要求:
(1)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的意思,弄清每幅图之间的联系。
(2)展开想象。图上看到的内容可以写,图上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来写。
(3)层次分明。每一幅图就写一段。
(4)重点突出。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图写具体。
(5)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楚。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习作指导。
   习作顺序:按每幅图的意思写。                
   习作方法:(分三步)
(1)看图选择内容。本次习作提供了两组图,给学生选择的空间。
 学生先看看两幅图,看懂图意后,从两组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进行重点观察。            1234
(2)看图说话。第一组有三幅图,第二组有四幅图。学生应仔细观察,并展开合理的想象,按顺序说清楚图的意思,注意前后的连贯。
(3)看图习作。学生可以从书中选,也可以从自己看的课外书中选几幅连贯的图写。
二、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1、先在小组内进行朗读,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醒、补充。
2、小组将说得好的同学推荐到班级交流,相互评议,共同提高。
3、教师适当提供或引导学生交流好词语。
4、练说、交流、指导、再练说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自由读读例文,看看是否又有新的启发,体会例文的写作步骤。
三、看图练习。         
1、小组分别交流自己写的作文,对照要求挑选好的同学到班级进行交流。
2、指名读自己写的事情,其他同学听,适当进行补充。
3、集体评议:看图是否恰当,内容是否真实,想象是否合理,事情是否说清楚。
四、学生习作
 1、明确要求:
2、练习写稿。                       
3、修改评议。         
4、学生誊写。

课前思考
1、本次习作的类型是看图作文,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层次分明地表述图中意思,建立事的概念。同时也在着力培养学生前后联系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例文语言清新活泼,生活气息浓郁,简洁正确,值得学生效仿。
3、在练习中如何将画面的内容活起来是训练的重点。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从偏到全,从简单到具体,从平淡到生动,循序渐进,逐步成文,又要显示学生习作时各自的个性。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4、要留足时间让学生从例文中悟,在对话中成文。
5、细节:让学生学习角色对话的不同写法。

教后小记:
今天上了习作1《看图写话》。课上,孩子们说得倒还不错,可交上来一改,感觉这篇看图写话犹如鸡肋,食之无味。
分析了一下,我认为问题可能在以下几点:
1.我在指导过程中,一直强调想象的合理性,比如从环境、动作等等。这一方面,这样做能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但是太过了也会严重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导致文章写上来缺乏灵性。
2.我在指导过程中,让孩子用一定的句式来说话:如,“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瞧,孙小圣有趣极了!……”,这同样各有利弊,一方面可以规范孩子的语言,一方面又束缚了孩子的思维,使文章中规中距。
3.孩子说和写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课上孩子们说的很多,写的时间相对减少。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在这指导的度上多下功夫琢磨琢磨,多平衡一下说与写的时间。注意指导的方式方法,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细致地看图,注意图中事物的联系,边看边想,弄清图的意思。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从图画出发展开想象,以丰富看图的感受,然后再引导他们用几句话或一段话把丰富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出来,说清楚,说明白。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是看图作文,写这样的文章对学生来说思路会清楚一些。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4幅图的意思,明白它们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再引导他们从中得出写看图作文要注意的几个地方(1)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的意思,弄清每幅图之间的联系。(2)展开想象。图上看到的内容可以写,图上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来写。(3)层次分明。每一幅图就写一段。(4)重点突出。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图写具体。(5)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楚。(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1234
  在指导学生选择一组图写作文时,我先请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进行了交流,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得原本乏味的作文课生动起来,充满了活力。巡视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写得很长,也很有意思。

教后小记:
    今天教了此内容,有点累,应该说我的教学步骤是有点章法的,但学生真正写起来感觉吃力。我先是让学生学习例文,读通例文,明确这是一篇看图习作文,并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我们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同样也要做到。学生交流:文章有意义,写得很通顺,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句子很生动,还谈到了“丰富的想象”。这些在阅读教学中经常说到,所以今天说来也并不费力,看来这些知识的掌握对学生习作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一些在脑海里贮存的标签而已,只有考试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学生对于小作者很有条理地写文,并不能体会,他们没有这种意识。后来在文后的提示中获得启发谈到了文章的层次。这一环节化了半节课左右。
紧接着开始“实战”,让学生看图说图之大意。当然这也并不难。可是一涉及写作的细节,如何将人物(角色)写活,将故事说完整说具体,就毫无办法了。
譬如说后一组图《亡羊补牢》,我们会想,羊的主人一大早发现很多羊一夜之间就不见了,心里一定会很伤心,一定会很着急,伤心的是辛辛苦苦养大的羊就这样不翼而飞了,着急的是如果羊还这样丢下去,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这是一段主人见羊丢失后的该有的心理描述,但三年级的小朋友很难揣摩到,他们只会写:羊主人发现羊丢了 许多,心里可慌了?怎么办呢?如此而已。
再例如,第一组图第一幅,按理来说,仔细观察的话应该能说(写)得具体一些,如:这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草木葱茏,小熊和小猴手拉手出发了,今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他们说好了要去附近的公园玩个痛快。一路上他们蹦蹦跳跳,你说我笑,闻着清新的空气,听着鸟儿动听的歌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可到了学生手里便是一句话:一天,小熊和小猴去郊游。
老师一再强调要尽量写具体,想一想如果你是其中的****,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把它写下来,这就叫“具体”了,只有写具体了,才会让读我们文章的人看了觉得历历在目,对你写的很有兴趣,受到感染;可大部分学生就是抓头搔脑,写不出来,要么你大部分地讲给他们听,在小枝节上让学生填补一些空白。老师讲了的大半,还有什么意义,就如同嚼烂了东西喂给他们吃,是不是有点“教死书、死教书”的感觉。
看来三年级的习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大难题:要么是我要求太高,学生本来就达不到这么高的水平?要么就是我的方法不对,还不够细致地耐心地寻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多幅图的写作时,首先指导学生看清楚图意,明白四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通过读例文,引导学生弄清楚例文是怎么写的,从而明白,写几幅图,可以每一幅图写一段,使文章层次更分明。指导学生看图写作时,先让学生选择内容,重点细致地观察,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按顺序说清楚图意,把所要表达的感情渗透在习作中。看了张校长的教学小记,我在教学中,强调了每幅图的重点所在,如第一幅图以反映小猴顽皮的动作和语言,让学生赛一赛,谁的内容写得最生动,部分学生写得较生动。1234

授后小记:
今天上了让我最头疼的作文课。本学期的第一篇作文是看图作文。其实,写好看图作文的首要条件是看懂图片的内容,即图上画了什么,把图上的内容有条理地描绘出来,达到让没有看到图画的人看了你的描写也能够清楚、正确地了解图画的内容的目的。而图片上没有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合理地想象描述出来,这一点,我觉得我们班的孩子们还很缺乏,他们缺乏想象的能力,不能从图片上已有的内容去联想到图片以外的内容中去,即使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写着写着,也会不自觉地离图片内容相去甚远,需要教师适当地点拨,才能拨回正路。有的图片不仅仅只是画了什么人物、动物或其他事物,有的还揭示了某个道理。因此,从更高的要求来说,看图作文一方面要做到将图片内容有条理地、正确地、通顺地以及有文采地进行描述,另一方面,要努力地把图片所揭示的道理看出来,写出来。要写好一篇作文,并非易事,要教好一篇作文,那就更难了,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思考,去改进。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46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